【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我是胡同】原创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贵州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一位老人独守小屋。几十年来,她一直做着一件事——蜡染。

中国的传统非遗文化博大精深,要说大家耳熟能详的非遗,植物染是其中之一,蜡染则是植物染的一种手法。

贵州是中国蜡染之乡。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开启了贵州手作之旅,专程去寻访一批遗失在民间的老工艺以及坚守这些手艺的老艺人。其中一个重点,即是探访黔地的蜡染文化。

深山寻访

彼时是4月中下旬,整个黔东南山区郁郁葱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番舟车劳顿后,我辗转来到了丹寨县扬武乡排倒村。

这个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上,周边峰高谷低,岭脉纵横,沟谷交错。我最喜欢这种乡村的场景,身处其中往往有陶醉之感。但客观地讲,这样的自然环境也带来山村的闭塞,经济不够发达。

我走过一段村间小道,感觉村民不多。这一点也不奇怪,中国大量的乡村都是这样的状况,年轻人往往出去打工或者不再喜欢传统“落后”的农村生活而去城里买房置业,只剩下一些老人还不舍得离开。

前来排倒村,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找一位叫杨品英的蜡染匠人。

当我来到村中一个高处的陋室前,发现门外挂着“排倒村至高点”的提示,我往屋里探了探头,正欲打听杨师傅家住何处时,突然看到昏暗的房间里有块牌子,上写“蜡染艺人杨品英”几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一下子就撞到了!

小陋室大世界

小屋里惟有一扇木窗,能透进外面的光线。窗前一张旧木桌,这就是杨品英老人的工作台了。此刻,她正戴着老花镜,借着光线,熟练地绘制着各种图案。

老人很热情,一边忙着手艺,一边给我讲解。通过聊天方知,老人今年六十多岁了,她从14岁就开始学做蜡染和绣苗绣,就在这简陋的“工作室”里,她已跟蜡染打了50多年交道。

我看她绘画很神奇,定位十分精确,根本不用打底稿,也不用我们想像中的什么圆规、直尺等,她就是随手画成,但图案都十分标准规范。各种符号和图案,都奇迹般地在她手下绘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墙上挂着她在各种蜡染比赛中获得的奖状,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屋里还展示着她亲手制作的一些作品:

蜡染的图案包括花鸟鱼虫等多种,这些图案都取材于大自然,是非常“古老”的花纹。杨品英用铜质蜡刀将它们画在土布上,再放入蓝靛染缸中浸染。“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据《贵州通志》),这就是蜡染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品英的染缸就立在昏暗的墙角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那里有她亲手调制的染液。她不仅传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工艺,还在媒染培养剂使用的配方上进行了创新。比如,她就利用房前屋后种植的果蔬,在染缸里巧妙地加入了一些酸辣的成分。这样就使得染液更自然、色彩也更好看。

染液还是酸辣的?这让作为吃货的我,想到了贵州酸汤鱼……不得不使劲咽了下口水。接下来,“奇迹”发生了——杨品英老人允许我在她家蹭吃午饭!这可真让我喜出望外,尽管没有酸汤鱼,但山村里最原始最原生态的家常饭,真的太棒了!

边吃边聊,我也了解到更多关于老人与当地蜡染的故事。

贵州蜡染远近闻名,丹寨蜡染被称为“第一染”,而杨品英所在的排倒村又是丹寨蜡染的代表。据当地苗寨习俗,女孩子从小就要学蜡染,要给自己准备嫁妆,哪家的姑娘不会做,那就说明那家的姑娘不能干。背水、画蜡、打猪菜,这是传统苗寨女人一辈子重复往返的生活。

有着这样的文化习俗,所以,村里不光是她,还有几位老艺人都是蜡染手艺的传承人,有的还跟外国元首合过影呢。

由于山寨闭塞,造就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但也留下了最原汁原味的习俗和文化。有个记者的采访见闻,说明了黩东南的山村闭塞到什么程度,“2003年,在一个村庄,我们让一个苗族妇女搭我们的车去赶集,上车后我发现她不适应坐车,浑身哆嗦,在车启动几步后就惊恐地拉着我喊要下车!最后,她还是徒步去了集镇上”。

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我们丢失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蜡染传统手艺的传承也越来越面临挑战。“不会蜡染就嫁不出去”,再也没人信这种“鬼话”了,而且正如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年轻人在穷山沟里也呆不住了,他们要去看更多的世界,挣更多的钱。

但杨品英却坚守陋室50载,而且她提供的答案是,好的传统艺术也能与市场接轨。

据媒体报道,杨品英是当地身怀绝技的最知名的传统技艺高手之一,由于她的手艺好,被一些识货的人高价收藏,靠着传统手艺,她一年可收入10多万,曾经,她用蜡染的收入给儿子买了两台大装卸卡车,跑运输发财致富。

近年来,当地推行“能力增强到户、产业增效到户、资源增多到户、政策增进到户”的“四增到户”脱贫模式,鼓励民族手工艺人建立家庭式合作社,利用一技之长解决贫困难题。部分手工艺人每人入股小部分资金,组建传统蜡染手工合作社,带动了一批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杨品英还收了10多个徒弟,让年轻人能接棒传承下去。

蜡染也逐渐跟旅游融合了起来。杨品英的工作室也就10平方米左右,外观上看起来只是粗糙的墙砖与木条,这几年也立上了旅游引导牌,成了乡村旅游一个“最美打卡点”。

尾声

借用一位民艺调查人的话作为结尾:

“那些一件件精美的服饰,一片片技艺精湛的刺绣、蜡染,不是一件简单的物件本身,而是连接个体与族群、村落和社会的媒介,传递了人生的仪式、生死观和天地观,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情感链接,是精美手工和精神世界的完美呈现”。

非遗之韵,会越来越美吗?

杨品英们,会越来越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