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太平天国攻克杭州之后,将战火引挺近到上海地区。上海地区岌岌可危,于是向清廷求援,最终清朝安排李鸿章率领淮军前往上海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末的上海势力混杂,主要可分为三股:李鸿章(代表清廷)、二品顶戴监督江海关的吴煦(代表上海官绅集团)、华尔洋枪队。

在面对太平天国的进攻时,这三股势力非常和谐,虽然各怀鬼胎但明面上丝毫没有出什么幺蛾子(至于为什么如此和谐,下文会讲到)。不过等到打退太平军之后,李鸿章就开始执行清廷的另外一个命令了:打压吴煦。

原来,在太平天国进攻上海之前,清朝就已经注意到了吴煦的恶劣行为。就比如前詹事殷兆镛奏参道:

吴煦精心计,在上海开茂记、绂记、元盛、元丰等银号,凡交捐非伊号银票不收,商贩沙船、火轮船及洋行存银甚多。联合洋人购储鸦片及出租房屋牟利。——《曾国藩全集》

吴煦私结洋人,鱼肉乡里,欺上瞒下,引起了人们的公愤,于是清廷决定借镇压太平天国的机会,安排李鸿章去整治吴煦。

不过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李鸿章虽然有朝廷在背后撑腰,可如今清朝已经岌岌可危,对地方的管控力度大大降低,再加上吴煦在上海经营多年,与当地的官绅早已打成一片,更是有洋人的支持,树大根深。

这份差事对于李鸿章而言,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不过好在李鸿章也绝非等闲之辈,背后也有曾国藩的支持,对于李鸿章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官场高手曾国藩都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制定了一套针对吴煦的方法。

李鸿章想要搜罗吴煦的罪证,绝对难上加难,为此只有让吴煦放松警惕才好下手。吴煦自然知道朝廷大臣们弹劾他的的情况,为此,曾国藩反其道而行,在李鸿章出发之前就开始给吴煦“卖人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上书慈禧道:

臣与李鸿章久拟列款参奏,苏、常失陷以后,上海屡濒于危。吴煦联络洋人,保全要地,具有微劳,且其广交洋商,厚结华尔,吴煦之进退,于华尔全军略有关系。——《曾国藩全集》

在曾国藩“塑造”中,吴煦非但没罪,反而成为一个联络洋人,左右逢源,保全要地的有功之人。曾国藩的话颇有重量,一时间朝中针对吴煦的奏折少了大半。这件事吴煦得知后对于曾国藩好感大增。而在奏折中曾国藩又专门提到了李鸿章也参与对吴煦之事的评判,自然而然的,吴煦也欠了吴煦一个人情。这就为了李鸿章时候打入吴煦阵营,做好了铺垫。

这也是文章开头李鸿章与吴煦等多股势力为何能够如此团结,共同抵抗太平天国的原因。

古代的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历代朝廷官员到地方巡视的时候,地方官员都会趁机拉拢他们,以此来应对朝廷的检查。为了进一步取得吴煦的信任,李鸿章对于吴煦的拉拢一一接了下来,不仅如此,李鸿章还主动向吴煦表态,说朝廷现在这个样子,他也想趁机捞一笔。

如此云云,李鸿章终于与吴煦打成一片。

在以此宴席之后,李鸿章借助酒劲向吴煦说道:“很多大臣都弹劾你账目不清,朝廷派我来的目的除了镇压长毛(清廷对太平军的蔑称)之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调查你。”

其实不用李鸿章说,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此刻吴煦已经将李鸿章当作了自己人,于是就询问李鸿章如何应对。李鸿章接着说道:“你为淮军输力不少,以后还得仰仗你给我凑军饷呢,我自然要保你,不过你得把账目大致给我说一下,我好做准备。”

吴煦虽然依旧有戒心,在李鸿章的忽悠之下,终于是敲开了一条口子,可即便如此,对于李鸿章已经够了,之后他顺藤摸瓜,一步步将吴煦的罪证调查清楚。

经核查,吴煦利用职务之便,借公肥私,把卡强征,出洋贩货,还私藏外国强盗在圆明园中劫掠的文物国宝。管辖范围内闹灾的情况下,还乘机“贱置产业以自肥”。对于吴煦所犯下的罪行,左宗棠都忍不住破口大骂:“实属忍心害理,为富不仁!”

洋人们不懂这里面的“道道”,对于李鸿章前一秒还与吴煦饮酒作乐,下一秒又将吴煦革职查办甚是不解。为此,这些洋人们还在《北华捷报》中分析道:

稍微思索一下,中国政治舞台上本来便存在这种阴谋与变幻。

李鸿章对付吴煦的手段非常高明,官场中有很多圈套,稍不小心就会跳进去。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取胜,很大程度上都仰仗于他的老师曾国藩。曾国藩为官多年,精通其中的奥妙,他的很多行为都被引为经典,成为众人参考的准则。

他的为官经验,他的处世智慧,他的人生思想,都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国藩的很多行为都值得我们借鉴,因此笔者建议各位读一读《曾国藩全集》。很多读者对于这本书评价极高,认为此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是“内圣外王的范本;自律与自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