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即看风水,看草木。

经验丰富的盗墓者大多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

由于古人迷信风水,因而多数古墓都建在“风水宝地”上,

如依山面水之处,尤其是古河道的拐弯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

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

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的长势会比旁边的差一些。

2、“闻”即闻气味。

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

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

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

这些特殊物质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寻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

“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

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

“清朝时期的焦四,就善于通过声音来找墓。

他曾在打雷时寻找墓地,根据回声能准确判断出墓葬位置。

明朝时期的墓大多在山岭的阳面,并且与土层、山崖接触的地方。

3、“问”就是踩点。

寻墓者一般都能说会道,尤其善于与老人谈古论今。

每到一处,他们便会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的身份,拜访当地的老人,

通过交谈,从当地传说中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

有时他们也会通过当地史志搜罗信息。

4、“切”,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

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

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有古墓的地方植被生长不好

清郑观应《望气寻龙诀》引丘延翰《天机素书》注:“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

气正,则从中落而穴正;气偏,则从侧落而穴偏。

干龙雄健高大,支气卑小清弱,是故辨气高低,识龙长短,别山弱

,究气旺衰。

春属木,其气青;夏属火,其气赤;秋属金,其气白;冬属水,其气黑;每季属土,其气黄。

四时之色不宜驳杂,一有驳杂,即有生克制化之异,吉凶祸福之殊。

春冬地气不升,夏时炎蒸混浊,独秋气清亮,俟中元之候,或清晨雨後,日落未落,日出未出,丑寅酉戌之际察之,

可见富穴气如嶂,色而浊,贵穴气如张盖,色青而奇。

初吐一,上结华盖,如旃冕重旒,五色备俱,似龙蟠,似云腾者,曰龙气,帝王之地。

毫光明灿,如虹,如日,如凤舞者,曰喜气,后妃之地。

或曰白外青,青复紫,青如牛者,赤如虎尾者,猛将之地,公候之地。

若云,终如鼎沸,中青外红,如流星烛地,如龙腾凤翥者,宰相之地。

初吐一,终盘宝盖,五色俱备,轻清上浮,有纹不杂,如宝塔,如摇旌,如幛幡,耀日烛星者,为异气,神仙之地。

大抵类禽者出文,类兽者出武,白黑之气多武而凶,红赤之气多文而吉,余仿此。

盖凡阴阳二宅气数旺盛之地,入其乡,则是其禽哭繁衍,草木畅茂,风气和暖,山谷腾辉,水深土厚,景色清奇,晨昏子半之时,祥光掩映,淑气灿煌,哄哄然如蜂哄蜜,如风吹火,此旺盛之气也,寂寞萧条即退矣。

但山川作福之气,上大下小,远尔则有,近尔则无,或有钟鼓破竹和乐之声者吉,战伐之声者凶。”

古代史传及笔记有关“望气寻龙”的记载颇多

行度寻龙

风水上把山脉比喻为龙,所谓寻龙,实际为通过龙的走向,而找到结穴之地。凡龙都有一来源发龙之处,人们称之为太祖山。

太祖山一般气势雄伟,崇山峻林,巍峨万仞,其山形粗恶,且风吹气散,一般不结穴。

太祖山下分数枝山脉延伸出去,到再起顶分脉处,成为祖山。

祖山又分数枝山脉延伸出去,到再起顶分脉处成为少祖山。

如此级级分脉,级级延伸,直到结穴之处称为父母山。

如同大树一样,有树干到树枝,再到更细的枝叶。

不过,山脉的分脉,每次分枝所分出的山脉形态都不相同,丑美不一,真假各异。

真美者会前去结富贵之地,丑者假者则不会。

在行度寻龙过程中,首先要会分辨龙的真假,真龙居于局内,强健有力,有护龙护砂跟随。

一般来说,要结出美地,真龙也要经过分脉,过峡,剥换,束气等不断起伏,将煞气脱掉,有粗老变得细嫩。

但无论怎么变,都有护龙护砂跟随,直到山环水抱,朝案相应的结穴之处。

行度寻龙必须寻着真龙的走向去寻找,直找到结穴的地方。

星峰寻龙

为了省时省力,我们必须有选择的去寻龙,不能漫山遍野乱走。

经云:“千里来龙,但观到头一节。”

我们在远处看到山峰星体端正,展肩开面,落脉优美,

则有可能是真龙经千百里行度,到此落脉,可能有结穴的迹象,可到此山峰下求证。

如在山峰下求得龙虎环抱,朝应相对,明堂端正,则是有穴之地。

抱水寻龙

《葬经》云:“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次间。”

每到一个地方,如果河流反弓或直出,一般不须找眼;

如果河流屈曲环抱,则可向环抱方配合方法二去追寻。

因龙的行度,有可能界水即止,龙止则有结穴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水寻龙

此法寻龙很简单,记住一句话:但凡两水一交会,则有立穴的可能。

“干水流行地中,而无支流以界其际,则地气不收而立无据矣。”

我们在寻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小水与大水交会,则要留意附近的星蜂,可能结地就在附近。

当初我和师傅寻龙走山的时候,遇到小水交逆大水之处,师傅就跟我说,一两里地之内必有良穴没地。

屡屡验证都没错。

大家可配合以上三点,定能很快的入眼。

水口寻龙《秘诀千金赋》云:“但凡寻地,先观水口城门,周聚关拦,内有着龙格结;落星龟蛇狮象,中藏上格之龙;华表捍门。定结富贵之地,北辰镇守,禁口勿言......”可知从水口寻龙也是一种捷径。大凡所到之处,遇到水口关锁紧密,水口内又成一堂局者,均可在局内寻找龙穴。水口有砂比无砂好;关锁周密比不周密好;乱石守水口,易于发富;龟蛇狮象守水口,易于发贵;华表,捍门守水口,则可能出王侯;北辰守水口,乃帝王之地,禁口勿言。古语:“入山观水口”,高明的地师一入水口,村场坟地的富贵程度已知其半矣。

龙水交界

今人寻找龙穴,喜欢往大山里行,他们认为大龙大脉的大局势则能大富大贵。其实不然。

雄踞一方的高山,一般作为发脉的太祖山,山形往往粗老恶劣,

经过过峡,换剥,煞气未消,且在山颠之上,风吹气散,有违藏风聚气的风水原则,甚难结出美地。

龙在大山之中勇猛非凡,就算有龙有虎,也很容易抱不完满而被真龙泄胎而出。

其实龙在行进过程中,必须经过过峡,剥换,将粗老之躯层层脱去,龙身变得光滑细嫩,直行至平洋龙水交界之处,阴阳冲合才结美地。

“但看古来卿相地,平洋一穴胜千峰。”

真正的好地不结穴在大山之中,而多结在江河边龙水交界的地方。

寻龙点穴

古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是言点穴之难。

寻龙点穴为地理上层功夫,有上师传法言传身教,应是不难的。

万物皆有法度与规律。

古人所受教育程度不过“四书五经”而已,远不比今人所受教育程度丰富,智商也不一定比今人高。

古人在风水上寻龙点穴造诣很高。

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师承,并由上师传法,言传身教,又心专。

寻龙点穴为风水上最高层功夫,古往今来,所有发族旺族,名门公卿,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将军王候等等大贵人,以及天子无不是阴宅龙穴所催荫发。

而单纯靠祖宅、祖祠催发力量有限。

可见龙穴之重要。得地灵龙穴,即是得龙脉生气。

晋风水鼻祖郭璞在《葬书》中云:“葬乘生气”。

有生气则阴人骨骸暖而起作用,这样才会福荫后人。

风水包括阴宅与阳宅两部分。

而在古时阴宅与阳宅是不分的。

人们才称风水师为阴阳先生。

在现供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中,人们研究阳宅多了,阴宅却疏忽了。

故而有看到有研究阴宅与阳宅两派学者之分。

在古时学风水,是先从阴宅山水功夫下手,最后是房子祖宅风水。

阴宅山水精通后,阳宅风水也自然通了或旁通。

因为阳宅理论离不开阴宅山水体系。

仅学阳宅是达不到地理上层功夫,也是起不到理想中富贵功名程度。

阳宅与阴宅风水各影响人比例为三比七。

阳宅占三,阴宅占七层。或祖宅风水占尽龙脉穴位好的,阳宅可以占四成,但不会有更多,其力度不会超过阴宅是可以肯定的。

先拿阳宅来说,今人一日千里,或有几处房产居住,或今日出差东京,明日又到纽约。

这样房子的环境场,气场,磁场就会很削弱地影响着人。

也就是说房子的风水影响人,随着现代环境变动变得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

并不是受着单一环境场能影响。

而阴宅始终在影响着人。

因为血统不会变,不论你今日居住北京还是明日住在纽约的家里,都是先人的骨骸风水始终在起作用。

没有穴位,或不是龙穴,可以说基本说上与大富贵、大功名、大成就无缘。

就算是立得再好的线位,收纳再好的立向水法,堂局形峦再好,亦只不过是小丁财小富贵,保一时安康而已。

大富贵、大功名须要大龙穴大地。

中等富贵、中等功名亦要中等龙穴大地。

小富贵、小功名亦要小等龙穴地,方才得地灵之办,从而根深蒂固,福力绵绵不休。

有地力方有地气,才是发福根本。

足见龙穴之重要。寻得龙穴,不用立向,一般都可以发。

古时常见战乱时马革裹尸,草草葬于穴位,同样发达。

亦有穷人买不起棺木,买不起碑,死后堆个黄土堆,或不做坟墩土堆一样发。

又或见尸身零散,破碎不齐,尸骨散乱,后人寻得后收拾放于穴坑,照发无误。

亦常见有金坛装骨,无向,或者不起坟堆不立碑,也发。

古时很多偷葬人家山头大地风水有这种情况。

因怕人家发现所以碑也好,坟墩土堆也好,哪还能立,盗得地脉龙气也发。

当然这种偷葬是极为不道德的。

但是得地气同样发达。

所以有地气才会穴暖受荫骨暖才有作用。

就是这个道理。

吉祥地往往是一块区域,而“穴”则是这块区域中最吉祥的那个点。

风水学认为,生气就是在这里从地下冒出来的。

“点穴”就是指在综合考虑了山水状况之后,准确地找到山环水抱的这块区域中“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最完美的那个点。

站在这个点上,人们能得到最丰富的心理感受。

风水术认为点穴非易事。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先看龙脉明堂,再确定穴位。

差之毫厘,谬诸千里。

黄妙应《博山篇》云:“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风,低宜避水,大宜阔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阴阳相度,妙在一心。”

“穴”被点中之后,将成为建筑群落中核心建筑的基址,

如城镇主街道的十字交叉处、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厅、宅舍的中堂等。

定穴法点穴

一、定穴法点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穴场,二是穴位。

"穴"古意为土室,是人类防风避雨的地方,

所以点穴的核心就是寻找藏风聚气的地方。

(一)穴场

穴场是穴位的外围。

穴是核,穴场是保护层,是肉是皮,穴位最大为2平方米,

而穴场就大得多了,构成穴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来龙要生动,活泼;

2、要有峰腰鹤膝(束气的地方);

3、穴星要完美,秀丽;

4、要选择在有龙气的地方定穴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没有龙气到的地方,最美也是假的"穴下若无真气脉,面前空有万重山"。

5、站在穴星顶上眺望四面八方,好象一座城堡一样,

层层护卫,层层关键,藏风聚气,固若金汤,古人叫回应,;

A、初落山祖近山来,局势必须宽,

B、腰落余技作城郭,

C、吉气族斯泊分落后龙擘脉去,贯穿还可取,

D、脉落曲曲尽是龙,气势最豪雄。

也即是初落穴的后面,环抱穴位,未落位于穴位前(龙虎砂外),

分落位于穴左右,山近祖山落脉,环抱穴位,

腰落环抱在末落的外围,还有认好四势;

(1)详前观后,防空旷面吹胸劫背:

(2)观左盼右,忌凹缺面割耳射肓。

站在穴星顶上,眺望四周,前面平整开阔,锅钳,有九曲水,

玉带水流过,或水聚的地方,有龙虎砂护卫,

有斜坡由穴星一直延伸到水边附近,穴位就在这一斜线上,

在穴星的斜坡上,不能点在顶部(怪穴除外)。

(二)穴位

1、太极定穴法站在外围看,发现有一个园晕,隐隐约约,仿仿佛佛,

粗看有形,细看无影,远看似有近看似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

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真穴。

(1)太极晕的上部,有半月型的形状,有分水道向左右分流左右分水,

向下部中间流去,叫做合口,而且合一般对正穴位的中线。

(2)太极动而生阳,园晕肥起为阳。

中心突起,故为动中之静,即窝中有泡,窟中突起的地就是穴位,开莹时宜浅不宜深。

(3)太极静而生阴、园晕瘦陷为`阴,中心有窟,故为静中之动,

即泡中有窝,突中有窟的地方就是穴位,开莹时宜深不宜浅。

2、两仪定穴法两仪就是阴阳,

地理以山为阴,水为阳,阴阳之中又有阴阳,龙行龙的阴阳,穴有穴的阴阳。

两仪定穴的形状基本上和太极晕相似,

不同的是,在太极晕中间有上半部瘦,下半部肥,或上半部肥,下半部瘦。

左半部瘦,,右半部肥,或左半部肥,右半部瘦,瘦而下陷为阴;

肥而突起为阳,在点穴前先把太极晕周围的草木除去,才能分出肥瘦和凹凸;

一半肥,一半瘦,一边凹,一边凸,这是阴阳二气交媾的地方,

天地交媾,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即是阴阳之道,

所以我们在定穴位时,一定要定在阴阳交合的合缝线的中点上,才为正确,偏左偏右,都不能化生。

3、三势定穴法三势就根椐人的立、坐、睡三种姿势演变过来的,

所以在穴场确定之后,穴星高大时,就特别注意,

观察穴星的形态,是站,是坐,还是睡,观察错了就全盘皆错。

立势:山势如人站立,头俯身耸,气往上浮,这时出脉,结峻忿,左右低下,穴宜取低处而点。

4、加减定穴法加减定穴法,主要针对左单堤和右单堤而言,

而且必须有左、右水过堂,收左右砂水到堂顾穴。

如右单堤右山先到,虎抱龙,穴向右,枕左加龙减虎,

水要从左来往右去,过堂,右山逆水,方合局。

5、聚散定穴法气聚则吉,气散则凶。

所以点穴一定要选聚气的地方点,但聚散有三种,

一是大局这聚散;二是穴场之聚散。

首先选取大局聚气,这样从山团聚,众水相汇,罗城周密,风气融结,不隐不跌。

其次选取穴场聚气的地方,观穴星周围,龙气所到的地方,有否窝面,

或垂乳,开口,或吐后,或钳,或泡,四山拥从,有这些地方点穴,才是气聚之处。

还有真气融结,必有界水分明,上有分,下有合,前有应,后有乐,

明堂之水自然来会,或湖泊,或池沼,或溪涧,或田源,不是融注,定得特朗。

但真气聚处,明堂决不宽旷,若明堂旷,局势大,必须穴前有内堂,或低田,或小水,或灵泉,或池湖注聚,才是真气融聚的地方。

如果阴堂宽阔必须有阴州关栏束住内气,而元辰之水聚于明堂,外水或远湖,或横带,如此明堂宽阔无过无妨。

6、向背定穴法向背定穴法主要看穴位周围的山形是否对我有情,

向我者为有情,有情则吉,背我为无情,无情则凶。

所以点穴时一定注意,宾主是否对我有情,向我他顾和往外之态,

水城抱身无斜走,堂气归聚无倾泻,毯褥铺展无徒峻等等,

这样才是气聚融结,和山水之情相向也。

所以古云"一个山头下十坟,一坟富贵九坟贫,共山共向共流水,只看穴情零点不真"就是这个道理。

7、耳角定穴法枕龙耳角定穴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有没有夹耳峰,夹耳峰在穴后的左右两旁,主要起挡风的作用。

所以定穴位时,不要随便的移上、移下,就选在夹耳相对,藏风聚气最佳的地方。

也就是说:安龙头枕龙耳隐而不露,两畔取用耳烁照穴,穴即在翼厚的地方安龙头、枕龙角,角耳之下,随山之大小,依十分之一比例,取其相对称。

古人云:安龙尜枕龙耳,隐而不露而不隐穴当划,左右乐山不照穴,扦之定主家消乐。

所以这种方式也是以藏风聚气不露为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多角证穴法证穴

就是用一定的办法和物证,来证实你所点的穴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们平常所用的证穴方法有朝山、明堂、水势,乐山、鬼星、龙虎、缠护、唇毯等八种方法。

(一) 朝山证穴

当你确定穴位的位置时,站在确定的地方:

(1)看对面的案山是否符合高不过眉,低不过胸的距离;

(2)取近案为准;

(3)案山是否有情,有情的标准是水城必美,后乐必对,

四围必无缺陷,不必考虑外洋、"外洋千重,不如近案"

(二)明堂证穴

法对明堂的要求,必须完整、开朗、窝钳、洁净、团聚,

若明堂皇不正,不聚而倾泻,则真气不融结,纵有美穴亦湎弃置。

小明堂:于圆晕下最为紧要,要平正,可容人侧卧,则真穴居此,不可左右上下,如误扦则为凶穴。

中明堂:在龙虎里,立穴要使其交会否则失纳顺畅之机。

大明堂:"在案山内,立穴要向融聚处为真,否则立穴不真。

(三)水势证穴法

山属阴,水属阳,砂交水会真气才能融结,所以"得水为上"。

杨公说"未看山先看水,凡有真龙和正穴,必有潮源水合聚,山随水走曲抱湾湾,有穴分明在此间"。

所以我们登山点穴一定要看水势,如水聚于左堂,或水城弓抱在左边,

则穴一定在左边,若水势聚右堂,或水城弓抱右边,那穴位一定在右边。

若正中水潮,或正中溶注,或正中水城围抱有情,则穴位居中,

若潮源远,明堂宽,穴宜高,或元辰长,局势顺,则穴宜低,此是水势走穴之大法。

(四)乐山证穴法

所谓乐山,就是穴星后面左右的山,他起着挡风的作用,所以有无乐山则穴真不真的说法。

如果贴穴的乐山,成星体,如屏、如帐、如华盖、三合、玉枕、帘幕、覆钟、顿鼓等形状者,穴是非常贵的。

但是乐山不能太高大雄耸,有欺压之势,嵯峨可怕之感,

有此,当避开立穴,要切记,犯之必主凶败。

枕乐山之法如下;乐山在左,则穴在左。乐山右,则穴居右。

乐山在中,穴居中。如左右俱枕乐山。

可能结双穴,或结一穴居中,乐山近则依近,短则取长,少则枕多,以乐而推,一定不易。

如果乐山高大压穴,就左山压穴,则穴居右,右山压穴,则穴居左,前山压穴,则穴归后,后山压穴,则穴居前,四周山背均平,穴居中心。

(五)鬼星证穴法

鬼星证穴法 其实鬼星和乐山,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形态上区别鬼星尖些,乐山园些, 都是穴星后面左右,与乐山相互对照,显映。

横落偏斜之穴,穴后一定要有鬼星,直来撞背结穴的,不必要论鬼,

以鬼证穴的法则如下:鬼在此止,穴在此住,鬼在此生,穴在彼处。

立穴不能有误差,否则鬼夺去气,穴不能收,则为失穴。

主败祸立至,所以鬼高,穴也高,鬼低穴也低,鬼出左,穴居左,鬼在右,穴居右,鬼不可太长,太长,则夺我之真气。

(六)龙虎证穴法

龙虎证穴法,主要是讲龙虎的护从,曲手之好坏。

强弱与美恶,龙强从龙,虎强从虎,这是定穴之大法;

还有龙山逆水,则穴依龙,虎山逆水则穴依虎,左单提,则穴挨左,右单提则穴右,龙虎山高,穴亦高。

龙虎山低,穴亦低,龙山有情,穴在左,虎山有情,穴在右。

龙虎皆有情,不高不低,穴居中,龙山欺穴避其龙而依虎,

虎山欺穴避其虎而依龙,龙山先到,则收龙,虎山先到,则收虎,无龙要水绕左宫,无虎要水绕右畔。

(七)缠护证穴法

缠护比喻贵人和侍卫的关系,既然是侍卫,就不可随便离开主人,也不敢近迫主人之身,所以守护在此。

穴也在此。

立缠在此,其穴在此,实质上是指护送之砂,多少和有情,无情,护送之砂多且弯抱有情,送短,穴在内,送长,穴在尽,送偏,穴亦偏,送尽穴即止。

(八)唇毯证穴法

唇毯象人的嘴唇,是穴下余气发露的特征,大的叫毯,小的叫唇。

如果真龙结穴,一定有余气吐露而为唇毯,故毯在此铺,穴在此住,唇在此吐,穴在此定,是天造地设,自然的现象,

无此,不是真结穴也,特别是横龙结穴,必须有此特征,不可忽视。

杨公说;贵龙落处行毯唇,毡唇之龙富贵局。问君毯唇如何分?穴下有坪如鳖裙。

譬如贵人有拜席,又如僧道毯具伸。

真到到穴有实唇,便是假龙也富足。

(九)天心证穴法

即是以穴位为中心,配合前、后、左、右四周之星峰,

有情与否,天心十道的穴法则是前有照山,后有盖山,

左右有夹峰而且对应,拱护,不可有一位空缺。

否则,不是天心十道,就是以此来证穴,点穴时一定要详细审视,

不得偏脱,即是夹耳峰,不可脱前,不可脱后,前后照山,不可偏左、偏右。

(十)分合证穴法

我们在点穴时,首先看

(1)有否八字水分流;

(2)大八字内又有小八字水;

(3)两两旁还要有虾须水,金鱼腮水分流,交到穴位下方合口,流去方为真穴,这叫阴阳交度,上有分下无合,则是阴阳不交穴是假穴,三分三合是点穴之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