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什么最火?《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群30岁+以上的已成名女星,组女团、争C位。节目一上线,12小时就获得1.4亿播放量,话题#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微博上的讨论量也达到775.8万。

为什么一群成熟女性成为了全民关注重点?或许是因为背后的价值观。没有一个少女能轻易变身成功的姐姐,没有一个姐姐随意就能保持“少女感”,背后的“乘风破浪”给了每一位女性独特的魅力。

林徽因,一个充满话题的“爱恋女王“。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一票男神“跪倒”在了国民女神的石榴裙下。

最终,16岁的林徽因拒绝了徐志摩的热烈追求,与我国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携手走完了人生。

1924年,20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共赴费城宾州大学。由于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收女学生,林徽因只得就读美术系,但一直坚持旁听建筑课程。[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

1930年,林徽因同朱启钤、梁思成主持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之后的十几年,林徽因、梁思成,以及营造学社的考察队走遍中国的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00多处中国古建筑。[2]

长时间在外考察,患有肺病的她更加憔悴。抗战期间,重病在床的林徽因还协助丈夫和同事们撰写《中国建筑史》,整理多年的调查成果。[2]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北京市开始拆除牌楼,为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林徽音曾指着当时的副市长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满是深情。[3]

一代国母宋庆龄,心思都用于思考中国“一系列事件的内在意义”,考虑“革命事业的是非曲折。”[4]

1915年,宋庆龄和孙中山结为夫妻。回忆起两人的结合,宋庆龄谈到:“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4]

(宋庆龄与孙中山)

在革命的过程中,她随时做好就义的准备。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炮轰宋庆龄和孙中山的住处。宋庆龄劝孙中山赶快离开,自己留下来吸引敌人的注意:“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5]

孙中山先行撤离以后,宋庆龄也在卫兵的保护下逃离总统府。在枪林弹雨中,她曾觉得自己实在无法支撑,请求卫士们杀了自己,所幸卫士们拒绝了。[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陈炯明叛变 宋庆龄做后援

(陈炯明叛变 宋庆龄做后援 来源:央视网)

于凤至,张学良的元配妻子。张学良困顿以后,她在异国治病、从零打拼成富翁,终身致力援救丈夫。

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遭软禁,于凤至从英国回到南京,甘愿陪张学良过幽禁生活。直到乳腺癌晚期,她才赴美就医,但想着仍是解救丈夫。[6]

在美国,一贫如洗、孑然一人的于凤至必须赚钱谋生存。她开始在美国股市中搏杀,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于凤至在股市上获利近百万。七十多岁的于凤至决心投资房产,甚至买下了巨星伊丽莎白·泰勒的故居别墅。到80年代中期,已成为美国华人界有名的女富商。[7]

1960年代初期,在大洋彼岸,于凤至仍未忘记营救张学良。在美国的街道上,这位老太太拿着话筒,声嘶力竭向公众演讲,频频提到张学良,激动处甚至声泪俱下。但遗憾的是,就在张学良重获自由的2个月前,于凤至离开了人世。[6]“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于凤至为营救张学良在美国呼号 来源:北京卫视-档案)

上世纪初叶,吕碧城的知名度很高。她不仅在诗词书画上有很高造诣,还顶着众多头衔:中国第一个女编辑,第一位女校长,发动女权运动的先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碧城)

头衔背后,是追求正义与侠义之心。

侠女之间相遇恨晚。吕碧城与秋瑾曾一见如故,共同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是吕碧城撰写了发刊词。秋瑾被清军逮捕遇难后,没人敢收尸,是吕碧城安葬了秋瑾。[8]

她曾作一首《西泠过秋女侠祠次寒山韵》,又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这既是追忆故友,也是描述黑暗现实。[8]

对黑暗官场,她毫不留恋。1912年,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赏识吕碧城的才学,聘用她做总统府机要秘书。当1915年,袁世凯称帝的愿望日渐显露,吕碧城便毅然辞职。[8]

要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一定会有胡蝶的名字。

从成名作《歌女红牡丹》到我国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胡蝶深受广大影迷的热爱。

(胡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胡蝶夫妇迁居香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占领了香港。香港沦陷后,中国人通过日本人设置的哨卡都必须行90度鞠躬礼,为了不受这个屈辱,胡蝶几乎从不出门。然而即使这样也无法偷安,日本人竟然找上了胡蝶家门,要求胡蝶去东京拍摄一部《胡蝶游东京》的电影,来宣扬“中日亲善”,美化侵华战争。

胡蝶坚持民族气节,一面以怀孕不能拍片为由拒绝日本人的引诱,一面与我东江游击队联系要求帮助偷渡回国。1942年,胡蝶夫妇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游击队历尽战火,千辛万苦,辗转来到重庆。虽然在逃亡中丢失了几乎所有的财产,却保持了民族气节。战时重庆的日子非常艰苦,胡蝶将政府送给她的救济金全数转捐给了灾民。有一次,为了拍摄抗日宣传影片《建国之路》的外景,胡蝶随剧组去了桂林,竟然遭遇了日军的攻击,撤退中的胡蝶挤在哭天喊地的难民群中沿公路步行,脚底起满了水疱。当她再次回到重庆时,全身竟然都长满了虱子。

(胡蝶和丈夫潘有声)

胡蝶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我一向比较达观,视人生犹如演戏,我常安慰我自己,在抗战逃亡的日子,在湘桂大撤退中,总说苦戏会演完的,会苦尽甘来的。

生于书香门第,张充和3岁前背唐诗,7岁会写诗,是有名的小神童。19岁时,张充和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被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破格点名,进入中文系学习。

后来抗战爆发,生存艰难,可即便在这样的状况下,张充和依然找来几个煤油桶和木板,打造一个简单的书桌,然后坚持练字。她曾经直言:“我饮食方面尽可以简陋,但是毛笔一定要最好的。”

当时的很多女子因为感动踏入婚姻殿堂,但张充和并不愿这样,她深知感动不是爱情,若非因为爱情,单单因为合适,她宁可不要结婚。即使在沈从文的学生卞之琳15年的追求下,她仍坚守自己,在35岁时遇到了真爱。

1949年,张充和随丈夫傅汉思去美国。随后的50多年,张充和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20多所世界顶尖高校任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默默耕耘了一生。她的作品和梅兰芳大师总是联系在一起,被人们尊称为“张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后,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张兆和。后排从左依次为张宁和、张宇和、张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 来源:澎湃新闻)

秦怡,一代电影演员,其实她年轻时也是上海真正的名媛。如今,年逾九十的她依然姿态优雅,步伐轻盈。

(银发的秦怡)

在烽火年代,1938年,她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事业,被誉为上海电影界“四大花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她又主演了一系列影片,形成了特有的优雅风格。[12]

优雅背后是生活不易。16岁时,秦怡在上海的商科学校就读,校方以秦怡太漂亮太热情,让男生不安心为理由逼她退学。辗转来到重庆,身上只剩二十多块钱,还是在去看戏的时候,她被两名大导演——史东山和应云卫看中,改写了命运。[14]

(秦怡年轻时)

此后,婚内暴力、文革中被关押迫害、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自己身患癌症,都没有中止秦怡的优雅形象,坚韧的品质支撑着她的生活,也为荧屏带来可贵财富。[15]

2014年秋,她自编自筹自演了电影《青海湖畔》。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九十多岁的秦怡亲赴海拔四千多米的地区实景拍摄,还亲身拍了一个滚下山坡的镜头。[16]

秦怡的演艺经历

(秦怡的演艺经历 来源:央视网)

“我的心里都是‘电影’两个字。”尽管命运开了恶劣的玩笑,她仍旧保留了理想。[13]

问面对重重困苦,姐姐们为何大气从容?或许答案就是一句,此生“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参考资料:

[1] 留学往事:梁思成与林徽因留学宾大 .人民网

[2] 传说中的民国女神真的有这么不堪吗?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林徽因 .Kindle读书

[3] 林徽因的另一面 .郑州日报

[4] 宋庆龄孙中山爱情:从仰慕者到终生不渝伴侣 .羊城晚报

[5] 陈炯明叛变,宋庆龄广州蒙难,惊恐疲惫导致流产,以至终生未育 .央视网

[6] 档案2016:张学良的结发妻子于凤至 .北京卫视-档案

[7] 于凤至:投资股票和房地产获利颇丰, 买下英格丽·褒曼的别墅作为终老之地 .河北新闻网

[8] 秋瑾与吕碧城:上世纪初的女子双侠(组图) .北京新报

[9] “合肥四姐妹”最后一位张充和去世,享年102岁 .澎湃讯

[10] 张充和:人生大玩家 .中国青年报

[12] 张充和,给时代留下一个背影 .环球人物网

[13] “银幕女神”秦怡:95岁不退休 .光明日报

[14] 秦怡 秦怡被迫的婚姻 .央视网-子午书简

[15] 秦怡 马兰花开梦非梦风雨相伴丽人行 .大众网

[16] 秦怡的演艺经历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