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价持续下行局面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猪肉消费持续疲软态势叠加储备冻肉的接连冲击,导致生猪市场供大于求格局短时难有改观,另外节后市场整体需求再度回落,屠宰企业减量大力压价意向十分明显,猪价连连下跌后养殖端对后市的信心受挫,整体出栏积极性提升,部分地区集中出栏现象明显,短时猪源供应再度增加亦加剧了猪价的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猪价阴跌之时,海外市场由于疫情影响,已出现肉制品供应短缺局面。

据央视近日报道,由于频繁出现集中感染的疫情,美国的很多肉类加工厂处于停产状态,肉类产品供应出现紧张,美国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已经相继宣布对牛肉、猪肉等肉类产品实行限购。

而根据外国“中西部调查报告中心”的追踪,自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美已有至少40家肉类屠宰场和加工厂停业。受此影响,美国每周肉制品产量同比下降36%,全国各地都出现现货短缺现象。

“海外疫情导致大型屠宰企业停工,供应链出现很大问题,但是对国内生猪市场影响尚不明显。”冯永辉认为,海外屠宰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最终会影响我国肉类产品进口,进口量减少无疑对国内市场是利好。不过他认为,即使美国企业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会像完全停工停产。如果当地供应出现持续性短缺,存在生猪家禽无人宰杀的情况,复工也会尽快推进,所以这种极端情况也是暂时的。后续海外市场影响还需要观察,如果确实出现长时间生产停滞减缓,肯定会造成产能缩减,对产业链是很大打击。

不少养猪人进退两难:“都说国内缺猪,猪价却迟迟涨不起来,南北方一头品相好的出栏生猪价格相差能有几百元。端午节后猪价还有望上涨么?清栏弃养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笔者整理了一下广西生猪的存栏数据,发现广西在年前就曾出现过生猪滞压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消费能力有限,且受屠企屠宰能力限制,所以能外调的白条肉较少,出栏的生猪数量受到了“压制”。

目前,能够支撑猪肉股维持高位的高点,可能只剩下2020年上半年猪价维持高位、下半年价格回落的速度慢一点,从而带动各家上市公司今年利润总额能够实现增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半年的猪价还会涨么?端午节或许是上涨的拐点

五一小长假已然过去,但对于猪价提升的效果似乎有些差强人意。很多养猪人心中有疑问:“后市猪价可期,现在眼看着一年快过半了。下半年猪价还会涨么?”专家对此也回应道:“端午节或许是猪价上涨的拐点。因为有这3条因素支撑。”

1、母猪去产影响逐渐明显,生猪存栏进一步减少,将有利于猪价上涨

据近期农村部统计的生猪存栏与能繁育母猪存栏的数量上来看,母猪下跌指数不断增高;从今年第一季度各大规模猪场生猪出栏的数值上来看,母猪去产的影响加剧,预计到5月下旬,生猪出栏将会有进一步的减少,浙江有助于猪价上涨。

2、肥转母的养殖模式增多,生猪出栏量减少,或促进猪价提升

二次元母猪与仔猪的价有所下降,让不少自繁自养的养猪人看到了赚钱的希望。很多养猪人选择把肥猪中的母猪挑出来进行再生产。而这样则会减少生猪的出栏数量。出栏的生猪变少了,猪价提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3、端午节后将迎来下半年的消费利好支撑,猪价上涨势在必行

五一节过后,端午节等各种节日蜂拥而至。节日的消费加上端午节的祭祀活动也会拉动猪肉的消费提升,端午节或将是下半年猪价上涨拐点,而猪价上涨势在必行

其实,无论是广东,还是广西而或是其他省市,生猪价格高涨且处于高位,主要原因就是生猪存栏量不足。前期,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广东的很多地市养猪产业受损严重,6月份广东省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都下降50%以上,像韶关几乎无猪剩下,再加上本就消费能力旺盛,猪肉价格不涨才怪。像广东省的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已经卖到30元/斤以上,正常猪肉均价也是领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