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为金融学理查德泰勒教授发现,人们对待同一个商品以买和卖两种方式表达,给人的感受也会大不相同。

以中国为例,旧房拆迁时,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理直气壮的钉子户,迟迟不肯搬离,因为在他们眼中,这几个房子可值钱了,毕竟一旦被政府征用,未来发展一定不会太差,值得博取一个好的价格补偿。

但如果情况反过来。有相同条件的一套房子,让钉子户出一样价钱买回去,大概就比登天还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丁一手,一个专注赚钱的80后财经爱好者,擅长期货、股票、以及所有能产生收入的手机APP,今天的分享只有千字,精彩现在开始。

人们对于从无到有的得到,和从有到无的失去这两种感受完全不同。

经济学把一个人原本就拥有的东西称为禀赋,而人们通常会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因此我们会在卖掉已有的东西时,要求得到高价再买入同样的东西时,却只愿意付出低价。

行为金融学把这种赋予拥有物更高价值的现象叫做禀赋效应。

如果拥有物本身,还是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话,那么我们更会对这个物品赋予更多的情感和更高的价值,这个就是加强版的禀赋效应,也被称为宜家效应,因为宜家的diy家具大都需要自己拼接后才能使用。

泰勒教授还发现,人们对于买和卖得到和失去亏损和盈利感受如此不同,是因为在人们的大脑里,它们对应着不同的心理账户。

学者们做了一个试验:

把钱平均分装在两个不同的信封里,发给大家一些人收到的信封,上面写着购物退款,另外,一些人收到的信封,上面写着年终奖。

传统进行学家认为对任何人来说,信封里的钱都是收入,接下去的消费行为应该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收到标注购物退款的人更倾向于把这笔失而复得的钱存起来,而收到年终奖信封的人却会把这笔钱当做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愉快的花掉,仅仅因为把钱标上不同的名称,就会给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的心理账户还真的分的很细,比如支出项会区分出吃饭的钱、逛街购物的钱、房租娱乐和旅游等账户,实际投资时会区分出做定存的、买基金的炒股票的和买黄金等不同风险波动的资金账户。

我们用心理账户区分钱财的用途,和马斯洛讲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很类似,也和企业对不同部门进行资本预算的做法几乎一样。

可是心理账户也会让人出现不理性的行为,有些人明明刷爆信用卡还不出钱来,还要支付10%以上的高额利息,但一旦有了钱会把省下来的钱存在银行,却赚不到1%的利息。

为什么不赶紧把钱拿去还掉信用卡欠款?你会觉得他们怎么这么傻?但原因正是这些人的心理作祟,一个是存钱的,一个是借钱的,怎么能混在一起呢?

再比如,很多人去赌场赌博时,会把带去的钱和赌赢的钱放在两个不同的口袋,然后接下来就会用赌赢的钱继续下注,在他们的心理账户上,这些钱还不是自己的,是庄稼的钱,就算全部赔掉也没有关系。

这种心理在实际投资上也很常见,很多人在房价上涨后,就开始把房价上涨部分从银行全部带出来继续买房,觉得亏了也没事,但经历过房价暴跌的人就知道这样做很不理性。

正确的做法是资产配置分散,多元化,不要把房子升值后的钱再继续投资在房地产上,因为资产配置讲的是如何根据不同资产的回报率,波动率,特别是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

其实,根据行为金融学,我们可以受到3点启发:

  • 第一,我们把投资人遇到亏损,不愿意割肉的现象归因于亏损厌恶。其实禀赋效应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人们往往给自己拥有的股票赋一个比市场价格更高的价值,这样就会错过止损的机会,禀赋效应常常弊大于利,大家要尽量克服。

  • 第二,在支出上,我们所有心理账户的习惯基本上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觉得自己每个月只能当个月光族,根本存不了什么钱。其实可以设立几个在将来有明确支出目的账户来强制自己储蓄,现在有很多APP就有这样的功能、

  • 第三,在投资上,我们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通常来说是一个坏习惯,正确做法是把可投资的钱看成一个整体,不同资产类别做好多元化的分散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