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欧洲历史上,由土耳其民族建立起的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2年)长期以来一直扼守着亚欧大陆的咽喉位置,不仅阻断了东西方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而且奥斯曼帝国还曾经多次对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入侵。公元1453年,年仅21岁的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自率领8万军队攻打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经过将近2月的鏖战,终于用巨炮轰开了君士坦丁堡的厚重城墙,而这也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在欧洲东南部的侵略战争正式开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占庭帝国衰亡和奥斯曼帝国崛起

随后的数十年时间,奥斯曼帝国凭借自己军队之中铁一般的纪律准则,在欧洲开疆扩土,它相继夺取了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和城市,使得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在地中海沿岸畅行无阻。公元1521年,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对被称为“欧洲之盾”的匈牙利王国发动了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在激烈的战争之中,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在逃跑时不幸落水淹死,而随后奥斯曼帝国迅速逼近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维也纳,但是前后两次围城都因为恶劣的天气和奥地利军队的顽强阻击,而不得不选择撤退。

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他于1521年发动对匈牙利王国的战争

到苏莱曼一世统治时代末期,奥斯曼帝国成为了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并且当时奥斯曼帝国的著名海军将领巴巴罗萨曾经多次挫败基督徒对奥斯曼帝国的反击,使得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能够在海面之上畅行无阻。然而,在貌似强大的帝国外表之下,各种危机已经暗流涌动,在苏莱曼一世去世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速度开始大幅放缓。

奥斯曼帝国的危机

为了应对这个强大的穆斯林国家,中世纪的欧洲国家们决定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欧国家开始纷纷拓展海外殖民地,特别是哥伦布对于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使得广大欧洲国家纷纷通过非洲好望角绕过奥斯曼帝国所统治的区域,从而和远方的中国达成经济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直接导致奥斯曼帝国的白银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由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大量白银涌入欧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部白银的迅速贬值,使得奥斯曼帝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陷入危机的奥斯曼帝国企图将矛盾转移到国外,但是此时奥斯曼土耳其的海军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公元1571年,腓力二世率领欧洲海军发动了勒班陀战役,在这次著名的大海战之中,奥斯曼海军的不败神话被彻底终结,损失了3万精锐海军以及200多艘大型船只。消息传回奥斯曼帝国境内,希腊人和阿尔及尔人闻讯发动了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进入了多事之秋。

哈布斯堡王朝

奥斯曼帝国在陆地上的推进也受到了阻碍。作为长期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所威胁的邻国之一,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疆域在几十年之间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奥地利军队发明了一种名为“星形要塞”的低矮堡垒,在这样的堡垒面前,奥斯曼军队的大炮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堡垒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围攻之后才能够攻克,因此维也纳一直是奥斯曼军队在欧洲所能到达的最远处。

从军事技术方面来说,土耳其的军事科技已经渐渐被西欧军队所赶超,由于奥斯曼帝国保守势力的日益猖獗,因此奥斯曼军队的武器技术革新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少数的革新派成员早就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在对抗奥地利大公国的长期战争之中,奥斯曼军队的伤亡很大,因此奥斯曼军队也开始逐步放宽征兵要求,而这进一步导致了奥斯曼士兵人员素质的下降,有的时候甚至苏丹还要亲自处理军队兵变的问题。

奥斯曼帝国军队

最后,奥斯曼帝国在公元1648至1656年经历了一段十分短暂的“女权统治”时期。进入科普律鲁时期前后,奥斯曼帝国很少出现有所作为的君主,加上国内不时爆发的奴隶以及平民起义,因此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实际统治者穆罕默德四世急于获得一场大胜来扭转国内的不利局面,因此他选择了几代奥斯曼苏丹都未能攻克的维也纳作为突破口。

战前准备

为了攻克这座坚不可摧的要塞,穆罕默德四世下令向奥斯曼帝国边境集结部队,很快一支17万人的多民族部队聚集在了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大公国的边境附近。为什么说它是一支杂牌部队呢?尽管在这支规模庞大的远征军之中有着相当数量的苏丹近卫军,但是更多的还是来自苏丹附庸地区的封建骑兵和步兵。到了维也纳城下的时候,随着匈牙利新教徒的加入,奥斯曼大军的总人数应该是在25万人左右,他们还携带着数百门火炮,企图凭借重武器将维也纳的城防撕开一个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穆罕默德四世

由于军队成分混杂,奥斯曼军队几乎包括了当时欧洲所能够使用的所有旧式战法和新式战法:其中,奥斯曼军队直属的近卫步兵除了会使用刀剑进行拼刺之外,还有着非常优秀的火枪射击技巧;而近卫军骑兵有着精湛的骑术,以猛烈的冲锋和极佳的个人马上能力,将欧洲骑兵远远抛在脑后。

当然,为了避免自己精锐部队的损耗,奥斯曼苏丹也没有忘记从各地征召而来一些地痞流氓,将他们放在军队的最前线,让他们去消耗欧洲军队的有生力量。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胜利,穆罕默德四世一直保持着亲征的强烈气势,直到抵达贝尔格莱德之后,他才选择在这里进行休息,而将自己大军的全部指挥权交给了大维齐尔(相当于宰相)卡拉·穆斯塔法,让他继续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

奥地利大公国

相比之下,奥地利大公国的反应就有些迟钝了:当奥斯曼帝国的4万先锋骑兵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元帅查理五世交锋时,以讹传讹的谣言却早已经化作一道旋风席卷了维也纳这座城市。误以为查理五世已经溃败的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一世和他的朝臣们,在人心惶惶之下决定先行撤出维也纳,结果等到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城军队只剩下由斯塔伦贝格伯爵率领的7千正规军以及1万5千名志愿兵,他们要怎样才能守住维也纳这座奥地利大公国的核心城市呢?

兵临城下

公元1683年7月至9月,奥斯曼军队对防守坚固的维也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首先,他们使用大炮轰击维也纳的城墙,但是由于奥斯曼帝国制造大炮的技术还停留在30年之前,因此大炮对城墙的损毁程度简直微乎其微。于是奥斯曼军队使用了一招屡试不爽的攻城技术——坑道爆破。

奥斯曼帝国军队进攻维也纳

通过和城内守军的斗智斗勇,奥斯曼工兵在付出了无数次的失败行动之后,终于在8月份对维也纳城墙实施了成功起爆,将维也纳的厚重城墙炸开了一条50米宽的大口子。随后,奥斯曼军队和城内守军展开了激烈巷战,甚至奥斯曼帝国的旗帜一度被人插到了维也纳的城头。然而,在斯塔伦贝格伯爵的顽强抵抗之下,守军使用上了刺刀的火枪向奥斯曼军队发动了强烈反攻,在当天黄昏将所有奥斯曼军队全部逐出城池之外。随后,守城工匠立刻在破损处搭建临时城墙,并且重新架设大炮,用来威慑企图重新靠近的奥斯曼步骑兵。

就在奥斯曼大军和维也纳守军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由波兰国王索别斯基所率领的将近8万欧洲援军向被包围的维也纳进军,并且在9月12日发起了对奥斯曼军队的进攻。此时奥斯曼帝国依然还有15万军队可以调用,在维也纳城下,两支军队展开了殊死一搏。由于联军使用了十分先进的排枪战法,奥斯曼地方部队所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几乎瞬间就被欧洲联军强行击溃,随后联军士兵和奥斯曼的近卫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中世纪欧洲擅长的排枪战法,图片来源于游戏画面

9月12日黄昏时分,波兰军队已经夺取了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城外的部分阵地,在新修好的阵地之上,波兰士兵发起了决定性的反攻。此时,奥斯曼帝国的右翼军队力量正在不断减弱,索别斯基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战机,将自己的左翼和中军全部投入右翼,于是奥斯曼的右翼军队迅速被击溃,不得已之下,奥斯曼士兵只能暂时退回自己的车营防线。此时奥斯曼帝国的主帅穆斯塔法眼看情况不妙,急忙率领少数心腹溜之大吉,而欧洲的1万8千名精锐骑兵在漫长的战线之上对士气低落的奥斯曼军队发动了最后一次致命的攻击,最终联军以伤亡3500人的代价,获得了维也纳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国王索别斯基率军8万驰援欧洲,进而该写了战局

结语

经过这次战争,奥斯曼帝国至少损失了15万精锐士兵,卡拉·穆斯塔法也因为战败被愤怒的穆罕默德四世处死,毫无疑问,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是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转折点,它的胜败直接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从此之后,奥斯曼帝国再也无力对欧洲发动大规模的入侵作战,帝国本身也开始江河日下;而守住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也开始奋起直追,在短短二十年期间,神圣罗马帝国就重新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并且哈布斯堡家族继续在欧洲历史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击溃奥斯曼帝国大军的波兰国王索别斯基则成为了欧洲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如今在波兰首都华沙以及欧洲多瑙河沿岸都有着这位“欧洲救世主”的宏伟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