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政治迅速极端化,最终军部独大,形成了法西斯独裁政府,日本无法解决国内激烈的社会矛盾,之后把祸水外引,大肆侵略扩张,尤其是由于前期中国国民政府的软弱让步政策,使得尝到了甜头的日本更是一发而不可收,稍稍理智一些的文官都无法制约疯子的独走,终于在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这个时候,即使是无能软弱如国民政府也无法再退让,中华民族开始的全面抗战,当时的中日对比呈现一个相对复杂的局面:从国力对比来说,中国远远逊色于日本,军事实力、工业实力、总体国家实力和日本相比根本不够看,如果按常理分析,日本击败中国并不困难;但另一方面,中国的规模极大,日本妄图征服中国绝不轻松,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软实力”相当强大,绝不是一般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水平,得益于辛亥革命之后的国民觉醒,此时中国总体的国民精神已经建立起来,民族有战意,愿意以血肉之躯对抗侵略者,所以说,日本入侵中国是一场豪赌,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大的抗日战争

于是,中国的抵抗使得日本深陷泥潭,对华侵略远远没有预计的效果,反而把日本拖进了深渊,加剧了日本的国内矛盾,那么,日本当时被中国拖得有多狼狈呢?

当年石原莞尔曾经警告过日本不要轻视中国,应该在九一八之后暂时收手,但日本军阀显然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理智,结果日本全面侵华后在第一场战役中就受到迎头痛击——淞沪会战日军打了三个月,虽然打赢了,但伤亡近10万(日本自己公布的数据是4万,但后来根据调查应该有10万左右,其中阵亡2万)。

这个数字算是相当令人震惊的,一个强大的工业列强,攻击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竟然付出如此重大的伤亡,这是从未有过的,整个世界,当然也包括日本自己都震惊了,当时就有些日本高层意识到全面侵华可能是个错误,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日本只能在这条死亡之路上继续狂奔。

淞沪会战经典图片,,中国军队在可口可乐广告牌下建立阵地

紧接着就是更大的代价,在华北和华中,日军继续付出惨重伤亡,1938年底,日军攻破华中重镇武汉,但日军至少又伤亡十多万人,这实在是相当惨重,即使日本是工业列强,这种代价也吃不消。

根据日本方面自己的统计,从1937年-1941年底,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死亡人数已经接近30万人,重伤残废,丧失基本劳动能力的也有数万人,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当时日本本土总共也就7000万人,死伤这么多,而且都是最珍贵的青壮年劳力,这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会战

此外,截止到武汉会战结束,日本在中国内地(不含台湾和东北地区)的军事人数已经多达85万!但他们深陷僵局,基本已经丧失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能力,想攻破大西南基本没戏了,在长沙都和中国军队纠缠不休。

而在占领区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使得日军进退不得,日军巡逻队、运输队被不断伏击歼灭,抗日军民付出巨大代价,使得日军陷入一个个孤立据点,占领水平严重下降,战争收益同样严重下降,得不偿失。

为了维持局势,日本被迫进行了全国性的战争动员,以燃烧全国为代价去追究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1939年,日本控制工资水平,同时提高某些工业部门的补贴,吸引劳工到战略要害部门,但这也使得日本的民用物资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截止到1941年底,日本军队共征召240万人,加之之前战争死亡人数,日本为数不多的人力资源中大概有300万以上的青壮年无法从事生产,于是,日本开始进一步压制劳力,1938年的《国家总动员法》和1939年7月8日颁布的《国民征用令》授权政府把所有16-40岁的男性和16-24岁的女性等级在案。

截止到1941年底,日本政府强制征收的劳工数量又超过了30万,到1942年2月,日军占领新加坡时,日本工人总数有42%是女性(1930年是36%),而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更是惨到要征召中学生。此外,日本还把主意打到了朝鲜半岛和台湾头上,强征这些殖民地的人力资源。

这种畸形的发展策略使得日本国民经济一塌糊涂,1942年,日本食品产值只相当于1937年的69%,纺织工业产值相当于1937年的48%,但是钢铁和化学制品嘛,产值却提升的,战争机器能够维持,国民的生活水平却直线下降,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中国占领区的资源也无法弥补损失了。

中国这一关过不去,在财政与物资上付出极大的代价,西方国家又趁机看热闹给日本进行了工业禁运,这更使得日本经济内外交困,但是,以当时日本的政治水平,他们想出的主意是:先偷袭珍珠港,再进军东南亚。

于是,也就2年后,日本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当中…….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