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代贸易我们比较熟悉的便是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张骞通西域以及陆上丝绸之路,却往往忽略汉代的海上贸易。尽管在汉代边境贸易等陆上贸易占据主体,但是当时已经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汉帝国也有了一些港口,并与东部海洋有着贸易交流。我们或许对汉代的海上贸易所知甚少,但通过一些史料依然可以寻觅其历史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上贸易的存在

首先,要考虑汉代海上贸易是否存在,而最好的办法便是通过史料来证明。《汉书》记载:自日南(越南)障塞、徐闻(广东),合浦(广西)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苏门答腊);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缅甸);……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馀,有黄支国(印度),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三月,到日南象林界云。……到日南(今越南中部)、象林(今越南广南潍川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通过对上述史料中地名的确认,令人惊奇的是,在基督纪元开始之前的很早的时间里,中国不仅和东南亚人建立了贸易关系,而且通过海路与印度人也建立了贸易关系。上述史料中“汉之译使”也表明汉代的海上贸易是在黄门翻译人员(译长)的掌管之下,同时,“黄门”这一机构属于少府,而少府则是有别于帝国财政国库的皇帝的私人金库。这也体现了史料中的译长的贸易之旅是在皇帝的支持之下进行的,而皇帝对海上贸易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汉代海上贸易的存在。另外,史料中的贸易使团随身携带黄金和丝绸(赍黄金杂缯而往),这必然是关于汉朝丝绸输出到南海的记录,并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除了陆上丝绸之路之外,还存在着一条以印度为中介的海上丝绸之路。

据《宋书》记载:“若夫大秦、天竺 迥出西溟 二汉衔役 特艰斯路。而商货所资,或出交部,泛海陵波,因风远至。”可见,汉代中国与罗马的丝绸贸易可能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海路实现的。另外在《后汉书》卷八十八记载:“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这也说明在东汉时期,汉帝国与罗马之间存在海上的经济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王莽时期到东汉初年的几十年间,汉帝国与西域国家的关系中断,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可能因此而发展起来;另外,由于陆路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安息人所垄断,中西方都渴望避开这一结果,便开始通过海路进行贸易。《后汉书》卷八十八记载:“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可以看出,公元159年和161年,印度使者两次到汉进贡都是从日南通过海路过来的。

港口的贸易繁荣

在汉代尤其是到了东汉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似乎取得了重要进展,而在这一方面,一些港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充当了中国与海洋国家之间交往的纽带。交阯作为海港在东汉时期的繁荣起到一定作用,它以出产珍珠象牙等奇艺珍品而出名。由于这些奇艺珍品等财富的存在,使得大多数交阯的刺史无法保持清廉,他们掠夺大量的财富并且对当地居民进行剥削勒索。这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后汉书》中记载有上奏者向皇帝建议,应该利用交阯是上计吏每年到京城的机会进行珍珠贸易来作为政府获取额外收入的手段。另外,在东汉末年时,交阯的街道上已经有胡族商人。这些都表明的交阯这个港口贸易的繁荣。

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是今天中国南部海岸古老并且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西汉初年,番禺便成了繁荣的海上贸易中心。从汉帝国内地去番禺从事贸易的商人几乎都能致富。在整个汉朝时期,番禺为那些从南海来的海洋国家以及更远的西方国家充当了入口港的作用。来自这些国家的商品通常先抵达番禺,然后再分散到帝国内地;沿海路来的安息、罗马等国家使者和商人也会首先在番禺停留。

广东沿岸还有一个重要港口是合浦,以珍珠贸易闻名。在西汉时期合浦是一个落后的地区,犯罪的官员通常会流放到这里;但是在那时它的珍珠贸易便开始有利可图。《汉书》记载:“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汉成帝年间,王章死后,他的妻子孩子到了合浦。几年之后,当地政府让他们回家乡时,他们已经积累大量财富。这也反映了合浦贸易的繁荣现象。

东海贸易

汉帝国与东部海洋上的贸易也是海上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东海上的航行有着古老的起源。但自公元前四世纪以来,东方海洋航行的发展主要与追求长生不老药有关,如秦始皇时期的徐福,他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种子以及手工艺人去了海上。而到了汉朝时期,中国不仅与朝鲜建立了密切联系,而且与日本及其他岛屿开始有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可见在当时汉帝国便与朝鲜有了联系;另外在《汉书》:“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臧,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可以看出,当时汉帝国已经与朝鲜有了贸易联系而汉帝国与更加遥远的海上日本各个部族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建立起来。

这种贸易在西汉时期便已经存在,《后汉书》记载:“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可见在武帝时期,东方海上一百多个倭人国家定期向中国进贡;而到了东汉时期,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后汉书》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该史料明确指出倭国向汉帝国进贡,而光武帝还赐给倭王一枚官印。在与日本的贸易中,以黄金、丝绸、铜镜等为主,而今天在日本出土的铜镜和其他一些金属制品以及一些汉代铁器也充分证明了汉帝国与日本之间的海上贸易是繁荣。

总评

总之,汉帝国贸易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其边境贸易和繁荣的陆上丝绸之路;安息帝国等中间人的垄断、及两汉之际的动乱导致陆上贸易的短暂衰落,但却极大的促进了汉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而今天我们所提及的两带一路,其实在汉代便能找到渊源,在汉代时期,不仅仅有了张骞通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更是已经有了海上丝绸之路。而我们中国人也不是只知农业发展、不懂利用海洋优势,汉代沿岸港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及与东洋国家的贸易联系便足以体现我们对海洋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