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前,对中国足球的诟病在于专业化足球的封闭和垄断、僵化等,市场化改革会更大的扩大足球对社会的影响,促进人才流动,刺激运动员的积极性等等,中国足球也确实应该与外部接轨,走现代足球之路。

红山口会议推动职业化改革如箭在弦,与IMG公司合作运营甲A,第一年以120万美金,每年递增20%,合约期五年。而当时国家体委每年给足协的经费仅仅50万人民币,当时足协为了正常运作就差借钱了。94年首届万宝路杯赛的市场推广还算成功。而第二年辽足在“改制”后就首度降级,对辽足情迷来说是灾难性的,也许他们还没适应时代的变化。甲A联赛10年,基本上是还是辽宁足球的辉煌期,辽足飘着,但万达起来了,同期还有沈阳六药(后期的海狮金德),甲A12只球队中,辽宁三只、广东两只可见传统专业化体制的影子,南北足球的布局还在,98年扩容至14支队伍,说明市场在扩大,很多企业愿意参与中国足球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转会市场,简单总结:1995年甲A联赛第二年,黎兵以64万元标王转会广东。2003年吴承瑛以1300万元的身价转会上海中远,是中国足坛的第一位千万级别“标王”8年时间,这8年也是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8年,球员价值翻了20倍,在15年由孙可率先突破“半亿”,以6600万元身价完成转会,20年涨了100倍,大大超过了同时代物价工资上涨速度,这一现象也证明了中国足球不健康的畸形发展。

金钱化的足球联赛,带给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体现了球员的"价值",但球员的价值明显被虚高了,中国足球的盘子就这么大,除了传统的辽宁、广东、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其他区域足球基础依然薄弱,而随着体制改革,基础的消弱,传统基础区域辽广都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广东和八一作为中国足球传统的人才基地,彻底消失了,再也看不到广东仔灵巧细腻的身影!

市场需求有,物以稀为贵,就这不到一千人的中超,十六个队,就是比谁的本土球员底子后!谁的本土球员数量多,我留着库存,不许对手使用,中国足协只看住了眼前的盘子,并未布好中国足球基础环境这个大局,转会市场越来越烧钱,升降级带来的利益纠葛,使得中国足坛天昏地暗,直到2010年的打黑风暴为止,近十五年的时间,也是中国足坛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假球、黑哨、赌球等联赛的乱像,空前绝后,甚至足协到后来都控制不住被裹挟其中,直到司法介入才算结束......。

中国职业化改革快三十年了,把一些假职业化搞没了,比如辽足,还有一些国资背景的俱乐部还在中超坚守着,比如国安、鲁能、上港等,但金元足球会把中国足球带向何方?且待后看。

"红山口会议“对中国足球改革有贡献,但也不能过高抬高其作用,中国足球的现状也不能全归咎于“红山口会议”,改革要彻底,政策要对头;

坚持足球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足球基础建设制度,让校园足球健康发展,基础建好了中国足球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