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6 襄阳建政

文|寒山忆雪

对于李自成来说,1642年这一年,是忙碌而又辛苦的一年。

年初,他二攻开封,因为左良玉援救,不得不解围,转身把左良玉围在郾城。

三月,又跑去郾城打败汪乔年。

五月,三攻开封,却迟迟不能得手。

七月,左良玉又来了,李自成转身打了一场朱仙镇大战,打残左良玉。

转身继续围困开封,熬过炎热的暑假,一直到抢收了城外的秋粮,过了中秋节,也没能打下开封。

到九月,挖河淹城,却没想到明军也去挖河淹闯军。最后城是淹了,闯军也损失了一万多人。

到十月,孙传庭又来了。

郏县一战,先败后胜,明军撤回陕西。

李自成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他定下神来,环顾四周,河南省黄河以南的地方,大部分都被闯军占领。

只剩下汝宁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汝宁府,就是两汉时期的汝南郡。四世三公的袁绍,他的老家就在这里。

而在公元2020年的现在,这里分成了两个地级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这也让很多人吐槽,汝南这么好听的名字,怎么就改成了驻马店这样土的掉渣的痤名呢?

在明朝,汝宁府的府城是汝南县,也就是现在驻马店东面的那个汝南县。

镇守在汝南的,是杨文岳。

杨文岳前面已经出场过一次了。那是一年前,李自成第一次攻打开封的时候,杨文岳身为保定(河北)、山东、河南三省总督,与陕西总督傅宗龙一起去河南围剿李自成。

结果,在汝南东面的新蔡之战中,杨文岳战败逃走,傅宗龙战死。杨文岳也因此被削去官职,留在当地戴罪立功。

到了这一年的年初,李自成二攻开封,杨文岳和左良玉一起,北上救援,结果被李自成围在了郾城。幸运的是,汪乔年从陕西来了,引走了李自成。最后汪乔年死了,换来了左良玉和杨文岳的小命。

到这一年的年中,李自成三攻开封,《桃花扇》里的男主角侯方域的老爸侯郇来到河南,替代了杨文岳的职务,并且召集杨文岳、丁启睿两个总督,以及左良玉等武将,北上救援开封。

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朱仙镇一战,左良玉几乎被打残。杨文岳也在这场败仗之后,逃到了汝南。

这个时候的杨文岳,已经对李自成没有任何威胁了。

不过李自成打退孙传庭之后,还是要来解决杨文岳。原因很简单,汝南是一个好地方。

在大家的常识里,河南是属于北方的,不过还需要在追加一句,除了汝南。

汝南是河南省最南部的地方,其中还有一半地盘(信阳)是在淮河以南,是标准的南方,以产茶叶而闻名(信阳毛尖)。在整个河南省都以面食为主的情况下,汝南地区却是以稻米为主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偏南的气候,让汝南地区的农业收成要远远好于河南中北部。

所以不是杨文岳重要,而是汝南重要。打下汝南,控制汝南府全境,李自成的大军就能得到一块稳定的粮食产区,军队的后勤就更有保障了。

李自成在襄城休息了两个多月,到了年底,闰十一月的时候,来到了汝南城外。

三天,攻破了汝南城。

闯军将领把杨文岳带去见李自成,李自成希望他归降,杨文岳破口大骂。

接下来发生了非常残忍的一幕。

闯军将领把杨文岳带到城南,绑到了一棵柱子上,然后,用大炮射穿了胸膛(以大炮击之,洞胸糜骨而死)。

这种事情,金将军居然不是原创。

杨文岳,四川南充人,和孙传庭同一年的进士,干过国防部的处长(兵科给事中)、江西副省长(参政)、湖广和广西两个省的纪检委书记(按察使),在孙传庭被崇祯关牢里的那一年,杨文岳当上了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出任三省总督。

他不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面对李自成的大军,杨文岳三番五次失败。可是在当时,谁面对李自成,能不失败呢?兵力强悍如左良玉、贺人龙,不是被李自成暴揍,就是压根不敢打,直接脚底抹油。能力超群的如孙传庭,不也一样在郏县战败了吗?

杨文岳只是逃跑了一次,没有和傅宗龙一起战死。

这个耻辱,他背负了一年多。

而现在,他要用死,来证明自己。

只是,他死的太过悲惨了。

杨文岳死了,李自成还要继续前进。

占领汝南城后,他的大军折向西南,从确山县穿过桐柏山,经过泌阳县,直奔襄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良玉已经被李自成打怕了,襄阳守都不守,直接带兵逃到武昌(武汉)去了。

就在占领襄阳前后,大别山区的一支“革命队伍”,来投奔李自成了。这支队伍,就是“革左五营”。

顾名思义,革左五营有五个部分组成,他们的首领分别是马守应、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

那么为什么叫“革左”五营呢?我们看一下他们的外号就知道了。

马守应外号老回回,贺一龙外号革里眼,贺锦外号左金王,刘希尧外号改世王,蔺养成外号乱世王。

得到了这支生力军的加盟,李自成的实力更加壮大。占领襄阳不久,他就让部下分兵攻打湖北各地,自己亲自率军攻打荆州。

到过年前,整个湖北长江以北的地盘,只剩下黄冈(当时叫黄州)、钟祥(当时叫承天)、十堰(当时叫郧阳)三个地方没占领了。

没关系,这三个地方已经是囊中之物了,过完年,再去拿下不迟。

过完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占领了钟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钟祥为什么叫承天呢?

大家还记得崇祯皇帝他爷爷的爷爷——嘉靖皇帝吗?不记得的我提醒一下,《大明王朝1566》里的男主角之一,整天躲在宫殿里打坐、发神经、并骂鄢懋卿是冒青烟、被海瑞写信骂他“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的那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皇帝并不是皇子出身,他爸爸是藩王,他爷爷才是皇帝。那么皇位是怎么轮到他的呢?

原来嘉靖皇帝他大爷,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明孝宗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有着明朝第一逗比之称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正德皇帝是不是真的逗比,不太清楚,这里也不会展开说,但是他没有儿子倒是真的。

所以正德皇帝挂点之后,既没有儿子继位,又没有亲弟弟继位,那就只能从堂弟里面找了。堂弟里面,朱厚熜(嘉靖帝)的爸爸是正德最大的叔叔,朱厚熜论资排辈,理所当然就是第一继承人了。

那么这跟钟祥叫承天有啥关系呢?不急,慢慢看。

堂哥死了,作为最大最亲的堂弟,嘉靖顺理成章继位当皇帝。但是操作流程出现了一个漏洞,大臣们迎立嘉靖,本意是把嘉靖过继给他大爷明孝宗,然后以法统上的正德亲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

但是嘉靖却坚持认为,我是以藩王身份继位的,没有过继给我大爷的道理。

嘉靖还认为,他不仅不过继给他大爷,还要追奉他老子为皇帝,并且还要把他老子和他的封地,升级成副首都。

于是乎,他们父子的封地钟祥,就升级成了承天府。

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明朝的三个都城,除了中都凤阳比较特别外,南都叫应天府,京师叫顺天府。

也就是说,这个承天府,相当于明朝的都城之一。

占领明朝的其中一个都城,虽然实质上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名义上的意义,那可大了去了。

名义上的意义是,李自成扒掉了明帝国的脸皮。

所以李自成很高兴。

为了庆祝占领大半个湖北,以及扒掉了明朝的脸皮,李自成在承天府宣布,自己是奉天倡义大元帅。当然,这么响当当的名号,自然是牛金星那群文官搞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自封大元帅,李自成也没忘了再向全军重申一遍,军队的严格的纪律。

我们可能以为,这个严格的纪律,就是不骚扰百姓,不随便杀人。

这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军队如何编制,驻扎时候如何巡防,打仗时候,逃跑如何处罚,诸如此类,又都明确了一次。

明确纪律很简单,关键是能不能执行下去。

李自成自己的十几万军队,令行禁止,没的说的。关键是,现在的李氏集团,不归他一个人说了算,比如,作为第二大股东的罗汝才,在集团里有很大的发言权。

虽然罗汝才在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上,和李自成没有很大的冲突,但是罗汝才一直牢牢把控着自己的军队,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打下一个城市,收缴官库钱粮的时候,罗汝才也要和李自成对分,在各个州县委任官员的时候,罗汝才也要分走一部分州县。

这意思,老子以后当皇帝了,你罗汝才也要当个副皇帝,分走半个江山呗?

草拟大爷,不想办法弄你一下还不行。

李自成和自己的心腹们计划了一两个月,终于下定决心了。

正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要是搁现在,大家伙都开始春游了。

李自成没有去春游,他在准备一场宴席,邀请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领导们,一起喝酒唱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喝的兴起时,李自成突然跟这几个领导说,诸位股东兄弟,公司正在壮大,未来会越来越好的,我希望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你们说,吼唔吼啊,得唔得啊?

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几个领导,当然连连点头,吼啊吼啊。

但是呢,随着公司的壮大,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多,而且理不清头绪,也非常辛苦,我老李就经常忙的睡不着觉。这样下去,几位股东兄弟,也会忙的越来越辛苦的。不如这样吧,你们拿着干股,年底照常分红,公司的具体事情呢,就让我老李代劳吧,几个分公司的业务,也都交给我老李吧,我老李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公司壮大,大家赚的盆满钵满,我老李愿意奋斗终身。

罗汝才把桌子一掀,我×你大爷的。

贺一龙也把桌子一掀,我也×你大爷的。

李自成把桌子一掀,这两个人就被绑了,然后头就没了。

李自成转过身来,看看剩下的马守应、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四位兄弟,你们怎么说。

一切听领导的。

但真正听领导的,是贺锦、刘希尧、蔺养成,马守应表面上顺从李自成,暗中却带走了自己的部下,逃到了三峡大山区里去了。

不过马守应走到半路,他的一个部下牛万才,还是觉得跟李自成混更有前途,于是又跑回去了。

至于贺一龙的部下,交给了他的旧部赵应元统领。

事情还没有完,李氏集团在河南东部,还有一个加盟集团,小袁营。

小袁营的领导是袁时中,成员基本上都是河南本地的矿工和贫农,在河南当地熟门熟路,战斗力超强。

不过袁时中个人是个宋江式的人物,一心想要招安,把自己洗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弄死罗汝才和贺一龙之后,袁时中就开始跟官兵眉来眼去。

李自成没忍,派侄儿李过把袁时中砍了,收编了整个小袁营。

小袁营基本上没有出现出走的情况,但是罗汝才的曹营就不一样了。

势力庞大的罗汝才部下,因为这场火拼而分裂了。一部分人接受了李自成的改编,比如罗戴恩、朱养民、范鼎革,另一部分出走投降了明军,比如杨承祖、杨绳祖、王龙、杨明起,等等。

虽然李自成因此失去了几万军队,但他依然很开心,因为,剩下的几十万军队,可以全部听他的指挥,不再有山头林立的情况了。

搞完军事集权,下一步要搞的就是建立政权了。

跟罗汝才“喝酒”之后,改编“小袁营”之前,李自成就在襄阳称新顺王,并给襄阳换了个名字,襄京。

同时,以牛金星为首的文官们,给李自成创建了一套政权系统。有宰相(左辅右弼),有六部(六政府),有知府知县(府尹县令)。

有人好奇了,除了牛金星、李岩、宋献策,李自成还有其他文官吗?

当然有了,比如六部部长(六政府侍郎)的名单,明史就记录下来了。

喻上猷,老家是江西的,祖籍是湖南石首的,属于湖广本地人,崇祯年间的进士,科甲出身,在明朝政府里干到了御史的职位,现在投靠了李自成,当了吏部部长。

萧应坤,荆州本地人,进士还是举人出身,没有考证,当了户部部长。

杨永裕,老家山东的,曾经在钦天监(气象天文局)当过小领导。崇祯朝的钦天监,有一位特殊的大领导,他是外国人士,著名的传教士兼科学家、博学家汤若望。杨永裕和汤若望共事期间,学习了不少西洋知识,是个不可多得的西学人才。

崇祯末年,杨永裕正好被外放,在湖北当官,于是投奔了李自成,当了礼部部长。

李振声,老家陕西米脂的,李自成的老乡,崇祯朝的进士。当过河南郾城知县,杀过李自成的义军,后来调任广西纪检委,到李自成打湖北前后,正好调到湖北,而且正好在承天(钟祥),被李自成俘虏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李见老李,心中很欢喜。

李自成邀请李振声当了兵部部长。

除此以外,邓岩忠当了刑部部长,姚锡胤当了工部部长。

地方官员也一样都是投靠李自成的明朝官绅。比如,荆州兵备道孟长庚、荆州知府张虞机,德安兵备道陈荩,襄阳兵备道李之纲,襄阳知府牛铨,南阳兵备道吴大雁,南阳知府刘苏,信阳兵备道黄阁,汝宁兵备道金有章,汝宁知府邓琏,禹州知州刘懋先,等等等。

这一段比较枯燥,不感兴趣的可以略过不看。

大家只需要知道的是,从三年前重新出山进入河南开始,李自成团队就已经摆脱了流寇的身份,到现在襄阳称王建政,李自成的集团已经彻底从农民起义军,蜕变成一个新兴的政权,一个农民和西北边军出身的武将集团,和河南、湖北士绅合作的新兴政权。

288年前,一个来自淮西的武将团队,在朱元璋的率领下,占领了南京,同样开始设置官员,组建政府。

房子搭好了,床椅桌凳、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什么的,也要进场了。

大顺政权的柴米油盐,得交给农民来造。

怎么造呢?

首先,河南、湖北的大环境基本和平了,各个地方的农民,可以正常过日子了。而且根据大顺政权的政策,三年之内是不用缴税的。

然后,河南、湖北有大片的王田,比如福王、周王、襄王等十几个明朝大小藩王,他们的王田,加起来没有一千万亩,也有七八百万亩。这些王田,一部分分给佃户,另一部分没收,招募河南湖北和周边饥民来耕种,大顺政权还发放种子和耕牛。

不过代价是,种出来的粮食,得上交一部分。

曹操收服黄巾军之后,就是这么干的。

晚明时期的文人们,对李自成集团这样的操作的结果记载是,“民皆附贼而不附兵,贼有食而兵无食”。

意思就是,老百姓都去跟李自成混了,不跟明朝混了,李自成粮食充足,而明军缺少粮食。

不过要验证这个结果,得等到秋天了,现在春耕才刚刚开始。

李自成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把湖北剩余的几个地方,全部占领。

这几个地方是,郧阳(现在叫十堰)、武昌(现在叫武汉)、黄州(现在叫黄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打这三个地方,李自成的大军却遇到了意外的事情。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