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王路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在当下之互联网世界,吃瓜群众俨然已经是最庞大、最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一切八卦轶闻,凡有谈资者,吃瓜群众永不会迟到,更不会缺席

全民吃瓜的时代,“吃瓜群众”一词的起源却模糊不清。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在一则电视新闻中,一位接受采访的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遂演化为“吃瓜群众”。

但认真考证的话,这个说法破绽甚多。首先,它与另一流行词“打酱油”的起源说法过于雷同——“打酱油”据说也是来自一位市民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的妙语:“关我鸟事,我出来打酱油的。”

其次,和“打酱油”一样,你试着用各种关键词检索,最多只能找到PS恶搞图片,却怎么都找不到最关键的原始新闻视频,是为无锤无真相。

最后,网上冲浪时间稍久些的人应该都还记得,早期吃瓜群众内部曾经有过好几次争论,焦点问题就是吃的到底是“瓜”还是“瓜子”。

“瓜子说”的支持者认为,“吃瓜”的说法并非来自某条新闻,而是源于早间年论坛时代流行的“前排出售瓜子”,后被略称为“前排吃瓜”。这个偷懒的简写显然不够严谨,以至于后来的吃瓜群众们纷纷望文生义,先入为主地认定自己捧着的乃是西瓜,而非瓜子。

于是“吃瓜”的画面约定俗成地固化成了“吃西瓜”,由此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吃瓜表情包,甚至衍生出了“你看这瓜又大又甜”“我就像瓜田里的一只猹”这种梗中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猹,我们其实都被鲁迅摆了一道。当年《故乡》发表后,不少人问过鲁迅猹究竟是什么,他在给舒新城的信中坦承:

“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但我自已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吧。”

所以说,“猹”实乃虚构。根据考证,猹应该就是狗獾,长这个样子↓ 吃瓜群众终究是错付了。

时至今日,和“吃瓜群众”颇有渊源的“打酱油”已经有些过时,而“吃瓜群众”依然流行。这或许与生活经验的更迭有关:不要说打酱油,在习惯了外卖的这代人的生活中,酱油可能都不是必备品。而无论男女老少,吃瓜无人不爱,故而“吃瓜群众”生命力长青。

此外,在词语的生动性上,“吃瓜群众”也十分突出。它画面感极强,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我们吃瓜吃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的劲头。相比之下,“打酱油”事不关己,“围观群众”则过于冷漠,都缺乏灵魂和参与感。

当然,“吃瓜群众”之所以流行至今,也可能是出于一个更朴素的理由:我们中国人,实在太能吃瓜了。

有多能吃?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吃任何食物吃成世界第一都并不出奇。但吃货国之所以为吃货国,是因为我们经常能吃成断崖式的第一。

比如瓜。

中国首先是产瓜第一大国,年产量近8000万吨,西瓜甜瓜种植已经连续30多年保持若干项“世界之最”,包括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栽培品种最多,等等[1]。

近年来,中国的西瓜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占比一直在60%到70%之间,像河南这样的产瓜大省,不光产量能碾压许多国家,甚至能三倍碾压人口众多的整个美洲大陆。

产量如此巨大,出口比例却很小,绝大部分都是供国内消费。而且每到冬天,本土供应不足时,中国还要进口各类瓜果。根据2010年到2016年的统计数字,中国西瓜产业一直都是贸易逆差状态。这意味着我们即便坐拥近8000万吨、超过全世界近七成的西瓜产量,居然还不能完全供得上本国吃货的需求[2]。

其实不光中国人爱吃瓜,全世界人民都爱吃瓜。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吃得如此一骑绝尘,主要还是因为比较容易实现“吃瓜自由”。

西瓜、甜瓜在中国都是常见的便宜水果,但在很多国家,西瓜自由可能比我们眼里的樱桃还难实现一点。

远的不说,我们都听闻过西瓜在日韩是如何金贵。我的一位韩国友人头一次来中国时,堪称遭受了“西瓜文化冲击”。此君从小酷爱吃瓜,但苦于韩国西瓜昂贵,从没放开肚皮猛吃过。来中国之后,见到如此贵重的西瓜竟然沦为一顿饭后赠品果盘,简直是三观重塑般的震撼。

待他发现世上竟有把整只西瓜劈成两半、抱在怀里用勺子挖着吃的梦幻吃法时,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汉语,努力留在中国发展。

中国的西瓜物美价廉,当然是因为国内产量充足。而产量充足的背后,是大江南北适宜西瓜生长的土地和勤劳智慧的中国瓜农。

不过西瓜既然以“西”为名,自然并不是本土原生水果。它起源自非洲中南部,最初是不可食用的。最早对其进行初步选育的是古埃及人。公元前一两百年,西瓜传播到了中亚,传入中国则晚至五代时期[4],也有研究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唐代[5]。

宋元时期,已经有较多关于西瓜口味、种植方法的记载。诗人范成大有首《西瓜园》,内容就是抱怨一次不满意的吃瓜经历,说这瓜的味道“形模濩落淡如水”,一点都不甜。文天祥除了《正气歌》,也有《西瓜吟》,赞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元代的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中,都有关于西瓜栽培的记录[6]。

到了明代,按照《本草纲目》《群芳谱》等记载,南北方已经普遍种植西瓜,对选种、下种、施肥、田间管理都有了丰富经验。在各种方志物产中,出现过80个以上西瓜品种,大至三四十斤,小至饭碗大小,甚至有了瓜子极小的“米子瓜”。

到了现代,中国人更是把种瓜当成一件国家大事来做。对中国高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863”计划中,西甜瓜科研项目赫然在列。2008年,农业部专门成立“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推动瓜农卯着劲儿种、吃货卯着劲儿吃的良性循环。

种瓜吃瓜的群众基础如此之好,自然也就衍生了异常丰富多彩的吃瓜文化。

譬如买瓜,就是一件极其富于仪式感的事。只要是在实体水果店挑瓜,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大叔大妈们感染,不管会不会挑,都不可免俗地要对西瓜致以一番亲切的拍打问候。

这是一代代人耳濡目染传下来的鉴瓜秘法,不光是买瓜过程里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俨然是对西瓜最起码的尊重。哪怕你并不懂得如何听声辨瓜,依然要履行这项仪式,精确管理动作和表情,仿佛只要装得足够逼真,就能确保自己买下了一只好瓜。

拍打鉴瓜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会受介质密度和质地的影响。西瓜成熟后,瓜皮弹性变大,果肉密度降低,因而拍打起来会发出比较浑厚的“嘭嘭”声。如果声音太脆则瓜不熟,太闷则熟太过[7]。

秘诀无它,唯手熟尔。然而对常年四体不勤的都市青年们来说,这似乎是个扫地僧级的高深境界。

祖传的听声鉴瓜神技在这一代手中退化如斯,其实也有一个客观原因:现在的瓜,因为品种、种植技术和物流水平的改善,平均水准已经很高。前些年,一些地方名产甚至聘请专业“验瓜师”做品控。即便盲挑,踩雷的几率也小了很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动力去磨练这项技能。

听觉不灵光,幸而我们还可以求助于瓜的外观指标。这里奉上上海最有名的验瓜师总结出的鉴瓜诀窍:

一看。好瓜纹路清晰,皮色不能太淡,太淡就是日照不够,还不够熟。

二摸。西瓜的“屁股”如果凹进去,就说明果肉有空心部分;西瓜的“头”如果凸出来,就说明紧皮、水分多,但相对而言,糖度会不够[8]。

这个夏天,祝大家天天都吃到甜甜的瓜~

参考资料:

[1] 蒋建科:《吃瓜群众了不起!居然吃掉全球7成西瓜》,麻辣财经2019年8月21日

[2] 《为什么说中国的吃瓜群众战斗力超群?》,DT财经2019年7月3日

[3] 《在中国当个“吃瓜”群众有多幸福?》,新京报新媒体2019年7月23日

[4] Archer Emiya:《为了让你当好“吃瓜群众”,西瓜都经历了什么?》,物种日历2018年7月23日

[5] 程杰:《西瓜传入我国的时间、来源和途径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6] 刘启振、王思明:《略论西瓜在古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7年4月

[7] 张志昊:《通过声音辨别西瓜是否成熟,背后的原理你知道吗?》,科普中国2019年7月3日

[8] 刘辉、刘昊:《隐藏田间的网红"验瓜师" 全上海仅剩5人"持证上岗"》,东方网2017年5月31日

*头图购自视觉中国,其余图片系视频或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