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5句话

去年,微博中国新闻网发布了一项《中国未成年人调查: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五句话》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5句话是:①快去学习/快写作业;②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③不许看手机/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④真没用/笨;⑤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耳熟不?

其中,"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以12.8万人的命中率,高居第二名。

《爱情公寓》中曾小贤说:"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他脾气很好,天天就知道读书,长得又'哔'帅,每次考试都拿第一。 长大以后,他还交了一个又正点又有钱的女朋友,研究生和公务员全考上了……"

别人家的孩子,简直不是孩子,那是神一般的存在啊,膜拜又难以企及,羡慕嫉妒恨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为什么小时候逃学翘课的家长,升级为爹妈以后就变成"恨铁不成钢"的家长?

"快写作业去"

"不能看会儿书?就知道玩!"

"你看别人家那个谁谁谁,人家就知道在家里学习,每回考试都拿第一"

……

看看,小时候的捣蛋鬼,长大以后教训起儿女来,倒是义正辞严,理直气壮。

对此,知乎猫猫飞有个高赞剖析:"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孩子因为成绩太差,经常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就跟他妈说世上的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第三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第三种鸟儿,到底有多讨厌?

曾经是第三种笨鸟的我,因为这个,还收到过女儿的一封信。

学生时代,一直对复旦情有独钟,特别渴望去复旦学经济或者法律。

因为笨,没有考上,但复旦梦一直都在。

2010年,带女儿去上海参观世界博览会,顺便也带她去了复旦。在复旦园的草坪上,极尽艳羡地看着复旦学子们在草坪上读书、小憩、聊天、谈恋爱,就给女儿讲开了自己的复旦梦,还把这个梦郑重地交托给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校园

从此,女儿就被我绑架上了通往复旦的快车道。

每当她懈怠,贪玩,作业写得不及时、不认真,考试分数达不到预期,我都会这样吼她:"你这个孩子什么时候才知道上进,你看看王阿姨家的聪聪姐姐,你看看李叔叔家的亮亮哥哥……"

吧啦吧啦。

吧啦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女儿似乎忍无可忍,就给我写了一封信,16开的信纸,密密麻麻地写了2页。

"妈妈,我已经严重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了。在你眼中,我总是不如聪聪姐姐,亮亮哥哥。别人家的孩子就什么都好?

你整天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我还没拿你跟别人家的父母比呢。我大伯母为了给大宇弟弟做个好榜样,又考了研究生,你除了看电视,还会干什么?……"

开篇就把我批得体无完肤,让我瞬间觉得无地自容。

老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深以为然。

只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孩子面前,都失去了话语权。

03 想让孩子做"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做别人家的父母"

毕业季,一张"妈妈学姐"的照片走红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经55岁的周亚松,3年前为了陪女儿考研,提前退休,与女儿一起备考。令人惊讶的是,女儿当年落榜,52岁高龄的妈妈却如愿考上了百年名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

好在在妈妈的感召下,女儿没有放弃,刻苦备考一年,终于如愿以偿,考进华中师大,做了妈妈的学妹。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所谓言传身教,其实应该是身教言传。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董卿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如何规划儿子的未来时,说出了一个基本准则: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其代表作《通过榜样实践进行行为矫正》中,传达了一个核心观点: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榜样的力量可以影响人们习得新行为,即人们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被观察人表象性的示范活动,加以引导操作,使之接受榜样的影响。

这种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自己行为的过程,班杜拉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

就像六十年代全民参与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把这种通过榜样的示范行为,改变全民行为习惯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被学雷锋的小学生们,强行搀着来回过马路嘛。

家长对孩子的示范作用,也是如此。

我的大妯娌,第一学历只是中专。为了给儿子做个好榜样,在儿子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报考了烟台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尽管没有升职加薪,儿子却被影响成了学霸,从初中到高中,一直保持在全市前三,去年如愿考上了北大。

曾经被女儿鄙视为"只会看电视"的我,从那以后痛改前非,不看电视,不读闲书,报考了高级会计师,终于在女儿面前昂起头来,拿回了话语权。

董卿说的对,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其艳羡别人家的孩子,不如自我奋起,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好标杆,好示范。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家长",何愁孩子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生而不教,教而不善,枉为父母。一个家长的责任,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生命,让ta吃饱穿暖。还应该通过提升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ta,激励ta,让孩子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孩子对我们有爱也有尊敬。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