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05首诗,每一首诗后面,都隐藏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读诗句,固然动人,藏在背后的故事,却更动人。它丰富的内容,涉及劳动、爱情、婚姻、风俗、祭祀、宴会、战争、徭役、压迫、反抗,甚至天象、地理、动植物等方方面面,读完《诗经》,也就了解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

最近遇到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福利老师的《诗经是一本故事书》,对《诗经》背后的真实故事作了全景式展现,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鲜活场景,让我们轻松理解《诗经》,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美,最浪漫的,当然还是有关爱情的诗句。

01 喜欢他就送他芍药

如今我们过西方的情人节,要表达火热的情意,最不言而喻的礼物,当然是火红的玫瑰。其实,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有了情人节,那就是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那时表达爱意的花朵,是芍药。

上巳节的时候,为了让未婚男女找到满意的对象,政府会出面组织大型相亲会。《周礼》规定了男女结婚的最晚年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要是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结婚,官方媒人就要出动了,“中春之月,会令男女”,也就是说,所有未婚男女,到了农历三月,都要参加政府的相亲大会。

郑国的新国都旁边,有两处清澈的河流,一处叫溱水,一处叫洧水。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绿水长流,国君亲自主持的相亲会,就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举办。当时,不仅貌美如花的妃子们都会出席,全国的帅哥美女也都会奔向河边,芳草萋萋,波光粼粼,小哥哥、小姐姐手捧兰草和芍药,说说笑笑,往来如织,美人配上美景,那画面可真是赏心悦目。

于是,就有了那首美好的《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

短短十四个字,将河畔的热闹景象描绘得十分到位。那中间有大胆的女孩子,主动约刚认识的帅哥:“走,咱们去瞧瞧那边的拜神大典吧,好热闹呵。”可恼的是,小哥哥偏偏挺害羞:“我刚从那边过来,我就不去了。”换做别的小姐姐,可能扭头就走了,可这位美女舍不得放弃:“那我们去洧水那边吧,你看他们欢声笑语多开心呵。”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小姐姐都这么主动了,小哥哥还好意思拒绝吗?接下来两个人要是相处愉快,有发展的可能,那就得送点什么来表示了,河边的芍药花开得正艳呢,女孩儿采了一大把,郑重地交给心仪的他:“赶紧来我家提亲哦,不然,我可被别的帅小伙抢走了哈。”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在《诗经是一本故事书》里,王福利老师就用这样的大白话,将一首情人节诗解析得生动有趣:你根本不要去看它的注解,就已经体会到那种美好和快乐了,这时,你会不会想起年少时的自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求婚要用比芍药更珍贵的礼物

情人节收到女孩的花,那是多浪漫的事呀,可男生求爱,肯怕还得来点更有份量的,可古代又没有钻戒,送什么好呢?

这可难不倒小哥哥,他背上弓,带上箭,为了心爱的姑娘,外出狩猎去了。他打下了一头小香獐(鹿的一种),郑重其事地用白茅捆扎好,准备去到那日思夜想的地方,向怀春的少女求爱。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野有死麇)

可别小看了这头鹿,当时的风俗,是第一次到别人家去,要带礼物,叫“贽见礼”,春秋中期以前,是只有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官员,比如大夫和卿等,才能收到小鹿这样的礼品,一般官员,送只野鸡就可以了,这样看来,小哥哥送香獐,说明了姑娘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如果姑娘家收下了,那谈婚论嫁就有可能了。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第二段可不是第一段的简单重复,小哥哥这是第二次送姑娘小鹿了,“有女如玉”,小姐姐在爱的滋润下,越来越美丽可爱了,男孩的心也向她贴得更近,于是向她求婚了!

姑娘含羞答应了,性急的男生很想将少女拥入怀中,可女孩却推开了他: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虽然我答应了婚事,可你也不要这么心急呀,姑娘轻声责备男生,不要碰到她腰上的“帨”。

帨就是佩巾,相当于现在的手帕,这对一个女孩来说,可是有着非凡的意义。女孩出生时,她的妈妈会在门口挂一条佩巾,这样大家都知道她生的是女儿;而当女孩结婚时,年长的侍者兼家庭教师,会将佩巾交到新娘手中,教她做好一个新媳妇。所以,佩巾是女孩最珍贵的物件,只有在成亲那天,才能让自己的丈夫碰到。

真正爱她的男子,当然会尊重她的意愿了。正如弗洛伊德说的:“他们爱一个人,就不会对她产生邪念。”这正是这首诗所表达的爱情观。

03 赶着我的马车来娶你

求爱了,求婚了,接下来,得迎亲了,将她娶回家,相思的心才能定下来。

周代的婚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项仪式,提亲、送彩礼、定日子这些环节,可以让媒人出面去办,到了迎亲这一步,新郎就要亲自出面了,这一刻,等得多么心焦呵。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车舝》)

这位满心欢喜,架着马车去迎亲的新郎,是一位鲁国大夫,叫叔孙婼,他的新娘,是宋国的季女,他在岳父的门前,给老丈人唱了一首歌,就是这首《车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赶的马车是什么样的呢?“四牡”,是四匹马一辆车的配置,按西周的规矩,一般干部迎亲,是两辆马车,叔孙婼是高级干部“大夫”,那他迎亲的马车肯定要多得多了。

新郎接着又唱起了歌: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那高兴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当新娘登上马车,新郎亲自驾起了车,车轮向前转动三圈后,他就将缰绳交给了车夫,自己登上另一辆马车,先回到家里去等候新娘。这时候,家里早备好了“柞薪”,也就是火把,这是婚礼上必备的照明用品。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

这话应当是在谦虚吧,王福利老师在书中提到,按照“士”的标准,宴席最少要准备三鼎六豆四敦一共十三样,三鼎分别装着一头小猪和肺、脊骨,十四条鱼,一只风干兔;六豆里分别是两盘酸味酱,四盘冬葵菜和蜗牛酱;四敦里是黍米饭和黄米饭,除此以外,还有羹和酒。而叔孙婼作为大夫,标准比这个更要高。

这吃的顺序也有讲究,新郎新娘要先吃肺、脊骨,再吃黍米饭,喝口羹汁,用手指咂酱吃,这叫“一饭”;一饭结束后用酒漱口,再吃烤熟的肝,叫“初酳”;一共要漱三次口,叫“三酳”。按照这些规定的程序吃完,新郎新娘终于可以入洞房,享受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的水乳交融了。

这三首诗,恰恰是男孩女孩爱情的三部曲,从求爱到求婚再到成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专一,也看到了它的率真、热烈与锲而不舍,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句子,都是从曾经鲜活的生活与生命中走来的,蕴涵着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哪怕隔着将近三千年的光阴,读来也没有一点隔阂。

文学大家木心先生曾经说过,一部诗经,让人类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通过质朴无华的文辞绵延到了今天。而王福利老师的这本《诗经是一本故事书》,则让我们对这种感情的解读,更轻松,更融入,它让我们跨越时间,寻找自我,触摸到内心深处,那个最柔软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