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下来,我给无数好友给发了消息:罗志祥的瓜吃了没?

作为一名正经严肃的科普工作者,我会关注这些事情?

没错,我真的关注了。

这新鲜的瓜,从地里摘下来就被直送上了餐桌,空气中还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怪不得人人都夸香。

谁知画风直转,市民们积极开展了“夜生活对黑眼圈的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分析”专题研讨会,甚至还有不明所以的群众把长黑眼圈与人品挂钩。

您要是唠这个,我可坐不住了。

毕竟再精彩的故事也雨我无瓜,可黑眼圈却是时刻都在扎我的心啊!

今天的作者是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黄琼珍,请大家放心食用~

我们为什么会长黑眼圈

姐妹们,冷静,长黑眼圈其实不一定跟纵yu过度有关。

举个例子,黄子韬同学从小就长黑眼圈,咱们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想想都知道,肯定是因为小时候作业太多了啦~

好吧,正经一点,像黄同学的这种黑眼圈类型,可能就是最为典型的“父母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只能说明,基因的力量战胜了后期的生活改善和重金保养的力量。

那除了遗传因素以外,黑眼圈到底会被什么召唤出来呢?

细心的姐妹肯定还记得,咱们之前写眼霜的时候,也有简单地进行过对黑眼圈的科普。

黑眼圈一般被分为色素型、血管型、眼周结构型以及混合型四种[1]。

色素型黑眼圈(左);血管型黑眼圈(中);结构型黑眼圈(右)

图片来源:Freitag, F. M., & Cestari, T. F. (2007). What causes dark circles under the eyes.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6(3), 211-215

2015年韩国一项皮肤美容研究按照黑眼圈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级评估,结果发现血管型黑眼圈占37%,血管型和色素沉着混合型则占54%[2]。

色素沉着型,顾名思义,就是像咱们脸上长斑一样,与年龄、日晒,甚至是用药不当引起的药疹有关。

血管型则是因为眼周的细小血管的局部循环受阻,而出现的血液瘀滞,透过薄薄的眼睑皮肤,形成的眼周黯淡的视觉效果。

血管型黑眼圈就是我们最常说的熬夜过后引起的“熊猫眼”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上,发生了颅底骨折的病人,最常见的一个体征就是眼周充血肿胀。

如果咱们身边有人在发生过头部撞击之后的短期内出现了“熊猫眼”,一定要赶紧去医院看医生,可别当成黑眼圈了。

眼周结构型经常发生在年纪较大、胶原蛋白流失较多的人身上。

因为眼周组织较为松散,泪沟和眼眶部位凹陷下去,在光线下看起来就像是形成了一圈局部阴影。

混合型,可以是以上三种的任意组合。

以上四种类型的黑眼圈中,只有血管型黑眼圈是与日常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联的,当然,混合型也算。

换句话说,血管型黑眼圈很容易因为熬夜、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用眼过度而引发。

当然,这未尝是坏消息呀!

因为只需要早睡早起,调整健康的作息方式和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黑眼圈就可以迅速缓解。

所以,朋友圈里面那些声明自己黑眼圈并不是熬夜干坏事,只是熬夜刷剧追爱豆的胖友,还是要谨慎交友,毕竟这么容易就能改善的问题,他们还是没有毅力坚持,说明执行力不行哦~

判断自己是什么类型的黑眼圈

黑眼圈的科普千篇一律,一上来就分型分类,剖析原因,最后再对症下药。

可是别说你们了,连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都是一头雾水。

每个字我都看得懂,意思我也理解,哪种类型该怎么处理也记住了,但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类型呀!

所以,在这之前,我都是给自己瞎归类到混合型,因为混合型占了黑眼圈的一半以上了,我就是赌一把,赢面也很大了,嘿嘿。

当然,今天我的身份是一个严谨又正经的科普作者,容我搬一把椅子坐下来好好讲讲。

看到这里的小朋友们打起精神来了啊,上完了这一课,咱们出去起码不会被美容院瞎忽悠乱收割了,优秀毕业生搞不好还可以学以致用,出去割别人韭菜呢。

1、视觉评估

几乎所有对黑眼圈的诊断分级研究都是结合了视觉评估、伍氏灯检测以及医学史三大手段[2,3]。

先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肉眼观察眼周情况。

再仰头45度,改变光照的角度,观察眼周颜色。

如果黑眼圈明显变淡了,那可能是结构型黑眼圈。

我们知道,结构型黑眼圈是由于局部凹陷导致的阴影,说白了,就是凹下去的地方光线照不到,只要改变光照角度,阴影就会马上消失。

再结合一下自己的年龄、最近是不是减肥过度、脸上的脂肪或胶原蛋白流失太快等因素,你就会有答案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是45度角,这是我们葬爱家族的肌肉记忆。

笔记一:仰头45度,黑眼圈变淡=结构型黑眼圈

2、动手看看

同样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用手指指腹轻轻压平眼睛下方阴影区域,如果颜色变淡,而松开手后又恢复了黑眼圈状态,恭喜了,这可能是血管型黑眼圈。

小时候跌倒摔伤过的小朋友肯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按压青紫色的伤口时,瘀滞的血液就会像周围散开,而中间呈现白色,甚至我们现在就可以按压一下自己的掌心,只需要轻微的压力,就可以把血管中的血液给暂时挤压出去。

这种现象,只有在血管型黑眼圈上才会出现,毕竟其他类型的黑眼圈只会给咱越按越红肿罢了。

笔记二:轻压眼周,黑眼珠颜色变白=血管型黑眼圈

剩下的色素型黑眼圈,咱们就理解为眼睛周围长了“黄褐斑”吧,就算换个角度换个光线,再怎么按摩,它就在那里,不来也不去。

笔记三:仰头无效,按压无用=色素型黑眼圈

笔记四:仰头部分有效,按压部分有效=混合型黑眼圈

该如何拯救你,我的黑眼圈

具体的黑眼圈缓解方式,咱们眼霜那一期已经总结得挺全面的了,我再搬运一下:

色素型黑眼圈:防晒最重要,搭配选用选择含有维生素C、熊果苷、氨甲环酸、烟酰胺等成分的眼霜,长期使用有一定的淡化效果[4]。

血管型黑眼圈:可以选择一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滞的成分,比如含有维生素K、咖啡因等成分的眼霜。

血管型黑眼圈,也可以用含维C、A 醇等成分的产品,通过增加胶原合成,让真皮层厚度增加,血管就不会那么明显了,间接改善了黑眼圈。

想看具体眼霜推荐的朋友,后台回复“眼霜”就能看到啦。

至于医美技术,激光和美白剥脱的钱就可以省省了,目前可选择的是脂肪填充和胶原填充的手段[5]。

结构型黑眼圈:很遗憾,结构型黑眼圈不管使用护肤品还是激光效果都很有限,只能选择玻尿酸、胶原蛋白填充或眼部射频治疗等解决方案。

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我们面部的神经和血管都极其丰富,特别是眼周皮肤,更为脆弱,在眼睛上进行的医美操作,一定要谨慎。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特别是涉及到医美操作方面,一定要选择有信誉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

当然,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还是遵循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吃得营养睡得舒服,能做到这两点,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皮肤烦恼。

如果你做不到,那至少跟着我们,学习最科学的皮肤健康知识,起码可以帮你省钱嘿嘿嘿。

毕竟现在的美容院动不动就忽悠大家去激光去黑眼圈,但凡目光一对视,就是“妹儿呀!你这黑眼圈可真重啊,试试我们这儿的激光项目吧,保证‘照到病除’。”

事实上,激光治疗只对色素沉着型黑眼圈有效果,而且加利福尼亚皮肤中心最新研究还发现,只有755nm的分数皮秒激光对改善眼周色素沉着有效,而1064nm或532nm都没啥明显效果呢[4]。

连自己是什么黑眼圈都搞不清楚,用什么波长的激光也是随美容院小姐姐的心情,就这觉悟还整天只顾着网上吃瓜,我还是多心疼心疼自己吧。

Reference

  1. Freitag, F. M., & Cestari, T. F. (2007). What causes dark circles under the eyes.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6(3), 211-215
  2. Park SR, Kim HJ, Park HK, et al. Classification by causes of dark circles and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 of dark circles. Skin Res Technol. 2016;22(3):276–283.
  3. Kontochristopoulos G, Kouris A, Platsidaki E, Markantoni V, Gerodimou M, Antoniou C. Combination of microneedling and 10% trichloroacetic acid peel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J Cosmet Laser Ther. 2016;18(5):289–292.
  4. Ahmed NA, Mohammed SS, Fatani MI. Treatment of periorbital dark circles: Comparative study of carboxy therapy vs chemical peeling vs mesotherapy. J Cosmet Dermatol. 2019;18(1):169–175.
  5. Roh MR, Kim TK, Chung KY. Treatment of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by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a pilot study. Br J Dermatol. 2009;160(5):1022–1025.
  6. anaman Wilson MJ, Jones IT, Bolton J, Larsen L, Wu DC, Goldman MP. Prospective studie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picosecond 755, 1,064, and 532 nm las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Lasers Surg Med. 2018;50(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