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长斑这个话题跟你无关,那一定是因为你还太年轻。

“别去激光祛斑了,维生素E祛斑法快速祛斑”

“孕期面部刮痧四个动作亲测预防雀斑黄褐斑”

“这样喝,祛斑养肝,让你的脸干干净净”…

Emmmm……看着看着,我都想点开了。

但残存的一点理智告诉我:

如果世间真的有此神药,斑斑点点早就从人类的世界里消失了吧?

今天我邀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尹玉瑶,来为揭秘祛斑的真相。

1一不小心就容易长斑

除了痘痘,我们女生最怕长的,都是色斑了。

而且你可能用尽所有方法,钱没了,斑却依然坚挺,这到底是为什么?

想要祛斑,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斑是怎么来的。

大家熟悉的妊娠斑、蝴蝶斑、一些晒斑等等,在医学上其实都属于黄褐斑。

只是因为形成原因不一样,叫的名字不一样。

还有雀斑和老年斑,年轻女生不太常见,这次文章就暂时先不讨论了。

那黄褐斑是怎么产生的呢?

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其实非常复杂,发病之前,你的皮肤可能没有一点炎症,或者外伤。但它就是突然长出来。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黄褐斑可能和日照、激素水平变化、遗传、血管、营养水平、精神状态等等都有一定关系[1]。

紫外线因素:

紫外线一刺激,我们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就容易兴奋,它们一活跃,就容易产生更多黑色素,从而加重色斑[2,3]。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主要是影响妊娠斑。

巴西一项研究发现,36.4%患者长斑,跟怀孕有关[4]。

怀孕之后,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增强了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加重了长斑。

遗传因素:

长不长斑,全看咱妈。

半数以上的黄褐斑患者,有家族遗传史[5]。所以你会不会长斑,看看家里的亲人就有数了。

其他因素:

这部分原因就比较杂了。

血管、体内血清铁和维生素含量等营养含量异常,甚至精神状态都可能影响黄褐斑。

2 祛斑产品都是坑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怎么祛斑啦。

首先,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

斑不是一天长上去的,自然也别想着一天就去掉。

彻底祛斑的难度很大,淡斑倒是比较有可能的。淡斑也不容易,如果你想持久淡斑,那就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第二步,请了解,祛斑产品中,坑倒是到处都在的。

最常见的坑,就是强酸强碱、重金属和激素这几类产品,对比图特别唬人,但对皮肤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如果是严重的黄褐斑,我们诚心建议找皮肤科医生进行综合治疗。

那么黄褐斑常见的靠谱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化学剥脱、光电疗法及中医中药等[6]。

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一般是抑制黑色素形成,主要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

内服药物常见的有含氨甲环酸、原花青素和谷胱甘肽等。

局部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含有含氨甲环酸、氢醌、维A酸-氢醌偶合物、半胱胺、寡肽类的产品。

化学剥脱:

化学剥脱主要是利用刷酸去角质,将跑到角质层的黑色素去掉。

常用Jessner溶液、水杨酸、乙醇酸、乳酸等来达到作用。

但是和所有的刷酸一样,敏感皮、干性皮肤的朋友,慎用!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手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医美。

一类是利用超声促进角质层分解,从而增加外用药的吸收以提高疗效。

另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光祛斑技术,Q开关激光、强脉冲光、皮秒激光、单极射频等均属于此类。

激光去斑,是利用激光将黑色素直接爆破分解。可以快速将已经产生的黑色素去掉,相比其他手段可以说立竿见影了。

但它对一些躲在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激光祛斑往往需要定期做。

总的来说,目前各种祛斑手段都不可能100%完全治好,而且存在复发、色素加深或减退的可能,最重要的是需要专业皮肤科医生的指导。

3 正确祛斑的方法

没别的说的,就是防晒!

我们开始已经说了,之所以会长黄褐斑,主要是紫外线、内分泌、和遗传因素。

内分泌没什么好说的,总不能不让人生孩子,不来大姨妈吧,遗传就更没办法了。啥都可以选,父母不能选。

所以长斑这个事情,对年轻女孩子来说,我们能做的主要是预防为上!注意防晒~

不是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晒,一年四季都要,阴雨天也要,根据不同的天气和活动选择不同的防晒方式和产品。

例如,冬天出门可以戴口罩和帽子防晒,但夏天最好还是涂防晒霜或打遮阳伞。

在祛斑治疗过程中,更要注意防晒,不然肤色不均、祛斑不成反成地图都会找上门。

虽然科学暂时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哪种祛斑方法绝对有效,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诉我们不防晒容易长斑哦。

而且防晒还能防止光老化,减少皮肤衰老。

请从认真防晒做起,千万别偷懒。

另外,在色斑颜色加深之前适当使用美白产品,也可以延缓黄褐斑。

美白猛药,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啦,直接点击文章跳转: 这些美白精华劝你别买,怕你白到没朋友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也有长斑的烦恼,或者祛斑的秘密方法,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分享哦~

参考文献

[1] 邹宏超, 付香莲.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 2010, 32(4): 27-29.

[2] Renon M,Berneburg M,Arellano I,et al. Treatment of melasma[J]. Am Aca ermatol, 2006, 54(5 Suppl 2): S272-S281.

[3] Hernánez-Barrera R, Torres-Alvarez B, Castaneo-Cazares J P, et al. Solar elastosis an presence of mast cells as key featur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elasma[J]. Clin Exp ermatol, 2008, 33(3): 305-308.

[4] Tamega A , Miot H A, Moço N P, et al. Gene an protein expression of oestrogen-B an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n facial melasma an ajacent healthy skin in women[J]. Int J Cosmet Sci, 2015, 37(2): 222-228.

[5] 刘冬梅, 高进, 朱林学, 等. 400例黄褐斑患者发病因素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2(4): 303-304.

[6] 王燕波,张正中.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 35(10): 633-636.

[7] Feng XJ, Fu J, Liu F.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combine use of acupuncture an herbal meicine for treatment of chloasma[J]. J Trait Chin Me, 2010, 30(1): 15-17.

[8] Gillbro JM, Olsson MJ. The melanogenesis an mechanisms of skin-lightening agents--existing an new approaches[J]. Int J Cosmet Sci. 2011, 33(3): 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