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从仿制悍马到自主创新!解读中国猛士军用越野车进化史(上)》,在改进型猛士之后,东风又推出了装甲化的第二代猛士,也就是常说的“装甲猛士”。虽然这一代的猛士在外形上看起来已经和美国的悍马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模仿痕迹。如下图,第二代猛士在外观设计上明显借鉴了阿联酋NIMR II高机动装甲车(底盘来自俄罗斯虎式),车身轮廓十分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联酋NIMR II和装甲猛士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二代猛士车头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前脸没有采用国外军用车常见的大倾角格栅,其进气格栅几乎与水平线平行,一旦遭遇轻武器射击或者爆炸物碎片,发动机很容易被打坏导致车辆丧失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代猛士——CSK131突击车

第二代猛士采用整体焊接车体,除了前脸的格栅的问题外,动力舱其他部位、乘员舱均由均质装甲覆盖。显然,第二代猛士较上第一代的防护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其车身全向可以防御从100米距离发射的7.62x39毫米普通弹。另外,第二猛士标配带有夜视能力的摄像头,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二代猛士为底盘的侦察车和卫星中继通信车

第二代猛士改为承载式车身设计(部分三轴版为非承载式),但悬挂系统与前一代猛士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仍然是门式桥结构+双叉臂独立悬挂,不过结构上进行了强化。由于装甲更厚重,第二代猛士的自重更大,以标准轴距的CSK131突击车为例,其自重上升到了5吨左右,因此换装了动力输出更为强劲的东风康明斯ISDe200-41型四缸增压中冷电控柴油机,最大输出197马力,扭矩570 N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轴距CSK141突击车

第二代猛士有2轴标准轴距、2轴长轴距、3轴长轴距三种底盘构型。最常见的2轴标准轴距装甲猛士是可以搭载6人的CSK131突击车,另外也有许多作为移动卫星中继通信车辆、侦察车等特种装备底盘。常见的2轴长轴距版是可以搭载10人的CSK141突击车,在CSK131基础上加长了车身以搭载更多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警常用的EQ2101型3轴版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最多可搭载12人,主要用于安保维稳等普通执勤任务,3轴的东风EQ2101MCTB战斗保障车(负责装备、物资、人员救护)也为承载式车身设计。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3轴版东风EQ2101EB则用作特种装备底盘,而且疑似采用了油气弹簧独立悬架。三轴版二代猛士可选装玉柴的YC6DV型V6水冷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237马力,或者是最大输出295马力的东风康明斯ISDe 300直列六缸水冷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风猛士CSK181突击车

装甲化的第二代猛士也并不完美,因为是基于一代猛士发展,受平台尺寸限制,标准轴距的CSK131突击车只能搭载6人,长轴距的CSK141突击车虽然能搭载10人,但代价是通过性大打折扣,因为底盘过长在复杂地形下并不适用。接下来的第三代猛士则打破了这一局面,不再受原有的平台约束,大胆利用前两代猛士的制造经验自主设计,研发出了无论在外形还是成熟度上都算得上里程碑式突破第三代猛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风猛士CSK181突击车

从外形上看,打破平台约束的第三代猛士已经丝毫没有悍马的影子,自主程度非常高,外观非常协调,棱角分明,且极具攻击性,即便是与欧美国家同类车型相比也不落下风,总算有了好卖相,实属难得。此外,第三代猛士采用全新的装甲焊接车体,并可根据防护需求提高防护等级,其底盘具备一定的防IED和地雷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代猛士的可扩展性也非常好,目前已经根据前型的扩展经验发展出一系列子车型,包括2轴的CSK181突击车,3轴的CSZ181战斗保障车、CTL181单排底盘、CTL181A双排底盘。CSK181突击车和CSZ181战斗保障车为承载式车身设计,CTL181/CTL181A底盘则是非承载式设计。一些军工企业利用CTL181/CTL181A底盘推出了轻型卡车炮、火箭炮系统,将高机动底盘与强大的火力支援武器相结合,如列装我军轻型化高机动步兵营等快反部队,可大大提高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猛士CSK181的悬架和乘员舱

三代猛士系列可选装最大输出功率237马力的玉柴YC6DV型V6水冷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或者最大输出295马力的东风康明斯ISDe 300直列六缸水冷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其全系标配6速手动变速箱。与前两代车型不同,三代猛士底盘取消了门式桥结构,采用双叉臂独立悬架,值得一提的是,三代猛士可以根据需求选装油气弹簧减震悬架,进一步提高通过性和行驶平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猛士CSK181突击车后排采用了蚌式车门

总体来说,第三代的猛士综合性能较第二代而言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中国军工而言,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不过就高机动越野车近些年在战争中的应用、国外高机动越野车发展趋势、现代战争的强度而言,第三代猛士是否要增加专业的防雷设计是值得考量的,因为美军和土耳其军队根据作战经验,都已经将防地雷反伏击车的一些防雷设计各自应用到了L-ATV和眼镜蛇系列高机动越野车上,包括V型车底防雷装甲、悬挂式防地雷座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最新研发的L-ATV和悍马对比

许多人经常喜欢用装甲猛士与美军新列装的L-ATV对比,然而就性能和配置而言,即便是尚无进入部队服役迹象的三代猛士CSX181突击车,也与之有较大差距。L-ATV全系标配奥什科什公司新研发的TAK-4i智能油气独立悬挂系统,该悬挂系统配有电控装置,驾驶人员可随意调节悬架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加上借鉴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的专业防雷设计,综合性能目前世界上无出其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代猛士CSX181突击车

其实就三代猛士CSX181突击车的车体而言,要加装V型防雷装甲和悬挂式减震座椅不是难事,至于需求方和研制方是否有这个打算这就很难说了。说到这还是要多句嘴,从美军这些年走的弯路以及土耳其眼镜蛇系列在实战中的表现而言,高机动越野车结合防雷设计是未来的大趋势,尤其是作战部队使用的突击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猛士甲防地雷反伏击车

值得一说的是猛士家族里也有防雷能力很强的车型,也就是上图中的猛士甲,但实际上从车体设计来看,猛士甲就是专用的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其自重高达11吨,而美军L-ATV的自重不到5吨,当然两者的定位本身不同。不过作为一辆MRAP而言,猛士甲的设计可圈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猛士甲细节

如图,猛士甲采用了双重V型防雷底盘设计,乘员舱底部大体呈V字形,车身底部又加装了一块厚重的V型装甲,另外可见车内也都采用MRAP惯用的悬挂式防雷座椅,使其拥有不俗的防雷能力。此外,可见猛士甲同样采用了油气弹簧独立悬架,通过能力自然不差,但因为自重问题并不适合作为突击车辆。

很显然,从猛士的发展历史来看,第一代猛士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第二代猛士则算是并不完美的过渡车型,直到第三代猛士才让中国军队有了能拿得出手的高机动越野车。总体来说中国军工在轻型军用车辆领域的表现,与在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战机、舰船制造领域的表现相比反而显得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