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基础教育的大力普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生产力日新月异,人们对下一代教育的关注“热火朝天”,学习竞争“战鼓雷鸣”。

看看生活圈,尤其中年妇女的圈,什么App、公众号高居榜首、什么段子、吐槽类最火?辅导孩子,什么机构、门店加盟屹立不倒?培训班,看看期末考,比考试、娃他妈更激动得“花枝招展”的是培训班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前功课辅导、考中心理建设、考后吓你报班的一条龙服务,让中小学成绩跟不上的孩子家长们忧心忡忡:学校老师已经兢兢业业地教授孩子了,肯定课外功夫没下到,否则“铁杵也该磨成绣花针”了!大语文熏陶起来?数学思维拓展一下?剑桥英语那么火爆,孩子得趟趟这个热闹吧!于是,出现了大批的娃,放下饭碗,背起书包,各种机构跑。

其实,回到核心问题再看看。学习成绩跟不上,很现实的不是要去当尖子的全才,而是拔矮子的不足。看看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三翻六坐九爬爬,然后跑跳接着来。有了翻身、坐立这些最基本的动作训练和能力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然有后面优秀的爬行、跑步、双脚离地跳等表现。

还有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一样。书本的基础知识就是“平地”,就是会翻身会坐立,必须夯结实基础,才能有后面越来越高的楼——各门学科的难度递增的知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基础知识很重要,它承载着国家普及的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学识和能力

中小学九年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国家的宗旨是普及义务教育,现在的趋势也是拉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并不是考倒中小学学生。中国现有的课堂教授模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很好地传承先人留下的智慧结晶,很系统地传授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课本就是这些智慧和系统的载体啊!

所以,尤其成绩跟不上的情况,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首先查查基础牢不牢。盐城一所中学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中考前,把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聚集在一个班级,老师集中火力帮助他们攻克书本的基础知识部分。结果在中考中,这些孩子基础部分鲜有失分。升学考试中基础考题占比例大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基础题是为了升学,拓展的难题只是为了选拔最优异的学生。

“学习使妈妈快乐”,身为辅导中坚力量的妈妈们也得保持清醒的头脑,搞得清孩子所处的位置,扛得住五花八门培训班的忽悠,拎得清孩子的短板科,分得清学习中孰轻孰重,让孩子狠狠地抓住基础知识,肯定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如何基础掌握好,分数还能提呢?

强调完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如何去掌握好呢?做好课本的预习—上课专注—复习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就不再赘述了。且拿三门核心课程一一表述为例,相信大家一点就通。

语文:部编版本教材的普及,犹如一股强风,迅速推进了中国少年儿童的阅读发展。没有阅读写作能力,就拿不下语文,成为板上钉钉的不争事实!然而如何阅读呢?这周听了培训读一本名著,下周上个讲座写一篇作文……

这样真的效果好吗?对于成绩已经跟不上的学生,简直“心如乱麻”!让我们回到阅读的初衷,捧起给学生劳心劳力准备的教材,坚持大声朗读、培养语感,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独立思考课文结构、模仿创造文笔……

基础的能力扎实,犹如马儿配备了结实的马蹄铁,跑久了,肯定春风得意马蹄疾,课外阅读写作也不在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学:看着某思某花给别人家的孩子据说都建立起数学世界的模型和思维体系了,妈妈群里各种焦虑啊,自家的娃数学到底呢?有个清华理科生分享非“学神”级别的高中生的学习经验,仍然强调回归书本的重要性,吃透课本给出的很多基础的定理原理。

比如小学四年级中,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感觉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结论了。但其实一般有四种证明它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把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而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学生在基础知识中学会推理演绎,并且在过程中慢慢构建属于自己的体系,以不变应万变,离成绩提高还远吗?

成绩跟不上者,更要抓住“不变”的基础知识,比如小学简单的平面几何不搞好,初中复杂化的、高中立体化的几何又往何处安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与语文类似的地方不再赘述。但作为非母语,有一点很突出,天花乱坠的外教课风靡全国,不管一对一还是线上线下。自然拼读、口语练习、考级证书,都不能取代阅读的基础地位。从适合自己水平的基础英文书开始,扎扎实实地坚持听说读写,有一天面对已经在改革的注重“听说读写”理解而非刷题的考试,才能提高成绩。

“基础不牢,成绩不高”,也算学习方法的一种分享。家长学生都请放下焦虑、攀比,先把课本这些精华给吸收了,成绩提高了,再考虑彩妆去点缀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