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又一只野生动物,被钉在了中间宿主的研究名单中。

穿山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几乎在生活中见不到的动物,早在2014年7月29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红名册上将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正式定为“极危”(CR)。这距离野外灭绝仅剩一步之遥。

说起穿山甲,又是一个由无知所编织成的悲伤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athanael Maury

穿山甲,顾名思义,能“穿山”之“甲”。这个名称反映了穿山甲的两个主要特征:善打洞,披鳞甲。

和犰狳一样,鳞片是穿山甲的防御手段,在遇到敌害时,穿山甲也会缩成一团,用鳞片将柔弱的腹部保护起来,从而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鳞片是穿山甲的重要防御手段。图片来源:Daily Mail Reporter

另一方面,穿山甲又是极具母爱的动物,我们常看到很多穿山甲用尾巴驮宝宝的图片。它们是生育率极低的野生动物,每年通常只会产一个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irdia Lisnawat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ickCing-Min Sun and Kurtis Jai-Chyi Pei, Institute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然而就是这种让森林之王束手无策,又人畜无害的动物,由于它那独特的习性和一身鳞甲,成为了人们觊觎的目标。

由于穿山甲善于打洞,古人便借着“象形”的思维,认为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遇到需要“通”的疾病,穿山甲就不幸成为了药方上的一员。直到今日,还有不少产妇认为穿山甲有“下奶”的能力,生完孩子后要炖穿山甲汤来吃。即使弄不到穿山甲本身,也要搞些穿山甲的鳞片磨粉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穿山甲由于其“大补”的传言而被大量捕杀食用。图片来源:nationalgeographic.com/voc.com.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一些地区,由于迷信食用野生动物能够“大补”,甚至单单只是为了炫耀身份而“越濒危越吃”,这些都使得穿山甲们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遭到如此大肆屠杀的穿山甲,真的有那些神奇的效力吗?根据测定,穿山甲鳞片中各氨基酸组成和猪蹄甲并无显著差异。和毛发、指甲等成分没有本质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当母亲节我们再次谈起穿山甲……》

  • 《11.9吨!迄今最大穿山甲鳞片走私案告破,2-3万只穿山甲没了……》

  • 《Amazing!最近我在跟踪一只爱冒险的马来穿山甲……》

今后再谈起穿山甲,又将增加一个令人类感到耻辱的身份: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未来”,本早已预见

多少疫情“吹哨人”的牺牲

多少生命的生灵涂炭

都无法挽回疫情肆意的今天

昨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发布了文章《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刻不容缓!》,部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呼吁强调,应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禁止一切野生动物交易行为!

一禁到底,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