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曾 不无得意地总结过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但是正当他觉得风光无限的是时候,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不但他的淮军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且自己也不得不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可以说,甲午战败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滑铁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午战败乃至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无疑成了李鸿章最大的污点。因此当他签订《马关条约》回国后,立即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强烈谴责。

翁同龢首先疾呼:“李鸿章迁延误国,应该严办,首先应拔去三眼花翎,剥夺黄马褂,交部惩处。”礼部右侍郎、宗室大臣志锐等38名廷臣,联名上疏光绪帝:“请杀李鸿章以谢天下!”都察院御史安维峻在上疏中咬牙切齿地说:“恨不得食李鸿章之肉,以解天下臣民弥天大恨。”

显然,大清朝上下都将甲午战败的责任推到了李鸿章一人身上。但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是颇为不公的。应该说,甲午战败乃至签订《马关条约》,腐朽的朝廷、腐败的官僚、堕落的军队、松弛的战备、落后的舰炮、无能的指挥与错误的战术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这当然不是为李鸿章作辩解,实事求是的说,李鸿章作为甲午战争的主持者,也是应当承担一定责任的。只不过他所承担的责任并没有到让人食其肉、寝其皮的地步。李鸿章的失误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没有忧患意识。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后,李鸿章看到没有外国入侵便有所松懈,尽管期间醇亲王奕譞挪用了海军的钱,去修颐和园,以及户部尚书翁同龢拒绝为海军拨款。但是,李鸿章本人也没有坚持,或者说是不敢坚持继续对海军加大投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经费短缺致使北洋水师没有更新、没有补充、没有训练,甚至到了没有弹药的窘境。

换句话说,就是李鸿章乃至当时的清廷,由于没有海洋利益也不追求海洋利益,所要求的仅是一支能实现海防的海军,而不是要求建设一支可以开拓海疆与争取海外利益的海军。因此,在增加海军投入方面,李鸿章是缺乏远见和立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李鸿章出于个人顾虑,主要是怕人说北洋水师是属于他个人的资产,扩充北洋水师是扩充他自己的实力,因而没有敢积极申请追加经费,这也是造成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

其二,在朝鲜交涉问题上的失误。在与日本交涉朝鲜问题时,李鸿章完全迁就日本,忽视了朝鲜本是中国的藩属国这个事实,而主动使日本与中国在朝鲜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这就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了依据,种下了甲午战争的祸根。

此外,李鸿章错估了形势,没有意识到日本全全面进攻朝鲜,并引发中日战争。他采取的是和谈策略,而不是积极备战,他让主将叶志超“整理归装”,结果日本在谈判的伪装下一切得以准备就绪,最后发动攻击就使根本没有准备的中国军队一败涂地。

其实,光绪帝当时还是积极备战的,他于1894年6月2日和7月1日分别下了两道谕旨,要求李鸿章加强战备。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都是不主战的,因此没有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李鸿章又非常寄希望于俄国和英国出面调解,想大搞“以夷制夷”的策略,结果都告失败,并失去了备战的时机。

所以,李鸿章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被迫应战的,也就是说他错估了日本的本意,也错估了认为可以信赖的外国友邦的态度,同时也错估了朝廷的决策。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时在朝鲜的军队是李鸿章的淮军,但当时淮军的大将张树声、吴长庆及周盛波等都已凋零,根本没有可用的将帅。于是,李鸿章不得不请刘铭传出山。

可是,这个时候的刘铭传已今非昔比,他时任台湾巡抚为一方封疆大吏。李鸿章不可能像以前调一个总兵或是副将那样随意,结果刘铭传以程序不合为由,拒绝赴任。最终,李鸿章不得不将朝鲜的指挥权交给了叶志超,而叶志超根本不能胜任如此重任,最终一败涂地。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最难评价的人物之一,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想要有所作为又能得到世人的肯定,无疑是艰难的。应该说,李鸿章对近代中国是有大贡献的,同时在政治、外交方面也有不少失误,评价他的功过得失,应着眼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样才能较为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