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领导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领导者不同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往往决定了不同的效果。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所言:“在所有组织的管理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和愿景。”民生加银基金董事长张焕南深谙这个道理,为解决好这10%的问题,他兢兢业业,孜孜以求。

在他履职民生加银基金董事长2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实施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发展措施,民生加银基金迈入了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上升通道,进入蓬勃向上、生机勃发的发展新阶段。公司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公募管理规模翻倍,中长期业绩持续向好,投研一体化建设格局基本成型,民生加银基金在细分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初步凸显。

2年半管理规模翻倍

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占比增至63%

自2017年4月民生加银基金公告张焕南担任董事长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公募管理规规模由763.8亿元增至1535.2亿元;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876亿元,自成立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63.20%。管理规模实现翻番,远超同期基金行业48.33%的增幅。

在张焕南看来,近两年民生加银基金的跨越式发展,是公司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和长期投资业绩等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他表示,公司重视规模的增长本也无可厚非,一定程度上看,这是当前基金行业的盈利模式决定的,但就规模抓规模,一定抓不出长期稳定、不断增长的规模。俗话说:“欲写惊人句,功夫在诗外”,要赢得投资者的认可和青睐,做大管理规模,必须始终眼睛向内,把苦练内功作为不二法宝。公司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品牌美誉度提高了,规模就是功到自然来。

谈及规模增长的具体原因,他总结:第一,民生加银基金始终把市场需求作为产品设计的初衷, 研究市场发现机遇,让投研创设产品,积极布局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第二,公司始终把投资业绩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投研的平台化优势,提升长期业绩,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任;第三,公司持续拓展市场和渠道,在依托母行主要销售渠道的同时,广泛拓展银行、机构、电商的销售渠道,使客户结构和渠道资源更为丰富和多元化。2019年,公司新产品首发规模达409.52亿,在全市场排名第三(截止三季度末)。

在总规模增长的同时,公司业务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民生加银基金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由年初的417.82亿元增长至967.32亿元,增幅达105%;非货币理财基金的占比由年初的36%提升至63%,首次实现了非货币理财基金对货币理财基金的超越。

张焕南表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管理层对业务“主战场”、“主阵地”的坚守。

权益类基金、债券型基金是公募基金业务拓展和持续发展的“主战场”,民生加银基金在发展中注重优化和调整资产管理结构,实施“有保有压”的战略举措:主动保权益基金、债券基金,压货币基金、理财基金。同时,在公司资源配置上,从投研人才、考核、资源分配等各方面,都加强对了权益类基金和固收类基金的支持力度,取消了对货币理财基金规模的考核等,以此推动公司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为公司未来发展积蓄能量。

固收权益业绩双丰收

坚持“稳健”“敬畏”的投资文化

在基金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民生加银基金长期业绩也非常亮眼,无论是固收业绩还是权益业绩,都位居行业前列。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近三年债券投资主动管理收益14.3%,在同类76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2;近五年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122.1%,在同类70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5。

张焕南认为,基金公司的规模和业绩是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关系,良好稳定的长期投资业绩,必然带来更多投资者的认可和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也必将提升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公司规模和业绩的良性发展。

事实上,为了提升和稳定投资业绩,民生加银基金近两年来持续加强了投研平台建设,吸引了一批核心投研人才,同时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着力培育稳健的投资文化,为整体投资业绩越来越好创造了条件。

张焕南表示,民生加银基金近年来持续加强投研平台的系统化建设,强化核心人才激励约束机制的改进,投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大幅提升。目前民生加银基金呈现了内部人才脱颖而出、外部人才热忱加盟、优秀人才重新回归的人才集聚现象,为公司核心人才的稳定和延续提供了根本保证,也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公司的投资文化提供了人才支持。

考核的“指挥棒”对基金经理专注做好长期业绩至关重要。为了让基金经理提升对中长期业绩的关注,民生加银基金大幅提升了中长期投资业绩的考核比重,由1年期业绩考核拉长为2-3年期的业绩考核,随着基金产品成立时间的拉长和基金经理队伍的稳定,未来还将增加至5年期的业绩考核。

基金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由此产生的受托义务,要求公募基金必须把尽职履责贯穿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基于这样的考虑,民生加银基金坚持“稳健,源于敬畏”的经营理念,在经营发展中敬畏市场规律、敬畏监管法则、敬畏投资者的信任、敬畏股东们的托付。具体实践中,注重把稳健的投资文化融入投研人员的灵魂和血脉,转化为投资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为,并在投研管理制度上得以贯彻和体现。“这样,民生加银基金的投研人员就会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代客理财,把客户的信任当作最大的责任和荣誉,最终实现基金投资的审慎管理和基金业绩的长期稳健。”张焕南如是说。

强化精细化管理

争取5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在去年举办的民生加银基金十周年庆典上,民生加银基金提出了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即: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奋斗,使公司综合实力进入行业第二梯队的第一阵营;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奋斗,使公司综合实力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张焕南表示,按照“盯一个、赶一个、超一个”的对标策略,民生加银基金计划在2020年争取公司的规模、业绩、风控、品牌美誉度等综合实力跻身行业第二梯队的第一阵营。从长期发展愿景看,希望通过管理人的薪火相传、持续奋斗,把民生加银基金办成值得投资者信赖的资产管理品牌。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民生加银基金将采取对标战略、优势战略、人才战略和文化战略。对标战略,就是通过学习同业经验,取长补短,逐渐赶超先进;优势战略,就是依托公司现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在细分领域形成若干优势,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人才战略,就是以“周公吐哺之心,程门立雪之诚”,用好现有人才,广揽天下贤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文化战略,就是按照证监会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公司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有行业共性和公司个性的优秀文化。

目前,民生加银基金旗下首发规模224亿元的民生加银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基金,最新规模已升至43.92亿元的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目标FOF,皆位居细分领域的龙头,逐步形成了在产品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

面对很多基金公司竞相布局指数基金的追逐战,张焕南说,“我们会保持战略定力,从自身实际和能力出发,坚持战略目标不动摇,争取在细分领域做出特色和优势,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目标确定后,最关键的是执行和落实。张焕南说,“重点工作重点抓,千斤重担人人挑,认准的工作一定要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面对后发公司业务发展上的薄弱环节和未来重点,民生加银基金通过设立“重点工作小组”,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以此来开创新的工作局面,许多至关重要的业务因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记者获悉,自2018年以来,为了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及促进公司跨部门业务的协同发展,民生加银基金陆续成立了战略与文化、薪酬与人才、调整与转型、“双学”活动、产品创新与管理、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等七个工作小组,以重点工作的组织化推进来解决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2019年民生加银基金针对“养老金业务”、“ETF与指数基金”、“债券创新业务”、“专户增收”、“科创板基金”等5个未来着力发展的重点业务,分别成立了重点业务攻坚小组。同时,对标业务发展阶段及行业情况,就投研体系、产品体系、合规风控体系、薪酬体系、重要业务管理资格申请等5个方面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落实公司发展战略,民生加银基金十分强调在实际工作中选好选准着力点。

张焕南人认为,民生加银基金未来工作的着力点:一是根据监管导向和市场变化,继续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线,以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二是打造长期优秀的投资业绩,这也是公募基金永恒的话题,民生加银基金会持续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优秀投资文化的代际传承;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提升公司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投资者服务和教育,与基金持有人共同成长。

“站在民生加银基金第二个10年发展的起步阶段,未来公司要跻身第一梯队,需要以开放、创新的机制去拥抱变化,加强投研人才梯队建设和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好精细化管理,唯有如此,公司才能持续地行稳致远,真正做到普惠民生、加银百姓。”张焕南说。

公募基金要拥抱变革

努力与时间赛跑

今年下半年以来,基金产品注册制改革、基金投顾业务试点、MOM指引等多个政策落地。对于新形势下的基金业监管政策,张焕南认为,总体而言,国家十分看重基金行业的发展,对基金行业寄予很大的期望,并赋予基金行业重要的使命。作为基金从业人员,理应努力担当、主动作为、自觉践行国家使命。

在中国公募进入第三个十年发展之际,公募基金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张焕南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加大对外开放,银行理财子公司入局公募业竞争,基金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基金公司必须积极拥抱变革,从五方面入手抓住机遇发展。

第一,近几年来,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迫在眉捷,监管层不断推动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基金公司应敏锐抓住这个契机,致力于从基金产品的制造者转变为整体资产配置方案的提供者,夯实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

第二,监管层及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都意识到权益基金近十年发展的势微,权益基金规模在公募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呈缩水态势。今年以来,监管层推出多项举措助力权益基金发展,这对基金公司而言,是个极大的利好。在公募管理人日益多元化的格局下,基金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净值化管理经验的优势,在权益市场捏紧拳头、集中发力,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第三,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将给我国公募业发展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和发展空间,促进我国公募业的成长和成熟。基金公司要主动张开双臂,与国际资管行业融合发展,与国际资管机构同台竞技,以不断成熟壮大自己。

第四,现代科技创新给基金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基金投顾的发展,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深刻变革,帮助基金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业务能力、挖掘业务价值、提升客户体验。一些基金公司也将因此获得新的翻牌机会,未来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

第五,基金公司两极分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的规律,将给有志、有智的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握住这些机会就能开疆拓土、做强做大。

记者采访手记:

一位积极做事的公募掌门人

与多数金融机构掌门人不同,张焕南做过教师、干过金融监管、主持过政府智库,知天命之际才转到金融机构一线工作。对于这次转身,张焕南说:“人过五十,从政多年后再进入企业,可以选择保守做事,稳当一点,也可以怀着创业的心态积极做事,担当一点,但既然作出选择,就要全力以赴,干好事、担好责,把民生加银基金管理好,为把她最终打造成一个值得信赖的资产管理品牌跑好自己这一棒。这就是我到民生加银基金工作的初心。”

在张焕南的引领下,两年多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跨入了基金行业的第二阵营。同时,资产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加银基金一直奔跑在努力奋进的路上。但张焕南表示,“功成不必在我任,从公司发展基础、发展阶段以及资源秉赋看,自己的定位是埋下头来、脚踏实地,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为民生加银基金成为知名资产管理品牌的目标奠好基石、创造条件。”

管理的核心是人,对于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人才战略,张焕南在大方向上确立了五个相辅相承的“结合战略”。一是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结合,在培养、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积极广纳贤才;二是领头人才与梯队建设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办“民生加银大讲堂”,鼓励全体员工不断学习进步。同时,建立“师徒挂钩制”,不断培养新人,形成公司文化、业务、流程良好的“传、帮、带”机制;三是业务战略与人才战略结合,人才建设先行,保障业务战略的落地实施;四是典型引导与教育惩戒结合,即“外学标杆、内学先进”,以宽广的胸怀学习外部的行业标杆,对于内部成长起来的优秀员工加以表彰宣传,对于业绩、表现不好的员工推行淘汰机制;五是事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结合,让员工一起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持续增强公司员工的成长感、获得感。

执掌民生加银基金以来,张焕南未曾接受过媒体采访,其坦言“要做出一点事才有话说”。此次采访,亦是记者第一次见到张焕南本人,与网络中广为流传的从政形象照已相去甚远,满头青丝已化成白发。谈到个人兴趣爱好时,张焕南笑言“几乎没什么兴趣爱好,如果说有,那就是一心一意干好工作”。不过,这位视工作为最大兴趣的掌门人给自己立了个新flag,加入公司的“跑团”,争取成为跑团中的活跃份子。

公募基金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张焕南直言,民生加银基金要稳步发展,并进入公募阵营的第一梯队,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中型公募都面临“中等规模陷阱”,要么一跃成为大型公募,要么下滑回到小公募。“为了不辜负投资者对我们的信任和嘱托,跨入第一梯队是全体民生加银人的梦想和责任,我们将为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张焕南最后表示。

一位积极干事的公募掌门人怀揣着全体员工的共同向往,孜孜不倦地引领着公司做大做强,这是令人感动的事情,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中国基金报,不代表红周刊立场,转载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