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卫计委、中宣部、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要求及主体责任界定,随着国内城市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各省市纷纷出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医疗结构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众所周知,医院作为产生特殊垃圾的一个敏感场所,实行垃圾分类的难度比一般公共机构要大。在垃圾全面分类管理要求下,采用传统的垃圾被服收集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局限性正被逐渐放大。

首先,医院生活垃圾桶里难免会混杂患者使用后扔掉的棉签、棉球或者止血贴等感染性废物;除生活垃圾外,每天病人换洗的病服、病床被服以及医护人员工服也需要分类回收,其中传染病病人换洗的病服床被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风险,其收运也有特殊的管理要求。无论是脏污垃圾或被服一旦处理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均有可能会引起二次污染,对医患人群造成直接危害,因此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定时收运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现在新建的医院占地规模越来越大,楼越来越高,一个三甲医院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平均在6吨以上,垃圾分类垃圾桶动辄上千个,算上每天数千件的脏污被服,大大增加了清洁人员的收集工作量,垃圾送到统一收集站更是费时费力;此外,垃圾分类在医院推行对于垃圾暂存间的空间,包括电梯资源的占用等均会构成极大的挑战。还有不难想象,装满垃圾散发着异味的推车在院区内穿梭而行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医院优美的环境与病患家属的就医体验,净污不分离也容易衍生交叉感染风险。

因此,不少新建医院选择引入在国外医院早有应用的医院智能垃圾被服收集处理系统,希望从源头投放到传送到收集真正实现净污分离。但目前国内市场气力式智能垃圾被服收集处理系统,其在医院楼层端普遍只设有生活垃圾与被服投放两个投放口,无法实现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它垃圾与有害垃圾的全面分类投放,不符合国内医院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要求,且在行为管理、智能化程度方面的功能也无法满足国内医院更为细化的管理要求,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智能垃圾被服收集处理系统在医院的实际应用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国内医用物流传输系统厂商曼彻彼斯已研发推出医院专用的智能垃圾被服收集处理系统,其最大特点是楼层端可设置四投放口,在医院各楼层分类收集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及脏污被服),全面符合国家有关垃圾分类政策法规要求,打破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系统垄断的局面。更适合国内医院使用。

据了解,这套SmaSort智能垃圾被服收集处理系统主要由投放口、收集管道、风机、气阀、液压控制装置、中央控制电脑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负压技术,通过密闭的输送管道以气流方式把医院内的各类生活垃圾及脏污被服统一输送至指定的垃圾收集站或洗涤中心。回收过程全自动,无需人工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