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现代武器发展史,很多国家都曾制造出过匪夷所思的武器,尤其是在打击手段相对落后、精确制导武器尚未成熟的那段时期。这些武器要么外观奇形怪状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想法奇特展现出了开阔却又略带残忍的想象力,例如说以下这些与动物息息相关的武器。

鸡核地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前有一款核武器,它的引信是活鸡。这句颇有冷笑话色彩的话,却是一款核武器的真实写照,它便是英国人于冷战时期设计的一款名为“蓝孔雀”的核地雷。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对峙状态已十分激烈,为防备苏联装甲部队的入侵,英国研制了一款1万吨TNT当量的大型核地雷。理想很丰满,但现实需要面对的问题却不少,例如天气寒冷造成的低温会导致“蓝孔雀”电子定时引爆装置的罢工。思来想去,英国最终想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解决办法,它们决定利用活鸡自带的体温来维持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转。然而,活鸡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且这种核地雷所带来的核污染风险也很大,“靠鸡发热”的蓝孔雀核地雷计划最终被搁置。

海豚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豚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海洋生物,它们在水中活动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且能承受高于自身肌肉承受力量数倍的实际阻力,因此成为很多国家的研究对象。美及苏俄的研究已被证实涉及到了军用海豚领域,美国在越战期间曾用经过特殊训练的海豚兵对付北越潜水员,苏联会训练海豚用来寻找体积小、噪音轻的水下目标。而在它们不愿意对外承认的方面,海豚甚至被用来完成布置及清理水雷、自杀式攻击敌方舰艇等作战任务。

蝙蝠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对地打击的主力,轰炸机在大规模空袭作战中不可或缺,而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想出了一个不用轰炸机但杀伤力巨大的轰炸计划——蝙蝠炸弹。蝙蝠轰炸计划意在报复日本的偷袭行为,最初设想的是抓取数量巨大的蝙蝠群,通过冷冻的手段令它们陷入冬眠状态,然后在蝙蝠身上绑上类似于凝固汽油弹的东西,再通过手段令它们在投放过程中苏醒。这一计划的原理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蝙蝠巨大的可抓取数量、出色的载重能力以及隐蔽性来完成深入建筑物的大面积“轰炸”,一架飞机装载蝙蝠能点燃的火焰数量要远高于装载普通炸弹。但蝙蝠的不可控性还是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会袭击不成反被伤,该计划最终也被放弃。

鸽子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制导技术尚未成熟之前,美国曾设想利用鸽子这一天生的“导航家”来完成导弹对目标的精准打击。它们将鸽子放进导弹内部,在导弹前段安装镜头将外部画面传送到内部屏幕上,然后通过鸽子啄食屏幕的位置来判断及调整导弹的前进方向。不久后,当制导武器面世及逐渐成熟后,鸽子导弹自然而然没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