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岁的孩子是否该上托班,有一位全职妈妈给动妈后台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动妈,可以帮我拿个主意么?我家孩子现在2岁多点,每天都要拽着我和他各种玩。但是我怎么配合他,他都玩得不尽兴。在路上看到同龄小朋友就想和人家玩,但是还不好意思主动上前,我需要给他找个托班么?但是,他还不会说什么,送去托班我还不放心,怎么办?”

其实,与职场妈妈相比,全职妈妈是最矛盾的,一方面自己全职主要就是为了孩子,另一方面则是2岁左右就开始渐渐地的表现出玩伴尤其是固定玩伴的需要了。

当全职妈妈提出要给孩子送托班时,大部分人想的都是“你自己就能看孩子,为什么送托班?送托班的基本都是家里没人看孩子,没办法被现实逼的!”

但是,现实却是很多妈妈在照顾孩子时确实代替不了孩子同龄玩伴,更发挥不了同龄玩伴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大脑发育都是通过游戏来达成的。通过游戏,孩子学习和理解自己的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如何运作,他们有权,也应当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游戏玩耍中。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的玩耍方式也在不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平行游戏 (Parallel play)”是2岁半到3岁左右孩子的主要游戏模式。

所谓的“平行游戏” ,即孩子虽然玩着相同或类似的玩具,相互之间却并不交流,比起和他一样玩着的伙伴,他可能更在意身边的父母。

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商场的儿童玩具桌边,两个孩子并排坐着玩同样的玩具,相互间并不交流。

但是,事实是尽管孩子们看起来并不在意对方(伙伴)的存在,平行玩耍这种游戏模式却是孩子建立家庭外社会关系的重要一步。

在“平行游戏”模式中,孩子们开始喜欢成为团体中的一部分,对相同的玩具感兴趣。只是,此时的他们在行动上仍旧无法脱离自我的中心状态。

也正因如此,才有很多人说“孩子3岁前,父母是最好的玩伴”,但是父母却满足不了孩子“平行游戏”的模式。

可见,对于2岁半-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玩伴还是很重要的。

那么,到底要不要给2岁左右的孩子上托班呢?这要看孩子是否满足以下三个因素:

1.孩子基本的安全感是否建立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0~1.5岁是孩子建立基本信任的关键期。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他哭或饿时,父母的积极回应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和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基本的安全感就基本能够建立并得到很好的维护。

同时,父母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建立的基本信任,也能让宝宝学会与外界沟通,产生对母亲角色的信任与依赖感,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如托班的老师,如此,孩子入托班或者幼儿园也会更加顺利。

2.孩子的父母亲人要做好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很多妈妈都知道,在面对与孩子分离时,自己往往比孩子更加舍不得对方,总是放心不下,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其实,这样情绪的我们反而会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虽小却能感知到不同的情绪变化。

所以,在准备给孩子入托班时,孩子的父母亲人要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不要太过焦虑。

3.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很多父母不放心送孩子去托班,最大的原因就是担心孩子有什么需求不能表达出来、被照顾不周或者被别人欺负。

所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喝水”“拉臭臭”“小便”等类似的词语孩子要会说。这样一来,孩子有相关的需求,就可以明确的表达出来,托班的老师就能及时的帮助孩子。

而若是真的有什么事情在托班里发生,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孩子说出的只言片语,大致也能帮助家长明白事情的经过。

如果觉得孩子已经做好了上托班的准备,家长就可以给孩子选择托班了。只是,在给孩子选择托班,家长要擦亮眼睛,选择的托班要符合这几个要求:

老师与学生的配比

一名老师带10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带4名学生相比,肯定是要选择后者的。

毕竟,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加上孩子小,各种事情也比较多,老师带的学生数量越少,才越能相对周到地照顾到每一名学生。

托班的正规性及环境

托班是孩子一天里所待的时间较多的地方,托班里的老师们是否有相应的证书?环境是否安全?

这些都很重要。

动妈之前被朋友推荐了一个小区的私人托班,据说老师之前是幼儿园园长,人很好,照顾的孩子都是2岁左右的。

但是,动妈去观察后,发现孩子们活动的区域就是一个大客厅和一间主卧。

大客厅里是孩子们游戏和睡觉和饮食的地方——睡觉时,老师会在地上放好孩子们的小床,孩子睡醒后收起床,就是游戏区。

但是,动妈注意到,客厅内的小桌子边角没有包裹,电插板只是关闭了上面的开关(孩子一按按钮,电插板就会有电)很危险。

所以,动妈是坚决不会去那个托班的。

老师的教育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除了安全方面,还要考虑老师教育孩子的方式及授课风格是否适合自家孩子。

以动妈被推荐的那家托班为例,对于不听话的孩子,老师做的最多的就是“不给午睡后的水果”、“不给好吃的”,或者“哭够了就不哭了”。

其中一个20个月的女宝睡醒后,哭着找妈妈,老师则在旁边给其他睡醒后的宝宝整理衣服,根本没有顾及(也是顾及不过来)这个女宝宝哭得多么伤心。

我在旁边安抚这个孩子说:“宝宝别哭了,妈妈有工作,你和小朋友玩完后妈妈就工作结束,来接你了”,这位老师则说“没关系的,都有这个阶段,哭够就不哭了”

“哭够就不哭了”,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却不知这个孩子睡醒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没有妈妈时的那种无助根本不是“不哭了”就能掩盖掉的。

说到这里,就还要提一下孩子的安全感和老师与学生的配比情况——如果孩子的安全感足够,孩子睡醒后就不会哭得这么严重;如果老师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学生,孩子哭的时候就能得到及时的安抚。

所以,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没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能很好的顾及到孩子,那就不要给孩子报托班了。

毕竟,我们身为父母,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

关于孩子多大入托班,您有什么想说的么?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