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见面知音多

——读者热评散文集《乡亲们》

责任整理 梁毅

小小拙作有 知音”, 《乡亲们》一书面世后,受到众多师友和读者的抬爱和点赞。 称该书 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浓浓的故土之情和无尽的乡愁……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远的旅途,有乡亲们的陪伴,永不孤独。”——王占丰先生在去杭州的火车上阅读《乡亲们》一书)

不少读者看后,还写了点评和“读后感”。这些“感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淳厚朴实,有的生动有趣。读后使人倍受感动,发人深思。现选编部分读者评论,与大家分享。

李文雁(《河北法制报》总编、著名书法家)许多人认识郭振民先生,都知道他是我省有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作家。日前,他赠我一部刚刚出版的散文集《乡亲们》。翻开如泥土一般颜色的封面,一股质朴纯情亲切的清风扑面而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了又去,演绎出那个年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悲喜剧。读着那村、那人、那事,让我们深深体察到振民老师对他的家乡,对他的乡亲们,对那片广袤的华北大平原爱得是那样的深沉!郭振民先生是我的挚友,对他的新作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周志全(河北联通高管、青年作家)书中《老宅》一文读来令人动容,点起了我的浓浓思乡情,勾起了我的悠悠乡愁,那里是我们的根脉所在,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我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虽时光流转,世事沧桑,老宅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轰然坍塌,消失殆尽,但我们心中的老宅依然矗立在那里,她留下的不仅仅是记忆,是情意,更是魂牵梦绕的归宿地,因为她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和骨子里!

4月27日,星期六,雨。下雨天,安静,闲适,独坐阳台,一杯清茶,一卷在手,细读郭振民先生新著《乡亲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在眼前,一幅幅乡村风情图画活灵活现,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遥远的故乡,带回了记忆中的童年,带回了冀南小村的那间早已荡然无存的老屋,随同书中的各色人物共鸣共振,同悲同喜,日子虽苦,岁月静好,朴实善良,亲切自然,浓浓乡情,萦绕心田,根脉所系,刻骨铭心,身已远离,魂牵梦绕,是乡愁,是别绪,是难以抹去的记忆!

感谢郭振民生化妙笔,呈现如此美文,看来“四眼”先生果然“明眼”,郭先生乃有德之人,有才之人,有福之人啊!

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力量!真诚为本,与德为邻,与人为善,方可活的从容淡定!

读书中《“驴粪蛋儿”干粮》、《雪夜肉飘香》、《“土坷垃窑”焖山药》、《老家的老豆腐》)之后。有感而作:

雪夜肉飘香,

“粪蛋”当干粮。

山药蘸芝麻,

豆腐滋味长。

周志全: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没有真挚的朴素情感,没有艰苦的乡村岁月,没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理想和愿望,是写不出《人生》,也写不出《乡亲们》这样的好作品的!

读《旧城卖花生》之后,有感:

年少未谙生意经,

旧城初次卖花生。

逢人不敢高声语,

好心大婶有真情。

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读《旧城卖花生》一文有同感,本人初次做“买卖”,迈不开腿,张不开嘴,更怕遇到熟人尴尬!我也曾有过卖梨的经历,怕啥有啥,还真碰上了同学!

周志全:《谢郭兄振民惠赠新作》

二月春风拂到今,(注)

品茶说画酬知音。(注)

乡愁一缕落笔下,

如见当年众乡亲。(注)

(注:二月春风,即文集《二月春风》;品茶说画,即书画专著《品茶说画》;乡亲,即散文集《乡亲们》)

丁占家:(河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陶瓷委主任)读老乡郭振民兄《乡亲们》后,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酸酸的甜甜的 ,让人回味无穷。书中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哪么真,哪么实。读后让人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哪个朴实的岁月,回到了乡亲们的身边。浓浓乡情 扯不断的根。给人一种人在外心在家的感觉。

杨文志:(河北省科技馆馆长、河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五一节”前夕,有幸获赠郭先生创作的散文集《乡亲们》,仅拜读了其中几篇,就让人感受到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回忆起难忘的童年时代,体会到河北平原农民的真实生活。书中故事描述动人真实,人物形象刻画丰满实在,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生活场景,真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难得的好书!郭振民先生早年供职于铁路,职务至处级。年轻时便善文学创作,尤长于散文写作,曾有多部著作问世。郭先生还善古字画鉴赏辨别,眼力极好,在河北省藏界甚有影响。

郭振民散文集《乡亲们》与同代人产生强烈共鸣,为下一代再现了历史和传统,符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社会要求,必将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王立峰:(河北收藏家协会专业委会主任),读了书中《一川寒碧伴琴语》这部中篇小说,感觉到了作者用情至深之处,也同样触碰了我那心灵最深处最柔弱的地方,为此,我为这部作品落泪三次,或者更多吧……;浮现在眼前的是那个特殊年代里造就的特殊爱情,即疯狂又纯真,是现如今掘地三尺也寻觅不到的,或许在这里面,有您亲朋好友的影子,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真诚的祝福他们……;不说了,至此又有些感概,眼眶又有些湿润……。

此书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逝去的年代 ,曾给那些所经历的人们带来的伤痛与无奈、遗憾与悔恨,也是我们现如今这现实的社会中难以寻到的生活,“伤痕文学”以一种独特的风格,让我的心情此起彼伏,这也是“伤痕文学”所具备的艺术感染力;作者以淳朴的语言,把“那个年代”带入了我们的生活,是不可替代的、珍稀的“调味剂”,值得珍惜,更值得阅读、品味。

王明谦(河北省直机关干部)看了一遍不过瘾,又看了两遍。深感作者叙事侃侃而谈,论事尾尾道来。看似不经意,实则巧构思。初读忆事忆谊,细思富含哲理。组织语言缜密严谨,刻画人物取舍得当。可见作者有深厚的文字表达能力、观悉事物的洞察能力、不媚世俗的超然定力!佩服之至!

《乡亲们》一书多篇已仔细拜读,尚有几篇未及细揣摩。就整书看,文章有大家风范,语言豁达老练;意境含儒者之气,韵味弥足深远。每每读来,令人思绪无穷,浮想联篇

王铁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协会员、河北美协会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华国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书画家)

一本《乡亲们》不算太厚的书,却融入凝聚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和夙愿。作品虽是以往旧事,但看完作家飞雁二十年前写的序,我不禁对作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二十年啊!人生如此的苦短,这本《乡亲们》才终于得已面世,可见积蓄注入的情感是多莫的深厚吧。正如作者所言:这些事已经融入到骨子里,血液里了。

读序得知作者是农村的穷孩子长大,而且是大孝子,乡亲们的好人缘,同事好友们的及时雨。穷日子过过,好日子做到了清者自清的好官,不忘初心。

看了作者《写在前面的话》,更是睡意全无,一个乡愁弄得是情不自禁双眼的模糊的泪水,赶不走,挥之不去,无限思念,而且思念和记忆是那么的刻骨和铭心的痛……。

我也有过无数的乡愁,与作者的一般真切无二,也曾无数次的潸然泪下和痛苦过,但更多的是怀念过去美好的童年记忆,还有至亲至爱的父老乡亲们。正如您所言,他们都去了哪里了?人还在的,也为他们担着忧愁,故去的几十年了,音容相貌还时时浮在眼前与昨天。为何会这般呢?都是因为一个情字,害苦了你我的脆弱和善良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有你,善良才会有乡愁,善良才会有乡亲们更多的思念,更多的互爱。

这个世界上,唯有懂得珍惜他人的人才有最美好的人生,最好的乡愁,唯有牵肠挂肚的思恋乡亲们,才是大爱博爱。再次感谢作者善良博爱所带来的乡愁和思念。

孩子再大,在父母眼里也是孩子,情是最要命的根。亲娘更是如此,看到作者每次回老家都与老娘同睡一个热炕头聊天录音,我就实在的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坐车几十里搀扶着老娘站立着,想想都不能让后半辈子平静下来。娘亲,父亲,老乡亲们,只要你认识了他们,大多一辈子是抛不掉的情。

我有两方印章,一个印文是《情奴》,另一个印文是《唯情最难》,近几年的思绪而得,唯情最深刻,几人能逃脱。

您应该是个更好的画家,因为你的诗句里充满了风趣幽默与夸张,心纯净的像个小孩子可爱。

: 周泉瑞(国家高级工艺师、北京著名书法篆刻家)文章情真意切,无任何造作之笔!在浮躁的社会气氛中,越发显得清新亲切,用时下语言说,叫做接地气,不忘初心!

崔中友(省城资深古籍版本收藏家、“籍古斋”店主):我看那本《乡亲们》,看到动情之处而流下了眼泪。比如,到深泽县几十里远的的河滩地里捋榆树叶子,下午母亲等着儿子回家,天快黑了,母亲站在村口,等着儿子安全回来。看到此处我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我知道了母亲只有一个,一定要好好的孝敬老人。

封瑾(“泊雅轩”画廊店主、散文作者)读中篇小说《一川寒碧伴琴语》,一把提琴拉出了一个年代的疯狂,拉出了生活的缺憾和美好,拉出了人性的纠结、升华,拉出人们对感情的真诚、向往!似五月晚风拂面,温暖、干净而美好!一篇中篇,一个时代的缩影!

书中文章写的主题深刻,思想性很强,语言乡土气息浓厚。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那个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郭振民,河北省束鹿人。 长期在铁路供职。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文联委员;河北古玩鉴定研究委员会顾问、书画鉴定专家; 河北省艺术品交流与传播协会理事,河北省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艺术鉴定顾问;石家庄日报社书画院书画鉴赏专家组成员;《燕赵晚报》携河北古玩城“鉴宝”组专家;省会多家拍卖机构、院校艺术顾问。出版有文集《二月春风》、书画专著《品茶说画》、散文集《乡亲们》。

河北藝術品收藏資訊,傳播古陶瓷文化,宣揚中國古文化。更多資訊關注醇和居藝訊。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