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汗药及其相关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范畴,时常被历史学者、中医药研究者和民间文化爱好者所关注。从宋代开始,在各类笔记、小说、话本、戏剧和唱词中,蒙汗药都曾广泛出现。而且,由于艺术作品的不断渲染与建构,蒙汗药成为一种神秘且功效便利的“药品”,可谓行走江湖的必备“良药”和“损招”、俨然走方郎中囊中的常有之物,构成了下层社会的特殊景观。

无论是蒙汗药的早期发源还是后来形成的蒙汗药文化,实际上目前已很难断定其本初所指。学术界关于蒙汗药词义的流衍,颇有争论。日本学者丹波元简和田宗俊从音韵学的角度,认为“蒙汗”为汉字“闷”的反切,此说开辟了音韵学介入的先河,颇有影响;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蒙汗有“使汉子蒙昧昏迷”之意,这是一种简单化且最直面的解释,从者不多;另外有学者认为,“蒙汗”通“瞑眩”一词,亦是音韵角度的阐释,亦未得到广泛认可;少数人认为,“蒙”与“麻”语义相通,以动、宾结构形式构成词汇,这是一种古文的语言现象,可以看作对第一种解释的补正;事实上,从药理学角度,蒙汗药服用后“汗蒙而不发”故名“蒙汗”,是一种最为畅达也更符合常识的解释。

走江湖与文学作品中的蒙汗药

事实上,在传统中国的江湖文化中,所谓“风(骗术)、马(娼妓)、燕(赌博)、雀(乞丐)、金(算命)、皮(郎中)、挂(杂技)、柳(梨园)”诸大门类中,蒙汗药形成了行走江湖的必要元素。明清之后,中国的公案小说与武侠小说兴起,蒙汗药成为那些游荡乡里、啸聚山林和行侠仗义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必须之物。尤其是一些鸡鸣狗盗、梁上君子或亡命之徒,更是借助蒙汗药从事着诸多不法活动。

漂泊江湖行路难,一不小心性命失。南宋士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里记载,一些广西山贼在山上采取“曼陀罗”(蒙汗药成分),用来骗人饮食,以盗取财物。1923年1月25日,《晨报》第6版曾有一则《京汉路沿线土匪仍甚猖獗》的报道,其中说道:“康某本为士兵,身穿军服,伙同十余人,利用蒙汗药,专门在京汉路盗取乘客钱财。”可见,民国时期绿林人士使蒙汗药从事非法活动,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文学作品是蒙汗药话题的核心阵地。在《水浒传》、《施公案》、《海公案》、《彩环曲》、《隋唐演义》和《七侠五义》之中,蒙汗药是出场率最高的一种“奇药”,也是绿林好汉的专利,可以伤人于无形。虽然这种伎俩和手段不登大雅之堂,但蒙汗药却演变为白话小说的“母题”之一,流布甚广,现代武侠小说家如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也都有涉及。在“黑帮”隐语系统里,“迷字”即是使用蒙汗药,而破蒙汗药之法,某些武侠小说中则称为“还魂药”。清代小说《七侠五义》里就提及到徐庆使蒙汗药盗黄金的故事:

惟有劫黄金一事,却是俺二哥、四弟并有柳青,假冒王、马、张、赵之名,用蒙汗药酒将那群人药倒,我们盗取了黄金。

在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写道:喝药酒者倒头便晕、见效速度快。那些军汉、都管与杨志麻翻昏死之后,生辰纲被“七星”大摇大摆运走。母夜叉孙二娘也是使用蒙汗药的高手,屡试不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