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票房破50亿元大关,是不是意味着国漫崛起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上映20天累计票房达37.04亿元,超越《红海行动》(36.50亿元)升至影史第四位。据统计,目前票房成绩排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的电影分别为《战狼》、《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累计票房分别为56.82亿元、46.56亿元、42.3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影片大卖与创作密切相关之外就是投资人的眼光,而现在人们对这部影片的关注度已经超越了影片本身。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电影市场低迷的时期还会有高超的票房,到底是作品本身内容的优质还是资本市场的一股泡沫?

Part.1光线传媒押对了宝

公开资料显示,《哪吒》由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十月文化及可可豆动画等公司联合出品,其中彩条屋影业由光线传媒全资控股,而彩条屋影业又投资了十月文化和可可豆动画。同时,光线传媒也是发行方。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联合投资人共有1600位,一共投资了6000万,就目前的票房即将突破50亿大关。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

相比之前的电影,他也不是没有赔过,在《泰囧》之前,光线在电影方面的业绩乏善可陈。王长田承认,由于自己在电影投资方面经验不足,光线影业之前没有什么代表作,反而投资失败的案例居多。在光线影业开办的初期,合作的很多导演都是香港导演,而且光线之前的投资喜好是古装片,但是从结果来看,光线并不满意。

翻开光线影业的投资名单,赔钱的影片比比皆是,例如:《铜雀台》、《深海寻人》、《蝴蝶飞》、《极速天使》、《情谜》等。电影投资有时候是靠天吃饭,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近年来光线传媒开始转型,一直尝试做动漫电影的发布和投资,当然合理的避开了明星天价片酬的问题。

2015年10月,光线传媒专门成立制作动画电影的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一心发力动画电影领域。此时光线传媒也开始大力投资动画公司。在成立大会的最后,公布了22部动漫的拍摄计划,这次光线传媒在动漫影视上想玩把大的。

近年来电影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动画电影,均与光线传媒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时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公开表示:“我的梦想是拥有一个中国皮克斯集团,占据中国最好的动漫内容的半壁江山”。投资《哪吒》不是光线有多英明,而是在多次的电影投资过程中押对了宝。

Part.2 哪吒的导演半路出家

一名学医的导演创造了一个爆款动漫电影成了佳话,这是国产动漫电影的骄傲,同时也让很多科班出身的导演感到无地自容。其实不像大家说的那样顺便搞一部片子就这么火的,饺子真名叫杨宇,2009年前后导演了《打,打个大西瓜》和《老板的女人》2019年因执导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而家喻户晓。

殊不知他历时9年潜心研究动漫与电影,一日不敢荒废,他是一个不是专业的专业人才,也就是说他的导演之路绝非偶然。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后热度一路标红,从3亿到9亿、20亿直到近破50亿几乎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有专家评论称从专业的角度考虑哪吒也并不是完美无瑕,中国动漫影片多年一直停留在儿童观看的水平,这块市场需要有新的突破。而在选材上采用的是神话故事,通熟易懂,符合了大众的观看热情。颠覆了以往的传统形象,迎合大众口味。

另外正直暑期档,在孩子们的吵闹和媒体的公关下使得《哪吒》名声大振。主流媒体力挺,广告媒体持续炒作,在集体无意识中使得票房一路飘红。造成了国漫崛起的错觉,近年来国漫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也不必捧杀。

Part.3 国漫崛起与泡沫

国产的动漫过去一直处于低迷时期,受到西方动漫电影的竞争,并没有获得成长空间,最近几年,国产动漫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在模仿中有了自己的创新,但是在技术和硬件上还和国际动漫有很大差距。只能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场景上下功夫。本不应该以一两次电影的偶然成功去大肆鼓吹中国动漫电影的崛起。

从上世纪90年代动漫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的动漫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尤其是日本的动画影响最深,80后的记忆是黑猫警长和变形金刚。再后来国内的动漫市场受到西方市场的冲击,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在之后的十年内,中国动漫大多都是动物园主角系列以及教育类型低龄化动画。2008年之后,中国动漫开始出现了许多抄袭类型的动画。例如高铁侠等。当然也有少部分原创动画,例如《星游记》,《秦时明月》等,在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这部国漫电影出现之前,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由“喜洋洋”、“熊出没”等电视动画IP强撑,票房天花板不过3亿,大量无IP护身的国漫电影只能在几千万的票房阴影里不断打转,《大圣归来》在票房上的大获全胜,基本实现了国漫电影的破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中国市场上从来不缺好的作品,但是认真去打磨和反复锤炼的少之又少。动漫与商业一旦结合,就需要迎合大众的口味。一边是动漫市场的资本炒作和泡沫虚增,另一边是傻白甜的票房流量,《哪吒》的成功有一定是偶然性,不必过分吹捧。

很多3D动漫频频出现让中国动漫看见了曙光。然而动漫的风险从未降低,有些动画由于资金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胎死腹中。例如《雏蜂》,《不可能恋爱》等。有人花几百上千万做一部动画,漫画付费能赚个制作费,还有的赔的倾家荡产,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有人用3年5载搞一部作品最后一炮而红。

过去几年,95%的动漫公司都不盈利。”17年时,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这样对记者说。热钱的大量涌入,最终导致的是行业激烈的两级分化。其实这个行业有很大泡沫,在大文娱市场与资本碰撞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将泡沫戳破。如果按照资本的惯性操作,后续很可能会看到的是动漫产业的再次爆发。一系列的神话动漫作品就会出现。有可能创造和《哪吒》一样的战绩,也可能无人问津烂尾在街头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