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己有了孩子,才能体会到电影《银河补习班》所表达的情怀。无论是影片的制作,还是邓超在导演方面的进步,无论是邓超对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形象刻画人物的到位,还是他在影片中人设这一生所经历的各种复杂情感的纠结交织,我们都可以说,邓超,好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然间想到,为何《银河补习班》首映礼的时候,邓超孙俪带着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同框出现在现场,那是因为,这种类型影片的拍摄,本身就是邓超为人父之后最情真意切的表达,他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极具现实意义又略带有丰富想象力的影片,给观众更多的启迪。成为父亲之后,相信邓超对于家庭、孩子和教育,也有了更多的体会,所以才想通过自己所干的事业,用电影的方式去讲述给观众听。

对于观众而言,《银河补习班》能够产生共鸣的点很多,就像影片里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可谓经典,儿子用小纸条写着“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几个简单的字,饱含太多的情感互动,而邓超饰演的马皓文,用毛巾捂住双眼,抽泣起来的模样,多像是最传统的父亲形象。这种不善表达,却又掩饰不住自己感动,大多数都会是沉默,又喜欢内敛表达自己情感的画面,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曾经或现在正发生的,一不小心,就被这种细节戳中内心最温柔的那部分情感,真是感动的不得了。

对于细节的刻画,不仅是在这种接受到儿子鼓励潸然泪下的表达,同样,在鼓励儿子的时候,也同样用了一种我们都似曾相识的经历,当儿子通知爸爸自己考上了飞行员后,马皓文绕了一大圈去拍儿子的肩膀,并没有拥抱,这种细节的呈现,相信也是邓超日常生活中最敏锐的发现,中国的大多数父亲都是如此,生动而又形象的刻画,才会让人感同身受,也倍受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投入,也为了让一个父亲在人生最辉煌和最低谷的时候得到呈现,邓超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收放自如的演技。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火炬传递的现场,他的青春洋溢,是如此有魅力。而因为桥的塌陷,他进了监狱之后的乐观态度与所处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几句话就都表现了出来。同样,在1998年大洪水的时候,他那种撕心裂肺又带有满心焦虑的呼喊儿子的名字,是那么有穿透力。邓超对角色的把握,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对于他而言,马皓文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也正是这样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形象,才让他明白,其实,他不是在演别人,就是在演自己,他站在那里,也就有了马皓文这个角色。

为了让电影呈现出更高质量的效果,除了邀请《摔跤吧爸爸》的剪辑师以外,电影配乐更是找到了《星际穿越》的配乐汉斯季默团队,音效部分则由新西兰完成。这对于邓超而言,是花了大心思的。和两个孩子的戏,他也是煞费苦心,用新演员,是一种挑战,同样也让人看到了邓超的慧眼。而像亚运会、洪水戏和太空戏等几场大戏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作为导演有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