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诸葛亮于公元234年10月,病逝五丈原,蜀汉在失去诸葛亮以后,依然延续了接近三十年,占据整个蜀汉政权存在时间的70%,那么问题来了,在诸葛亮病逝以后,蜀汉为何还能延续近三十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姜维吓退司马懿,为蜀汉保存实力

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曹魏,虽然并未取得很大成果,未能达成战略目的,但是在战术上,除了第一次北伐街亭失守以外,历次北伐基本上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斩王双、破郭淮、败宣王、射张郃。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北伐军被迫撤退,但是除了第一次北伐是因为马谡违背其部署而导致大败而撤退以外,其他几次北伐的撤退都不是因为战败而撤退,也就是说,诸葛亮整体上保存了北伐军实力,这也是诸葛亮拒绝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原因之一:诸葛亮北伐,必须在保全北伐军主力的前提下,才争取取胜,蜀汉实在是输不起了,诸葛亮手下这支蜀汉主力部队一旦战败,即使韩信、孙武再世,也无力回天。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十万大军依然在渭滨与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对峙,他原本安排魏延断后,魏延却因为不服杨仪掌管军权,率领本部兵马南撤,根本不管其余部队,汉军出现内讧,诸葛亮已经病逝,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虎视眈眈,此时局势对于汉军极其危险,司马懿用兵如神,稍有不慎,汉军将全军覆没!十万大军,已经是蜀汉倾国之兵了,如果在渭滨被歼灭,那么蜀汉也就可以宣告灭亡了,没有了诸葛亮与魏延,谁能抗衡魏国乃至整个三国最顶级的军事家司马懿呢?

此时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勇敢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当司马懿大军即将追上汉军时,姜维让杨仪虚张声势,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居然真的主动后撤,姜维乘机率军撤退,成功保全了蜀汉10万大军,以一己之力骗过司马懿,诸葛亮果然没有看错人!司马懿这才意识到,蜀汉失去了诸葛亮,却得到了姜维,再加上蜀道艰难,如果他主动进攻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于是一直不主张进攻蜀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王平兴势之战,为蜀汉续命二十年

诸葛亮病逝十年以后,即公元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功立业,遂决定起兵讨伐蜀汉,曹爽的父亲曹真是一代军事家,然而曹爽却没能继承其父亲基因,无论军事政治都是草包,当时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反对曹爽伐蜀,曹爽却一意孤行,坚持伐蜀,于是曹爽亲率十余万大军进攻汉中,当时随军的还有魏国名将郭淮、夏侯玄、夏侯霸等,阵营十分豪华。当时汉中太守、镇北大将军王平手下兵力不到3万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出乎意料的是,王平在大将军费祎率领的援军到来之前,即击退魏军,随后在司马懿、夏侯玄等人劝说下,曹爽才率军撤退,曹爽已经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期,费祎、姜维等人偷偷绕道到魏军后方截击魏军,魏军大败,此战以后直到魏灭蜀之战,整整进二十年,魏国再也没有主动进攻蜀汉。

其三:诸葛恪分担压力、姜维北伐,以攻代守,拖住魏国大军

公元252年,魏国出动15万大军进攻东吴,东吴太傅诸葛恪仅仅以4万兵马迎战,结果,诸葛恪在东兴大破魏军,取得东兴大捷。公元255年,姜维率军发动北伐,在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取得洮西大捷,姜维的多次北伐,其实是以攻为守,而东吴又成功阻止魏国大军集结,分担了部分压力。

综述,蜀汉能够在诸葛亮死后存在三十年,多亏了姜维、王平、还有东吴盟友呀。

参考文献: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