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帮助到有困难的孩子,让他们长大后在某一领域有所发展,并能回报社会,这就是我认为对的事情。”黄婆婆慈祥地对工作人员说着。

今年80岁的黄婆婆,认为助学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秉承这样的理念,黄婆婆近10年来都坚持资助困难家庭的孩子。

“我的老伴是从民政系统退休的老党员,现在身子不好不方便走动。即使疾病缠身,每年到了5月,老伴都会催促我到慈善会为困境儿童助学捐款。”黄婆婆夫妇俩,最早是在《广州日报》中得知,可以通过资助的方式帮助困境儿童解决上学问题。于是,黄婆婆伉俪很快便为清远清新县的两名困境儿童进行了资助,连续资助了4年后,在第5年时得知两名困境儿童已不再需要资助后便中断了资助。

但黄婆婆资助困境儿童上学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歇。后来,黄婆婆又继续从报纸上得知有困境儿童需要帮助,于是从2013年开始,黄婆婆就像一位与慈善会有着约定的老朋友,每年到了5月,黄婆婆都会到慈善会进行捐款,定向资助困境儿童上学持续到现在。

小如(化名),是佛冈县某小学的困难学生,也是黄婆婆定向助学的对象之一。小如在单亲家庭长大,家里有一个年迈多病的爷爷,一个在读书的哥哥,而一家四口仅靠着妈妈打散工的工资维持生计。

自2013年起,黄婆婆每年坚持资助,从一开始的1000元到现在的2000元,帮助小如从懵懂的一年级学生长成了现在可以照顾家人的六年级大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收到感谢信的那一刻,我感受到能帮助她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看见孩子快乐的成长,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黄婆婆说:“只要我还在,我一定会坚持帮助她完成义务教育。

2013年,黄婆婆同时资助了佛冈县某小学的小明(化名),但三年后,因小明转学便失去了联系;2015年开始资助了小斌(化名),与此同时,也对小红(化名)进行急难救助资助……

从一个困境儿童的持续资助,到持续同时资助几个困境儿童,黄婆婆与老伴将近10年的慈善之心从未中断,也让他们的女儿燃起了熊熊爱心,一起参与公益慈善。

小编清楚地记得,前段时间黄婆婆来到慈善会,从包里掏出一沓整齐的现金,仔细地数落着,嘴里念叨:

“这2000元是给小如的,这1000元是给小红的….还有最后这1000元是我女儿让我帮她捐的,她也要一起做善事”。

黄婆婆最后说“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大多数人都比较浮躁,从报纸上看到助学的信息我还是秉着信任的态度,相信帮助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以后孩子长大了是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并发光发热的”。

这也许就是婆婆坚持10年助学的初心,个人力量虽小,但这小小的力量能却能实实在在地为困境儿童带去光芒与正能量。

不仅黄婆婆把帮助困境儿童这件事坚持做了近10年,广州市慈善会的“爱蕾行动”同样也如此。

什么是 “爱蕾行动”

“爱蕾行动”是广州市慈善会从2009年9月推出的专注困境儿童救助的项目。目前救助内容已全面涵盖助学、助医和生活困难救助等领域,并将受惠人群从本市户籍扩大到外来务工家庭儿童。对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予每人每年资助最高1万元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3千元助学金或生活困难救助。该项目为长期资助项目,截至2019年5月底,爱蕾行动762人次,资助金额825万余元,惠及3000余人

(长按识别,跟着黄婆婆一起帮助困境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市慈善会

广州市慈善会成立于1994年,是由社会各界热心慈善事业的团体或个人志愿组成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是广州市民政局。一直以来,广州市慈善会坚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秉承“扶贫济困,见难相助”宗旨,积极推动和引领广州地区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筹集慈善资金,24年来筹集捐赠款物超过28亿元,支出近25 亿元,组织开展紧急救援、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医疗救助、助学支教等慈善活动,帮助困苦,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