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小孩在上英语辅导班,最近老师反映孩子上课不专心,让家长好好跟孩子沟通。

夫妇二人一商量,就决定在孩子面前贡献一波奥斯卡影帝影后级表演。先是爸爸声严厉色的一顿教育批评,把孩子吼的直抹眼泪,也不敢哭出声。

一看孩子眼泪也流了,肯定有所思有所悟吧!也别太极端了,毕竟怕孩子太小受不了,这时候妈妈再上前抚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颗巴掌后的强塞的糖,孩子从恐惧不安的情绪里抽离,慢慢平静下来。

夫妇二人都觉得这种方法很“平衡”,家里既有一个能唬住孩子的人,也有一个能照顾孩子情绪的人。

这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法很普遍,小孩好像也吃这套,但这种方法真的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脸谱式”教育的作用发挥机制是什么?

是利用孩子害怕的情绪、负罪的心理来让孩子变得听话。就文章开头的例子来说,白脸爸爸对孩子的一顿教育批评里,难免因为激动的情绪而带着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再加上这么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又多了几分负罪感,心里交织着恐惧、内疚、羞耻等多种负面情绪,并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想传达的道理,而这时妈妈的出现就像可以躲避这一切的防空洞,让孩子只想借着妈妈逃离这一切。

其实孩子只是被“吓”到了变得服从,并不是明白了父母讲的道理,所以效果极其短暂,孩子依然会“重复犯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就文章开头的家庭情况(爸爸唱白脸、妈妈唱红脸)来谈谈这种方法的弊端。

×不利于孩子心智发展

小孩看父母就像照镜子,当父母对他的态度不同时,他从中看到的自己也不同,这种反差容易在他心里形成冲突,他的内在可能会形成一半很不错的自己,一半很差劲的自己,这两部分不能融合就会经常在他心里打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心智通过内化父母对他的态度逐渐形成。当爸爸妈妈面对同一件事有很大分歧时,孩子会迷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数多了以后,小孩可能不迷惑了,他会选择谁的话都不听,两个自己都没理清对错的父母,拿什么让孩子信服?

×夫妻关系会受影响

如果夫妻心照不宣的这样“分工”,可能是他们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的,夫妻二人在潜意识里合谋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分裂的童年,这种情况辛苦的只是孩子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种情况,虽然不认为这种方式正确,但在教育孩子时两人总是容易产生分歧,而且必须要当场分出对错,于是你一句我一句,甚至沉浸在争吵中忘记了顾及小孩,其实大家都输了。

没给孩子做好示范,问题也没解决,两人也容易越来越排斥沟通。

×不利于亲子关系发展

孩子看起来敬畏白脸爸爸,其实更多的是害怕,心里容易渐渐疏远爸爸,有问题不敢主动说,更别提谈心了,甚至几十年过去父亲已经老了,在孩子心中还依然保持着无法亲近的形象。

而红脸容易塑造毫无约束力的形象,真正需要管教的时候,红脸的劝说无效,只能让白脸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差不多是在跟孩子宣告 : 哦,妈妈管不了你,妈妈只会跟爸爸告状,所以妈妈说的话你可以当耳旁风。

想想我们在上班的时候,是不是也很烦那种喜欢搬领导来压我们的上司?心里根本不服气,还有些瞧不起。

这种操作是在自己给自己减分。

×养出“人精”小孩

现在的孩子都不傻,发现父母态度不同时就会看人下菜碟,家里谁好说话、谁能满足自己,而谁的底线不可试探、谁不好提要求,孩子都清楚着呢!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人类的幼崽只会学的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机灵的孩子,甚至能利用夫妇间的矛盾分歧控制局面,让自己“获利”。这种时候的小孩就不是开心果了,反而是引起家庭战争的炸药包。

可亲子间的相处模式是相互的,单方面无法形成一种相处模式,你在改造孩子的时候,他其实也在改造你,走到这步的父母或许该好好反省了。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式或许很适合用于生意桌上的谈判对弈,促进合作的达成,但并不适合用来教育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这方面给大家一点建议参考:

√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一致

比如妈妈反对孩子喝可乐爸爸却对着干,孩子就会更来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万不要一人搭台一人拆台,这样正中孩子下怀。应该告诉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孩子而言,两人的反对也更有说服力。

√不当面争论

即便对另一半教育孩子时的态度、方法有意见,也先不要当面争论,你们关起门来打架都行,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扯半天说不清楚,孩子迷惑了,问题也没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允许讨论

在非原则性问题上,不一定只有一种答案,三个人一起讨论其实也很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不会迷惑,反而发散了思维看到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也能被父母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潜移默化,在民主而开放的氛围中,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学习思考。

√从自己做起最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最惊人的能力,是模仿,父母通过行动树立的榜样比一顿顿磨耳朵的说教更有用。

√让孩子看到家人的多面性

爸爸也有善解人意的时候,妈妈也有严肃的一面,人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何苦一定要在小孩心中留下刻板的印象呢?

让孩子了解到多面的你没什么不好,世间有趣,皆因不同,人也一样。

父母很有默契的配合演出,孩子看到的反而是父母的矛盾和不配合。说孩子机灵吧!可有时候孩子毕竟就是孩子,他看不出父母这台戏背后的行为动机,自己闷闷地消化掉心中的疑虑和冲突,却不一定是真的懂了你讲的道理和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用温和的态度、简单的语言表达、身体力行的示范,孩子就能很好的理解你想传达的意见了,不必搞得纠结又复杂。

教育孩子其实跟小马过河一样,牛说水浅,水不一定就浅;别人说唱红脸唱白脸特别有效,也别迷信。根据自己孩子情况出发慢慢摸索最适合的就行,但一定是选择孩子最容易接受,弊端较少的方式,演戏就算了,毕竟演来演去孩子很容易当真。

家有三岁牛宝,擅长用漫画记录宝宝的日常和带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婴漫画,可以关注我:echo小茵茵 常来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