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一篇名为《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报道掀起全民打假的热潮。

起初,青年集团宣称在水中加了一种绝密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能让水变成氢气循环使用。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下,庞青年知道这一说法站不住脚,绝口不提“水氢发动机”,转而声称水和铝合金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氢气,然后再加入到氢燃料电池中给汽车供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以上化学公式,2Al+6H20===2Al(OH)3+3H2(加热),从化学反应来看的确能够产生氢气,但问题是这种方式制取的氢气配得上“节能”“环保”这样的标签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仅不节能、不环保,还要额外增加许多技术难度和成本。

根据计算,9千克铝可制取1千克氢气。按照市场铝的价格每千克10元,制取1千克氢气的材料成本约90元,如果再加上氢气通过氢燃料反应池产生电能驱动汽车来看,综合成本就更高。

而以汽油车计算,每升汽油可以驱动汽车行驶约10千米,以市场上常见的92号汽油为例,北京、上海每升约为7元。而1千克氢气(90元成本)产生的电能,远远比不上同等价格的汽油。

众所周知能量是守恒的,氢气燃烧释放的能量,与水制氢投入的能量损耗相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度,并不能减少中间的能量耗损。

投入高额的成本来换取低量的能源显然是不划算的,存在明显的能源浪费,更何况铝材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且冶炼铝材、制造催化剂也需要火力发电和石油能源作为底层支持。

有人很好奇,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到底是什么?

这要涉及到另外一个人,湖北工业大学董仕节教授,他研发的催化剂高活性微纳米Al-Ga-In-Bi2O3-SnCl2材料,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集团的的专利就是从他手上授权的,使用期限为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决了制氢问题,还要考虑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问题,当前主流的氢燃料电池车使用比黄金更贵的铂作为催化剂,而且铂还很容易因为混在氢气中的杂质而“中毒”失效。

在当前基础配套设施和技术成熟度尚不不完备的情况下,青年集团不顾高昂成本,急于落地、拉投资,开着纯电动力汽车,却打着“氢能客车”的旗号,难免有“骗补”之嫌。

回顾市场情况,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建成的加氢站仅300多座,其中大部分加氢站都集中在日韩、欧洲和北美地区,我国目前投入运营的加氢站仅为13座。

氢能源落地速度之所以如此缓慢,很大原因受制于成本、技术和安全性等问题。而青年集团不仅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将制取高纯度的氢、高压存储、氢燃料电池等全套设备集成一体搭载在车上,无疑难上加难。

降低氢能源的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仅靠青年集团和董仕节团队的几项专利就能解决的,在相关技术还未成熟时,大张旗鼓与各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最终不了了之,庞青年已在多地上演过同样的戏码。

近年来,庞青年打着“氢能源客车”的幌子触角涉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石嘴山、浙江萧山、浙江海宁、江苏连云港等地。据官方媒体统计,庞青年为这些地方政府画出的投资大饼高达三百多亿元,但这些项目几乎全部烂尾。

根据中国信息执行网查询可知,庞青年先后共有20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其失信行为包括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等。

即便如此,现年61岁的庞青年并未被地方政府彻底抛弃。2018年起,青年汽车仍然亲密接触河南南阳、邓州,南通如皋等地,并获得了部分地方政府的支持,青年汽车所兜售的项目,正是此次引发热议的氢能源汽车。

最近工信部的回应更是狠狠打了青年集团和地方政府的脸——水氢汽车未申请产品准入,该车型没有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能生产、销售、上路运营,更不能申请新能源汽车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青年集团的“氢能客车”(纯电动力)已经上路运行,而且南阳公交公司还一次性投放了72台,用作博览园线路专门。

回顾上世纪“水变油”的始作俑者王洪成,这位“奇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凭借着“三分水七分油”的戏法,竟摇身一变成了开辟“洪成时代”的伟大发明家,这其中媒体的不严谨、不深究,地方政府的不把关、不作为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现在时代变了,公众的科学认知水平不再是当年,即便如此依然有类似的骗局大行其道,比如特异功能、能量心灵学、气功大师等。

不管是媒体还是商界名流,可能也都亲眼见过他们的把戏,因为太相信“眼见为实”的说法,便没有再去进行科学论证和鉴定,以至于骗子屡屡得手。

殊不知,眼见并不一定为实,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戏法,却忽悠得大众颠覆认知。每每遇到重大发现或者伟大发明,更应该保持严谨审慎的态度,而不是大肆吹捧、重金扶持,一味追求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