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式离开自媒体编辑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离开这个平台大概是因为自媒体充斥了大量的垃圾和泡沫,我亲眼目睹着一大群并没有生活经验的人躲在办公室的角落疯狂敲击着键盘,在网络上随意散布着各种所谓的人生之道,并且这样的东西竟然成了流量文章,鸡汤、毒鸡汤充斥在年轻人的生活中,这大概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所以我离开了我本来喜欢的文字行业,去回到学校继续求学。

在自媒体行业的日子大概是我读研之前思考最多的时候,我不得不去为了一个新的主题去寻找素材,根据素材去创作文章,为了利益而创作的文章并不是最糟的,最可怕的是那些仅仅是为了利益而引诱年轻人的文章。在咪蒙被查处而封杀的时候,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将它定性为野鸡女权的捍卫者、性别对立的制造者、躁动和不安的贩卖者,后来我看了几条留言,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我曾经的同行,希望同意我的看法,希望它好好整顿。作为当年同行中争相学习的标杆,是自媒体中流量担当的代表,确实这点是被大多数同行所热衷的,我曾经的总监就明确提醒我多看看这类文章,不要一昧地追求所谓的“文学价值”、“责任担当”;第二类是我的一些写作的朋友,有的人是当地作协的会员,他们相对并不一昧地走网络流量,有些甚至对这类文章嗤之以鼻,他们看到我的评论往往回复“痛快”、“惬意”这类的字眼,可是我从他们简单的字符中能体会到那种大快人心的感觉;第三类大概是一些非自媒体的普通读者,他们觉得很有道理但又觉得可惜,大概是因为看了网上的文章,觉得看似有逻辑、又能引起一丝共鸣,所以就觉得ok,另外就是再也不能每天夜里躺在被窝看一些让受挫的自己看一些舒心的文字,找些许的安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在自媒体公司工作的初期,我为成为一名职业的原创编辑感到十分开心,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字工作之一。我像很多人一样在蒙蔽中工作,发布一些并不负责的文章,只要这些文章能给公司带来更多地效益和给我更多地绩效,为的就是在月底KPI考核的时候显得十分喜人。但后来我慢慢醒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我们的生活如此单调,我们为什么要装作历经世事的人去编造那么多的人生哲学给读者呢?为什么要在灌输鸡汤的时候搬出那么多的名人来获取所谓的共鸣呢?随便堆砌一句看似文艺又悲伤的话就说是张爱玲的话,因为那些人指导读者根本不会去找原著是否有这句话,也不在意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只是这句话正好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的某一片段性的需求。

我记得,我离开公司的导火索是我和总监之间一次争吵,对于一篇文章的题目我认为应该简单易懂加上稍许的修饰即可,不必千篇一律成为标题党,而她不这样认为,我心理最后的耐性就此破碎了。我不在意作为文字工作者的枯燥和繁琐,我只是不想被这样的环境所渲染成我最讨厌的模样,我相信正能量的事情、阳光的事情终将消灭这躲在阴暗中的病菌,我们太需要健康的三观了,我们太需要正确的引导了,我们也太需要有责任的文字工作者了。

有一次和两个女生吃饭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是我同班同学,突然说到男女相处的问题,本来我不想发表我的观点,因为我真的怕稍微点到女生的问题就被要求做检讨,但我心想我也不是个名人,我应该不会被要求去妇联做道歉吧,反正我不是俞敏洪那样的公众人物。我拿起我曾经在简书上写过的一篇文章给她看,她就疯掉了,“你为什么要和女生讲道理?”“你为什么不能把女生当做公主?”“女生不就是用来疼的吗?”“你为什么要和女生谈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我当时咽下嘴里的饭,喝了口啤酒,“都吃好了吗?我去结账了,我们走吧!”“舔狗”一词被大行其道地宣扬,如果一档节目中有这样的片段,收视率通常不会低,如果能统计收听观众的性别和年龄,一定是十几二岁来岁的女性占绝大部分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个社会中关于女性问题都到了谈虎色变的时候,真的是太可怕了。最近饶有兴趣地又回味了一下《生活大爆炸》,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剧,bernadette跟penny说要迎合一下她男朋友Leonard,让他开心一下,penny说为什么?bernadette说因为他是你的男朋友,penny说我迎合了呀,我给了他机会让我快乐啊。后来她还是偷偷地去找了Leonard,去了解他喜欢的事情,他的工作,她并不是一个顽固的人。而我们周围的人呢?

我离开公司的那天,我依然看到在办公室的一角那些专门写情感文章的编辑同事们,清一色的女生。她们中多数是95后,有些还是刚刚专科实习的小女生,可能还是98年之后出生的,据我了解她们中很多人甚至没怎么谈过恋爱,却坐在屏幕前在键盘上飞舞着她们的手指艺术,不久几篇看起来像样的情感文章就出炉了,通过公司运营以及的大v号,第二天就能获得十万加的阅读量。看到这里,我走的更加地坚决了。

我们人类是复杂的生命体,我们是由感性和理性组成的,我们永远不能禁欲,忽视我们的感性,这是我们生为动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但我们也永远不能做感性奴隶,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理性的判断、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抉择等等因素的成熟的,这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我们区别于动物一项最伟大最神奇的特质。我们的文字工作者需要思考,我们应该引导什么?是引导她们浪费时间精力不断打卡那些毫无内涵的网红点?是引导她们整天臭骂大猪蹄子而看着傻傻的韩剧和网红综艺?还是引导他们去羡慕并且盲目追求那些所谓的“精致生活”而忘掉自己正在狭小的出租屋这样严峻事实?诚然,我不否认娱乐的作用,但并赞同娱乐至死的生活态度。做个有良心的文字工作者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要有对公众的责任心。

我们的读者也一定要理性,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像某小视频软件中分享的所谓精致生活般千篇一律,我们终将要回归正常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谛,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