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峰

春天时候,与湖北徒弟邓习红先生,前往赣州市宁都县城南2公里的马家坑,考察孙家祖坟。此地虽然靠近城市,但是山高林密,周围没有农户,很难寻找。我在地图上,大概找到位置,邓习红擅长钻山,才在密林中的找到准确位置。

此地为孙中山先生的祖坟,2013年5月22日,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博士,专程回江西宁都,拜谒孙誗祠、孙誗墓。

1、孙誗与杨筠松

孙誗(chán)为唐朝人,原居汴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县),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以武功敕封为东平侯。因带兵下江南与黄巢起义军作战,转战虔州虔化(今宁都县)而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誗墓的正面

孙誗同时受命,追辑唐朝风水名师杨筠松先生,杨公在虔州一带,以风水地理术行于世,怜贫恤苦,有口皆碑,世人称之为救贫先生。

孙誗仰慕杨公的德行和地理技艺,后与杨公交好,因改朝换代,遂定居虔州虔化县(今江西省的宁都县)。后请杨筠松为其择地下葬。后人人丁大发,官贵无数。孙氏后裔历代皆有整修此墓,民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其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誗墓的卫星鸟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誗墓正面

2、孙誗后人大发

孙誗与原配陈氏生子孙实,孙实生子七而传五,以公、侯、伯、子、男为序,立五房。

后裔蕃衍,莺迁江西于都、兴国、赣县、安远、泰和,浙江绍兴、余姚,湖南湘乡、衡阳,福建宁化、长汀之河田,广东紫金、增城、中山(原名香山)等地,故誗为赣、浙、湘、闽、粤诸省的孙氏始祖。

3、仙人坐帐

孙俐墓为杨曾作品,肖仙人坐帐形,为唐朝国师杨筠松亲点穴,由杨公大弟子曾公(曾文辿)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穴前的沟里,细看仙人

站在案山回看,穴星为木星,形如仙人打坐,外侧有大帐环绕,所以喝形仙人坐帐。木星开两手,形如人的胳膊,穴在人的咽喉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人坐帐鸟瞰

后龙星峰跌宕,有起有伏,左右摇闪,生动有力,层层剥换,重重开帐。

穴结半山,开钳结穴,钳中微凸,内明堂不大,两侧的松柏过于茂密,站在穴上,朝山不清晰。站在穴星上,外明堂宽敞,前有案山关堂气。明堂开阔,气势不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穴前的朝山为将军牵着大象

近处白虎砂过堂作案,举案齐眉,穴前有一条小溪由右水倒左,最后出梅江。外堂,梅江左水倒右,对岸万山朝拜,朝山为两个石山耸立,犹如一穿戴盔甲的将军牵着一头大象,前来朝拜。白虎山后起旗峰,可惜后面一个旗子,旗杆歪斜,有败军之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父母山上,鸟瞰仙人坐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人坐帐正面看

4、坐向分金

艮龙入首(天元8),穴立子山(天元1)午向(天元9)兼癸(人元1)丁(人元9),龙坐合三元第二理之:壬丑子艮癸寅良,甲辰卯巽乙巳方,为反夫妇交媾。

内明堂右水上堂,消纳坤水(天元2)上堂,走巳口(人元4),向水合三元第一大理之:丙辰巽午丁巳媾,卯艮寅乙丑甲流,为正夫妇交媾。外明堂为巳方大江河水来,出丁口(人元9)。

孙中山系孙誗的二十五世孙。孙誗墓始建于唐末,明、清曾多次维修。1986年11月,孙中山先生诞生120周年之时进行过重修,重立墓碑、墓铭,扩大了墓地规模,墓前辟有平台,筑有数个登阶,立了牌坊式陵墓之门,显得壮观而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修孙誗墓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誗墓碑,子山午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誗墓前的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誗墓前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