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表声明称,将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美方“实体名单”,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针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声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回应说,美国一直在“滥用国家力量不择手段地蓄意抹黑和打压特定的中国企业”。“我们敦促美方停止借口安全问题对中国企业进行无理打压,为中国企业在美开展正常的投资运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16日晚,华为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加入“实体名单”的声明,华为表示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决定,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和互信。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用意十分明显,禁止美国企业购买华为设备,并限制华为采购美国公司生产的相应零部件,这将成为科技全球化现状下最大的一次政策阻拦。事实上,科技发展迅猛离不开各国在技术上的深度交流与互助,美国作为科技发展的第一梯队在科研成果上拥有优势,也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技术支持。但科技发展一定不是一家独大,一言堂。

5G时代来临在即,华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企业,从网络设备到移动终端产品遍布全球。而BIS的决定切实伤害了华为与其合作的多家全球性企业的根本利益。据悉,多家提供华为零部件的美股供应商在BIS声明后股价集体下跌,Lumentum控股下跌3%,高通下跌2.8%,思佳讯下跌3%、科沃(Qorvo)下跌3.6%、赛灵思下跌2%。芯片类股普跌,费城半导体下跌1.37%,恩智浦下跌1.15%。仅16日一天,上述主要华为供应商的市值蒸发近80亿美元。华为曾表示,公司2018年在美国的零部件采购预算为700亿美元,而实际的采购额约为110亿美元。对比其他企业的采购数据,华为的采购量及其庞大,同时,华为与硅谷众多大型科技公司均有业务往来,包括高通、博通、英特尔及甲骨文公司。此外,华为还从全美众多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处购买产品。可以看到,华为与美国多数本地科技企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如声明具体实施将对双方造成重大打击。

5G网络正加速实现,全球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全新商用网络环境,华为作为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多项通信技术上拥有专利,也正全面推进5G全球产业的发展。大多数5G产品均需全球产业链的全面协同与努力,而所有的科技结晶也不是一蹴而就和单枪匹马。据了解,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大约5%的营收来自华为,英特尔、微软等企业同样有来自华为不少份额的订单,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将会波及更多美国企业,同时还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对此,他们也集体表现出对未来环境的担忧。

华为是一家全球性企业,产品生产将应对全球,如若声明执行,多国向华为采购的5G通信设备将会延缓交付,这势必会延缓全球5G发展的速度,造成不可逆打击。2020年将成为5G发展的关键年,全球的共同努力方向是5G商用,如此以来,多数国家需要铺设的5G网络基站等设备将会因此受到波及,通信设备建设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

华为公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消费者业务营收占比高达48.4%,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分支。而华为终端尤其是手机的全球高速增长在为5G应用层面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全球终端企业起到带头作用,加速带领其他品牌在5G时代移动终端的创新。BIS的声明很大一部分将直指手机核心零部件的输出,短期内或会造成供应链的短缺。针对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5月17日凌晨,华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布了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称,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据悉,海思的诞生是华为预防备灾的战略技术备胎,避免美国先进芯片供货被锁死,实属战略防御性布局。经历了近十年的自主研发投入,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包括应用AP和基带,做到第一梯队的性能体验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华为中高端手机在SoC主芯片层面可以把供应风险去除。基带研发是重中之重,作为联系电信设备与手机的纽带,其核心力量不言而喻,市面上目前也只有高通有比较成熟的产品,而三星基带基本属于自给自足。所以海思在基带上的开发实力将为未来提供绝对保障。为了应对当前局面的出现,华为的深思熟虑得到了印证,从华为海思总裁的内部信中可以感受到,华为的韧性远不仅此,单就手机的单独品类,虽然会拖慢出货进度,但不会被吓到,未来也将在更多自研领域发挥更大的自主价值。

5G时代的竞争是激烈的,赛道是拥挤的,狭路相逢强者胜,强者相逢勇者胜。中国及欧美日韩纷纷在科技竞赛中使出浑身解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技术实力,为全球建立更加健全的通信环境。协同发展将加快世界科技前进的脚步,打破全球健康的发展环境将大大打击众多区域的布局,加大企业之间损耗的同时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BIS发表的声明将最大限度的阻止世界科技产业的进步,伤害全球供应链企业利益或只是短期效应,长此以往,被逐渐割裂的全球科技产业将变得满目疮痍,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景象。全面施压并不可怕,这或许将会为华为乃至全球科技企业提供新的契机,一家独大永不可能实现,协同发展才是全球科技产业的根本,切不可与世界发展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