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冯仑:除了商人,我最想当的是知名文化人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西安的冯仑,今年已是花甲之年。成长在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他浸润了八十年代的年轻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主义,也亲眼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经商浪潮。在如此特有的环境中成长,冯仑的气质怎么看都是一个文人,而且是绝对的文人。但他从商所获得的成就更让人瞩目,因此都称其为"儒商"。创造万通神话,打造地产奇迹,见解独到,语出惊人,甚至不按常理出牌。

商业最重要的是自由与创造

谈及网络自媒体,冯仑认为在大众面前正常说话是对大众的尊重。“比如‘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这是正常说话吗?这明显就不是正常说话。我自己的说话风格更侧重于快速地把事情说明白”。

冯仑所做的“风马牛”自媒体,想向大众传递的价值观就是自由、创造。“自由与创造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因为商业本身透露出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自由与创造”。冯仑简单直接地这样表达。没有自由谈何交易、谈何创业?所以中国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家们首先自由了,才有机会去渴望好好创业,所以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我觉得我们风马牛媒体传达的最重要的就是‘自由创造’这两个词,只不过我们的故事讲的是商业人物,包括商人立场、商业伦理、商业智慧等等。更深层次地说,是在讲一些自由与不自由的困境、创造与被创造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万通,大家习惯以冯董来称呼冯仑,也有人叫他冯哥,但自从有了自媒体以后大家对冯仑的称呼就变成了冯叔。冯叔听起来很亲切,冯仑自己对此也欣然接受。微信公众号上的文字可能比视频要讲究一点,曾经的教师经历使冯仑保持了写文章的习惯,他表示写文章有时候跟生孩子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写命题作文的时候多数不能遵守自己的意愿,而写情书多数人会很激动。冯仑写的《奶奶疯了》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写的。《岁月凶猛》是冯仑所著的商业三部曲丛书之一,这套丛书还有《野蛮生长》、《理想丰满》。

冯仑经常语出惊人,常常会有金句广为传播,他曾说:“除了商人,我最想当的是知名文化人。当文人有三种选择,一种叫反对文人,他们最终可能成为正义的象征与真理的守护者,但这种人容易掉脑袋;第二种叫走狗文人,他们的任务是拍马屁,这种文人生活得可能不错,但内心苦恼;第三种叫流氓文人,写点鸳鸯蝴蝶,文人骚客的东西。”

价值观的不断更新

从1991年算起,万通创立至今已有28年的时间。最初,万通的价值观是简单的四个字:“勿忘在莒”。勿忘在莒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当时因为我喜欢台湾,我研究很多台湾,有一个成语叫勿忘在莒。”"毋忘在莒"在祖国宝岛台湾也家喻户晓,具有勿忘家乡,勿忘祖国,统一祖国,两岸一家亲的民族大义。

困难时期过去之后,万通的价值观变成了守正出奇。依然是简单的四个字,却饱含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既关照到外部世界,也关系到自己。”冯仑对“守正出奇”做出这样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正出奇”这个价值观在万通一直延用至2015年。2015年开始,冯仑逐渐意识到社会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发展的更好,万通必须要转型,公司要代际更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80后曾经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登上舞台,他们曾经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然而一次次的事件之后,人们逐渐抛开了对80后的偏见,80后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时间慢慢的往前走,人们逐渐地意识到曾经被认为是乳臭未干的95后,也开始在崭露头角。基于此,在“守正出奇”的基础上,万通应该开放社会,面向未来。所以万通的价值观就变成了八个字:“自由、赋能、创造、共享”。冯仑解释道,简单地说叫自由与创造,公司保证每一个人是自由的,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就像一个农村孩子,把他训练成特种兵这叫赋能;让每一个人有所改变,然后去创造,最后创造成果大家共享。

“商人最基础的是契约精神。我们组织在赋能上下工夫。比如说纪律最严的是监狱,但没有听说哪些创造是在监狱里做出来的。所以人在高压和监督下,可能会更有效率,但不可能有创造。我们现在需要创造,所以不能用高压、皮鞭来逼着人创造,但是我们可以提前把合约做好,团队人员内在的约束力很强,所以他自己又是自由的,这样才能完成创造。”

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

习惯于改变的冯仑认为,“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一种活法,既然选择了创业,最重要的是不要对自己的梦想说不,坚持下去。”这是他给创业群体的一个忠告。

“成功的商人都会有这样的共性,就是都非常执着、对自己负责任。别人一说就放弃了,我不扛了,不干了,不坚持了,坚持不了,这才是失败。所以真正的创业失败是心里的放弃。对自己的梦想负责任,最后肯定能做成的,当然做不成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