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 | 知影

作者 | X

编辑 | 小影

《大江大河》和《知否》之后,年后电视剧第一爆,依然是正午出品——《都挺好》。

一听到这个剧名,就本能地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这个短句的气质,很类似于之前被调侃过的“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充满了中国式的粉饰太平之感。而当它是一个家庭题材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成立了。

都挺好。好吗?当然不好。

甫一开场,已经成年良久的兄妹,就在母亲的葬礼上互相指责,大打出手,一车亲戚坐在车上围观,骨灰盒被砸在地上,场面难看地不欢而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恨得咬牙切齿,打得轰轰烈烈,连和“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同属于必须原谅真理的“人都死了”也没办法消解和阻止这一切。

母亲听起来相当可怜对吗?人都走了,代表着人生最后一程的、本应该体面风光的后事居然闹成这个样子,始作俑者居然还是自己的一双儿女。

其实要追根究底,始作俑者不如说是她自己。

强势,铁腕,掌握着家里的一切话语权,然而重男轻女,过度溺爱,丈夫也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家里的关系被盖成了极度不平衡的样子。

一家五口,两儿一女,女儿最小,各有所成,看起来体面幸福,内里关系却千疮百孔。在长期奇怪的互相挤压之下,对于彼此来说,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能够给出真正适当的爱的成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在近年来是被讨论得很多的话题,因素分为各种各类,剧里则建立在母亲这个人物的极度重男轻女之上。

剧集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很有功力的,第一集里一场看似平常的家庭群戏,就立刻把家庭里五个人的性格和位置点到位了。

小小的院落里,母亲主厨,站着切菜,父亲帮手,坐在小凳子上择菜,小儿子倚在门框上。

乍一看是普通站位,但在了解人物性格和地位之后却能发现其实也有文章,畏畏缩缩挤成一团处于低处的父亲,站着处在高位的母亲,倚着门框倒向母亲那边好像没骨头的小儿子,都能合得上人物关系。

小儿子最会甜言蜜语讨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招也相当管用,母亲被哄得服服帖帖。可见这已经是长期以来牢固形成的相处模式,其实懒得要命的小儿子不仅知道自己不会真的被叫去干活,撒娇还能获得关心。

这边听到小儿子自己说要帮忙干活的父亲,把手上处理好的菜递了过去,又意料之内地只收获了一个嫌弃的眼神,只能讪讪收了回来——

父亲这个身份在家毫无地位和话语权。小儿子的所有行为和语言,也只是本能地趋近家里真正说了算、能给他实际好处的人。

这边持续甜言蜜语之时,小女儿出场了,放学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家门口,却没有立刻进门,而是先是听了一会儿里面的动静,脸色不是太好。

果不其然,进门之后被拦路虎挡住。刚刚还要主动帮忙做饭的小儿子,把在学校积攒了一周的脏衣服丢给妹妹洗。

母亲看似在拉架,但心眼偏得不能更明显。快要高考的女儿和大学回来过周末的儿子之间,竟然理所应当地指使了女儿去干活。

小女儿脾气是倔的,虽然长期受到极度不公平的待遇,但是观念并没有被同化,也没有完全忍气吞声,不得已之下也只是表面答应,是会反抗和示威的。

目的没达成的二哥持续胡搅蛮缠,把电脑游戏声音开到最大,明目张胆地干扰妹妹的高考冲刺,于是果不其然爆发第二次争吵。

最后出场的是为了申请留学埋头苦读的大哥,他权威性极强,老大的架子一出,立刻震住弟妹,成绩争气,也被母亲当宝。

最挣面子的大儿子发话了,于是最说了算的人出来收拾场面,争吵终于结束。

然而即使是让老二收手不再胡闹的理由,这位母亲说的也是——“别打扰大哥学习”,女儿的状况跟她毫无关系。

母亲强势,父亲缺位,儿子受宠,女儿被冷。这个家庭之下成长起来的三个孩子,长成之后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无一不对照着这一场戏里的每一个细节。

油嘴滑舌好吃懒做的小儿子,画风一以贯之,得到以母亲做主的家里最多的资源和宠爱,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因而不仅对在家里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妹妹毫无同理心,长期处于针锋相对模式。要不然也不会连在葬礼上也能打起来。

持续啃老而且没有半分自知之明,长期毫无愧疚之心地向家里伸手要钱。妹妹花钱尽孝倒是被嗤之以鼻。

甜言蜜语必然是不能丢的技能,明明是在自己媳妇的要求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给父亲买下昂贵外套

转头面对父亲好话又立刻一套一套的

他能大大方方地说出“爸,我爱您”,但他对爱的理解却很有待商榷。

大哥,一路顺风顺水,先考上清华,又申上斯坦福,拿到绿卡,买了大房子,成功在美国定居,有妻有女,一路以来顺风顺水众星捧月,习惯了做老大,也习惯了做优等生。

于是在父母步入晚年了,在尽孝上他也要做优等生。

尽孝当然没错,但是不顾现实牺牲妻女,就是自私自利了。

失业了的关头还是要坚持把父亲接来美国,这意味着妻子既要以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整个家,又要照顾老人小孩。但他完完全全不考虑,他只想捂好自己的面子。

我是老大,是一家之主,我做好了决策,下达了指令,你如何执行、要受什么委屈我不管,反正我要达到我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我只是要维持我优等生和长子的面子和尊严。

和妻子谈论妹妹的时候,和明玉只有一面之缘的妻子尚且能说出“明玉挺可怜的”,他却只是轻飘飘地带过;外人尚且能感受到明玉走到这一天的不易,他却好像对妹妹内心的伤口毫无知觉。

他愿意在老二和老三之间劝和,但却无法真正理解和感知妹妹。

这一切都很符合他的成长轨迹,虽然并不像老二苏明成那样主动过分,但间接上也占了被挤占资源的妹妹的便宜,而他自己毫不自知。

小妹,是即使也能看到缺点但是最被谅解的人。因为受到的待遇太不公平。

生活小事上就不必说了,三个兄弟姐妹一桌吃饭,饮食上还能被明目张胆地亏待。明明成绩优异,有希望冲击最好的大学,却连考试也不被允许,只因为她是个女孩子。

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母亲为了给二哥买婚房把属于她的房间卖出去了,她从此没有容身之所,于是和家庭彻底割裂。

成年以前遭受的来自于自己最亲的人的不公平待遇,无疑是她性格和情感模式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有倔劲,有韧性,极度要强,和家里脱离关系之后自己单枪匹马一路干到大公司总经理的位置。搞砸了的单子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挽回,别人公司门口蹲守好几天,饿了吃泡面,不能吃辣也要陪着硬撑。

生意场上雷厉风行,情感模式上也很冲很直接很分明。

讨厌二哥所以也懒得给即使还完全不了解的二嫂一个好脸色。

父亲当年并非不想帮她,但是因为又懦弱又力所不及,所以有心无力。于是她一边冷嘲热讽,一边又愿意给他买昂贵的大牌衣服,细心定下合口味的饭菜。

在这个家里,她和大哥相对和谐,一方面是因为大哥并不是对她进行压迫的直接行为人,甚至偶尔还会主持公道;二是很要强的她很明显地对大哥抱有很强的慕强心理,从成绩到工作。

她是有强烈的刺和防卫性的,因为不被爱,所以家庭是她的痛点,所以对所有人向来都是捂着。即使工作失误是因为操办母亲葬礼,是会被谅解的正当理由,她也绝对闭口不提。

对外人更不必说,剧里她和杨佑宁饰演的厨师有感情戏,是能感觉到的很直白但很温柔的爱。但到目前为止,她对于对方试探性的了解,态度都是很激烈的。

但更重要的是,虽然看起来像只刺猬,但她内心其实极度渴望和爱有关的东西,比如信任,比如陪伴。

这一点从她对她的老总、恩师兼伯乐老蒙的态度就完全可以看出来。没有血缘,她能力强又身居高位,生意场上厮杀和阴谋不断,彼此之间其实很难完全托付。但即使已经面临着信任危机,她的地位岌岌可危了,她也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

毕竟这是被家庭抛弃的她,在当初孤立无援的时候,能抓到的为数不多的一点的温情了。

也因此她才会在母亲葬礼的前一天,对着衣服沉默大半天。和哥哥在母亲葬礼上大吵一架之后,坐在车上剧烈地掉眼泪。

在看剧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明哲明成明玉三兄弟为什么会长成他们现在的样子,他们被对待的方式让一切有迹可循。

那他们的父母呢,这一对夫妻,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才会一个强势偏颇至此,另一个软弱如斯?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近几年来非常喧嚣的话题,往往当一方意见比较壮大的时候,另一方意见就会出现,有人强调成长环境,就有人强调主观能动性。

一个人长成什么样的大人,决定因素是复杂而纠缠的。苏明成嫌弃父亲,但在要钱、算计和虚荣上也和父亲如出一辙;明玉所受到的影响是肯定的,她有很深的伤口,也有跟母亲一脉相承的强势,但却一定没有继承重男轻女的观念。从对侄女的态度,也足见她温柔的一面。

只是,对这样一个这样长大的人来说,要怎么样敞开心扉鼓起勇气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或许还要经历比正常长大的人更漫长得多的挣扎和曲折。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