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 | 知影

作者 | X

编辑 | 小影

春节档的战局似乎没有当初宣传造势的时候预想的那么混乱。

上映三天,局势已经相当明朗:《流浪地球》凭借杀出重围的口碑达成单日票房的遥遥领先,看阵势基本上已经稳坐春节档票房冠军;《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则在口碑的参差不齐下稍落后于前者,但依然占据着票房前三;《新喜剧之王》则因为评价实在不佳,单日票房甚至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熊出没》。

而在口碑上与前期各项指标落差比较大的,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必定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预售成绩上,这部片子一直领先于竞争对手,观众预期可见一斑。毕竟系列前两部的质量摆在那儿,导演本人的其他作品也都口碑不俗,虽然近些年来好像也确实有下落的趋势,但总不至于让人生气,可抱的期待值还是很高。

但后期票房却没能一直维持预售的成绩,单日票房逐渐被《流浪地球》甩开,且在作品评价上,《疯狂的外星人》创下了宁浩个人作品豆瓣最低分。

除了方言和草根,一丢丢已经跑偏的荒诞气息,以及挂名的“疯狂”两个字,在其他方面,《疯狂的外星人》都远远追不上疯狂系列前两部作品的精气神。

和大热的《流浪地球》一样,《疯狂的外星人》的文学原著同样出自于科幻作家刘慈欣笔下,故事脱壳于短篇小说《乡村教师》。不过相比起《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电影成品已经没有太多原著的样貌了。

电影的故事背景大致是,宇宙内某星球决定与地球建交,美国(电影译作C国)抢得先机,不料在互换基因球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外星人使者掉入在中国某处,遇见耍猴人耿浩及其好兄弟大飞,故事就此展开。

其实电影一开篇就有某种违和感,情节是C国政府正在进行和外星人建交的一系列活动,台词是英语,演员是外国演员,但一系列的台词、桥段和演绎方式,都非常有一种混搭的违和,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出一切都是出自中国创作者的手。

后续的情节展开里其实也一直延续着这种毛病,看不太到包含地球与外星球、地球上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的碰撞,因为一整个都是架在非常中式的逻辑上,以中国的思考角度出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节正式转到国内部分之后,整体稍微舒服了一点。

客观来说,片子的前半段还是能让人笑出来的。

这一方面要归功于演员,主演黄渤和沈腾,都是在喜剧上能够有品质保证的演员。作为基础的表演品质,两个人都没得说。两最后因为被揍得鼻青脸肿所以腰和脖子都戴着护具的那场吃面戏,段落也不算太长,也不是什么有激烈情感冲突的戏,但是很日常却又很精彩。

作为打底基础的演出质量有了,在“好笑”这件事上,沈腾功力尤其高深。只讲春节期间,他也有好几个综艺和采访片段一直飘在社交网络的首页上,标签是几乎人人都认同的“说什么都好笑”。这大概是由东北人属性、天生的幽默感以及长时间的喜剧表演经验造就的,在电影里也有相当好的效果,同样的台词和段落,换一个人就极大可能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另一方面,电影的主要设置所造成的冲突,在还没有造成审美疲劳的前半段,还有很有导演所想要达成的幽默成效的。

先进的外星科技,掉落进耍猴的山寨公园,外星人被当猴耍,外星人被拔火罐,外星人使用最先进文明的领先科技却被主角以为是妖魔鬼怪现原形,大喊大叫着用黄色符纸镇压……这些很有冲突感的东西撞起来,还是很有“笑果”、甚至有点讽刺意味的。

但颠来倒去地用同一种方式插科打诨,到快结尾的地方还在大篇幅地讲屎尿屁的无聊笑话,就很让人笑不出来了。

后半部分的每一个包袱每一个情节转折,几乎都在可预料的范围内,剧情进行到后半段,设置本身就是身份互换这种已经被反复使用过的梗,虽然外星人和猴子互换本身是新鲜有意思的,但在这个基础上,从头到尾都是同一套搞笑逻辑,到最后观众不审美疲劳也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荒诞离谱和黑色幽默是宁浩电影一直以来的风格,这部里也不能讲没有。

比如C国重要上层和尖端科学家都围在巨大玻璃罩外面聚精会神交头接耳,以为自己在看地球和外星的伟大建交,在迈出宇宙中的重要一步,殊不知他们以为的高智商外来生物只是一只被驯化的母猴,里面正在上演的实际上是民间艺人耍猴戏。

创作者的本意是想要讽刺,想要消解,但简单粗暴地把代表科技和先进的c国以及外星人都设定成智商过低的被戏耍的对象,只会让一切都显得过分恶搞,也就不会有任何可以依靠这些自然浮现出的内核。

包括再往后临近结尾处的高潮段落,美国特工、耿浩以及大飞三个人一起大战外星人,敲锣打鼓鸡飞狗跳,这一整段你来我往此起彼伏拖拖沓沓的内容,完全可以用美国特工的那句“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在干什么”来概括。

电影想干什么呢?大概可以用处于鄙视链末尾的耍猴人耿浩嘴里一直念的“人人平等”来点一点:

耿浩家族世代耍猴,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风雨飘摇不堪支撑。他几乎被包括自己好兄弟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不过是个耍猴的”嘲讽过,最后却也是他,用耍猴的本领制服了代表最高文明的外星生物,拯救了地球。

想要摧毁世俗概念里鸿沟一般的差异,使层级分明的鄙视链断裂,只看上一段落里的剧情概括,也许可以成立。但把代表地球最先进科技水平的人才勾绘成执行重要任务的时候会因为没必要的个人趣味搞砸一切的蠢蛋,戏耍这种设置下的先进,有必要吗?有效果吗?

要想达成“所谓先进高等不过如此”、“其实大家都是傻逼”的效果,起码要让这些被颠覆和戏耍的东西刚开始看起来像个样子吧?

同样肉眼可见的是,在这部片子里,宁浩有所舍弃之前的片子里表现出彩的很多技巧,包括结构、剪辑、配乐在内,都没有前几部炫目。这部的有所舍弃或许原本是想要更好地讲故事,也可以更好地讲故事,但剧本和立意却也跟着弱了下来。

其实撑起前几部片子也不仅仅是技巧,剧本才是真正填进去撑起来的血肉。拿最早的《疯狂的石头》举例,花哨的叙事结构之外,人物都有血有肉,线索环环相扣,情节紧凑不拖沓,故事好看之余还能有所得。

而当荒诞变味成了轻浮,所谓寓言小品更像一场纯粹的闹剧,只剩下能够撑起部分段落的笑点——还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买帐的那种,崩塌也就意料之中。

比起带着宁浩特色的“疯狂系列”,《疯狂的外星人》也许更接近一部流俗的春节档水平贺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