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真的是高票价杀死了春节档?没那么简单!| 关雅荻VLOG103

真的是高票价杀死了春节档?没那么简单!|关雅荻VLOG103

大家好,我是关雅荻,

谢谢大家继续看我的vlog,现在你看到的是103集。

现在是2019年春节大年初三的凌晨,

在刚刚过去的大年初二,

观影人次继续出现了大幅度的跌落。

什么样的大幅度呢?

今年大年初一,比去年同期的大年初一,

观影人次全国下跌了80万左右。

那么在刚刚过去的大年初二呢,

继续下跌,下跌到400万之多。

它基本上坐实了一件事情,

就是,

2018年是中国电影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拐点。

中国电影产业,

可能票房各方面指数高速增长的发端,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2006年前后,

从那之后,

我们大概经历了十年周期左右的一个高速增长,

终于,

从2018年下半年,准确的说十月份开始,

各种的关键性的指标就开始出现问题,出现状况。

我自己本来还有一点点侥幸心理,

希望2019年的春节档真的如大家期待的一样,

引爆一下。

但是很遗憾,

在挣扎了初一这一天之后,

第二天就全线崩溃了,

彻底的2019年的春节实际上是哑火了。

我终于就今天发生的事情确认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大家要记住2018年的中国电影开始发生变化,

所有之前积压的

中国电影结构性的矛盾开始爆发出来,

大家要做好一个做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中国电影正式地进入了一个

未来不知道多长的一个调整期、震荡期。

当然,我对中国电影依然充满着信心。

而且从更大的时间角度来看,

中国电影依然是会发展得很好的,

而且市场的整体体量还会有很大幅度地提升。

提升到什么程度呢?

我曾经很多年前的观点就是,

我认为中国不管是影院每年的数量,

还是观影人次,

还是我们的票房,

都可以对于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美国作为对标,

我们大概是可以是两倍于美国的体量。

我是乐观派,我认为是可以更好的。

今天与分享的话题,我起了一个标题:

2019年春节档的高票价,是它惹的祸?

其实不能完全怪高票价,但是的确是由它引起的。

可以说是它是压倒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这个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引发了一系列的相关的问题,

所以说,我就拆成几方面来跟大家讲。

首先,高票价实际上直接激化了观众

对影片评价的苛刻程度。

观众对一个电影,是有期待值的,

这个期待值在票价提高后,

观众内对电影的评价就变得更加苛刻。

春节档这个具体体现在大年初二,

档期的第二天,每部院线电影,

在豆瓣上的评分都产生了幅度不同的下滑。

这还挺奇怪的,

这个并不常见,

可见大家变的突然苛刻起来了。

你本来可能花九块九、二三十块

就可以看一部电影,

现在可能要三十多块、四十多块,

甚至更高。

观众的观影心态就有点不一样了。

提高票价估计是片方拉着发行,带上院线,

大家认为春节档是可以抢钱的一个档期,

这其实是一个阳谋是一个共谋,

大家认为可以接着档期先收割一批。

甚至他们制定了不同的发行排片策略,

但是有点失算了。

目前观影人次跌成这样,

全行业是否能有针对性的快速反应,

能尽快调整,我们不知道。

第二个问方面是一个比较泛的社会性的话题,

就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

关于电影行业的很多负面性的和明星有关那些话题,

铺天盖地,络绎不绝。

我觉得不停地上热搜,

这个加剧了大家对电影行业娱乐八卦的负面认,

最终会动摇观众买票去影院的兴趣程度。

去影院观影的兴趣如果丢掉了,

我们要重新把它捡回来,

挺困难的,需要挺长时间的。

就像类似于中国足球,

如果我们对它失去了信心,

重建这个信心,重建这个体系,

那真的可能以十年为单位。

所以这是高票价最终的可能也是,

就像一个火柴呀,

引爆的一个又一个的炸弹,一个又一个地炸响。

第三方面就是我刚才简单提到的,

春节档观影人次的滑落,

实际上是过去很多年积攒下来的,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结构性矛盾都集中爆发的结果。

比如说创作空间受到局限

这个会涉及到审查的话题我们不展开聊,

大家心里都明白。

然后在发行上的效率我也提到过,

院线这种分线制地发行,现在很难实现。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院线,

包括影管、影投公司,就40多家吧。

其实真的需要那么多院线吗?

这个回答是否定的。

但是怎么办?

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包括大家前阵子炒的很热的这个明星片酬过高的问题,

导致我们的制作预算比例失衡的问题

怎么去调整?

这一系列的各个环节,

包括我们的宣传营销,

到底我们的是否是有伦理道德底线的,

还是说我们说的怎么夸张都可以,怎么抓眼球怎么来,

这些问题我觉得都会在今年的一个个地爆发。

最后,还会涉及到的一个小问题,

就是网络票补。

会有人说,是不是因为前几年票补的问题呀?

有很多网络票补,所以有很多观众都进来,

激发了很多观众的人群的增长。

现在票补没有了,所以这些人就跑啦?

我觉得是这样,

高票价是一方面,

票补也是一方面。

因为我们看的这个市场发展的问题,

还是要相对把时间轴拉长一点,

票补这些事情,

真正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是在最早公认,

是从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开始的,

那大概是几年前吧。

但真正的,我说是产业高速发展,

这个都十年以上了,从2005、2006年开始,

所以说,

并不能把最近市场变化归结于票补、国家管控。

我倒觉得,

从某种程度上说,奔着票补来的一些观众,

他也不见得是铁杆儿粉丝,

没有票补,的确是有一部分人先撤离了。

但是我觉得那也好。

(补充:电影票价到底多少算合理?

从目前国内消费水平,电影作为大众娱乐产品,

我个人认为普通电影票不应该超过35块,

二三线城市应该在25块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这与我下面做的问卷调查数据也基本吻合。)

因为真正行业健康的发展,

需要一个真正的、热爱电影的影迷观众作为核心群体,

把他们先一步一步地团结起来,

让他们能够跟我们的院线,

跟我们的影片作品有一个良好的互动。

我很爱聊电影,

大家叫我影评人我也无所谓,

因为我的确有时候会讨论一些电影问题,

最近大家会发现,我通过vlog,

我更关心的是这些市场和电影制作的话题,

更多是电影制片人,制作人制作角度的思考。

这是角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不认为票补是核心问题,

高票价都是一个外化的一个现象,

市场产生这么大的跌幅,

更多还是跟整个大经济环境和娱乐产业环境有关。

目前我对2019年不敢太乐观了。

放长时间来看,

我们整体上对中国电影市场依然有信心的。

最后,关于最近市场动荡话题,

结论就是电影人要把真正热爱电影的观众,

想办法重新团结起来,

让他们恢复对电影市场的信心。

这是最重要的,不能就这么样的放任自流。

同时,电影人对市场也不能再盲目乐观,

需要认清在经济大周期、大形势。

最重要、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信心,

就是因为最终中国电影还会实现下一个大跨越式的发展,

但是这个调整震荡期有多长,

我现在也不知道、只是从历史规律上来说,

我是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

中国电影还会等到下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

2018年,是中国电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拐点,

历史会记住2018年。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

希望能够对喜爱中国电影,

愿意关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的朋友们

能有一点点启发。

关于电影票价高低话题,希望你能继续参与投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