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王败者寇,历史就是这样,记住的永远都是胜利者,对于失败者,往往都不会给予太多的同情。但是项羽和刘邦的天下之争虽然过去了千年,如今仍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他们之间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一个满腹经纶而且拥有雄才大略,一个曾经是混混出身,只是因为乱世而混得了一个混世魔王的称号,这两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提并论,但是实际上历史却非常有趣,偏偏是那个拥有雄才大略的英雄最终却失败了,留下了后世之人的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刘邦能夺得天下实在要感谢三个人,这三个人给刘邦很大的帮助,他们三个也被成为汉初三杰,分别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建树,这三人就是张良、韩信、萧何。然而张良和韩信原本是项羽阵营的良将,但是偏偏因为项羽的疑心实在是太重,所以转而投奔到了刘邦的麾下,并且在刘邦手下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价值,刘邦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是对于良臣的使用他却是非常的在行,他让张良成为了自己的军师,让韩信成为了将军,让萧何成为了自己的管家,这也是刘邦比项羽优秀的一点,那就是会用人。

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三杰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其中张良结局最好,没发生任何事,萧何曾被刘邦怀疑,差点出了事,不过好在之后也平安无事,最惨的应该就是韩信,他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并且还祸及了三代,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的三杰最后的结果差了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个原因并不难回答,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人的出身,张良是前朝贵族,萧何是刘邦的老乡,而只有韩信是个外来户,所以在刘邦的心中,自然而然就对这三个人进行了排好了号,注定韩信不受待见。此外,我们也应该明白,自古以来,天下都是在马蹄下诞生的,因为本身韩信的军事才能就太过突出,所以刘邦对他的态度一直都是既重用,又忌惮,他非常害怕最终韩信会干出谋反的买卖,自己的大好江山就付之一炬了。

其实韩信一直以来也并不是表现的安安分分,当初韩信在收燕伐齐的时候,他就被封为了齐王,在消灭了项羽之后,他又被封为了楚王,这说明什么问题?第一点说明了刘邦本身对韩信是很忌惮的,第二也说明了,韩信对于这个位置非常的在意,否则最终也不会对一个“王”而如此计较。所以说韩信能得到最后这个结果其实也并不冤枉。

自古帝王都是多疑的,什么叫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萧何爱民,但是却遭到了刘邦的妒忌,幸好有人提醒他这才反应过来,要不然他也迟早会与韩信一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