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下:

为什么六国后人“反秦”却不“反汉”?

回答如下:

因为汉朝比秦朝的统治手腕儿更高超。

秦朝平灭六国之后,对于其王族和亲贵的镇压是比较得力的,以至于在秦末大乱之中,新“冒头儿”的“六国后”都不是王室近支和当年真正执政的亲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看事实:

赵国

先是“武臣”为陈胜所遣,带着陈余、张耳等三千人渡黄河,至诸县,说服当地豪杰,收兵数万,号为武信君。

他的开拓之初,是:

下赵十城,馀皆城守,莫肯下。

也就是说,人家不买他账,等到他赦免了秦朝的范阳令之后,不战以城下者三十馀城。

说明,此时赵地,仍是秦吏说了算,保障了人身安全后,就投降他了。

进了邯郸之后,武臣自立为赵王。不想,他自己的部将李良又投了秦朝,把他杀了。

此后,陈余、张耳才立了赵歇做赵王, 问题是,这个赵歇除了姓赵,与赵王室有什么亲密关系,鬼才知道。

燕国

燕国似乎更不挑食,武臣派出打燕地的韩广,直接被燕人拥立为燕王,这人和燕国王室肯定一毛钱关系没有。

魏国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这是一段《史记·魏豹彭越列传》的原文,里面其实说的很清楚,魏王豹的哥哥魏咎在魏国时候被封为宁陵君,秦灭魏他被免为庶人,等到陈胜起兵,他就跑过去投奔了,也就是说,他是陈胜的部下。

等到魏国人周市把魏国地盘打下来,手下人要立他为魏王,他不干,要求必须立魏国后人,五反,就是往返五次,才让陈胜允许魏咎当魏王,那么,主持魏国军政实权的是谁呢?是魏咎?当然不是,还是周市。

换言之,迎了个牌位,得天下存亡续绝的美名,当然,周市也可能是脑袋秀逗。

韩国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故地。

这里涉及了俩韩王,一个是之前的韩王成,身份清晰,韩国诸公子,另一个是韩王信,他是韩襄王的后裔,韩襄王何许人呢?与秦武王同辈会盟的韩王,秦武王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是兄弟,也就是说,韩王信这个“六国宗室”跟正统韩王血脉,都快出五服了。

齐国

田儋者,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

这一句话说了仨齐王,而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族也”,也就是族人,田氏族可大了,一个祖宗生一堆儿孙,和正统王室可能还不如韩王信关系近呢,起码人家还有个可以确知的祖宗。

楚国

《史记 项羽本纪》中: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

景驹,姓景氏,连熊氏都不是,要知道,屈、景、昭是楚国公族三大姓,但就类似于鲁国三桓,也就是某代楚王的非继承人子孙,这距离楚王家族,都差着八百辈子了,更重要的是,他是被陈胜的部将秦嘉立的,也就是个牌位。

之后,项梁立了个狠得,熊心,这位是什么角色?楚怀王之孙。

楚怀王之后是:楚顷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

寻访了一下, 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

就算他是真的,血缘差了多远,自己看吧。

六个国家都说完了,基本上能够总结一下了,这些家伙基本上都是被别人立的,并不像某些大秦帝国粉所说的,“六国贵族”不甘心自己的特权丢失,所以主动来搞的,他们搞也没这个实力。

恰恰相反,这些六国后,实际上多数是被当时的反秦实力派拉出来当做“牌位”的,所以杀起来也就和杀鸡似的,当然也有有能力的幸运儿,比如魏王豹、韩王信这种的,能在后来的强权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空间。

那么,类似于他们这样的角色,是不是反秦的主力呢?

应该说是重要的人群,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人群。

三解在《为什么陈胜吴广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一文中,早已经讨论过,秦始皇的新朝,政治结构的上层仍是只对“贵族”敞开的,并进行了将六国贵族中的合作者纳入秦朝统治系统的尝试,但是终究会有一批“远属”,比如上文中为代表的“六国远支宗室”会失去一些权益。

这也是众多“大秦粉”对于“六国贵族”翻天账的想象来源,但从数量来说,他们实在并不占主体。

比如,《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刘邦带了项羽派出的3万人,还有楚国和各诸侯的“志愿者”数万人跟随,进入汉中。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後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也就是以在关中的“诸侯子”为卫卒,在栎阳宿卫太子。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

《汉书·高帝纪》要详细得多: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其亡谓也。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诸侯子分在关中者,回关东者,因为他们的“身份高贵”,又有文化和军事技能,在施行秦军制度的汉军中,一样是军吏的主要来源,或者骑士、轻车这样的特种兵的重要来源。

所以,“甚多高爵”。

但是,正如秦骑士骆甲、李必,必须在中大夫令灌婴部下统领郎中骑兵一样,这些“诸侯子”的本质上,就是一群丰沛元从统属之下的“技术干部”。

事实上,在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中记录的新棲信杀人案,就明确提到了“信”虽然封君,却“非诸侯子”,也就是说,在汉军中是有两种身份的,而他们的角色在汉军中的重要性,或者说比例,可以看汉初封侯的功臣表,其中明确为“诸侯子”的,只有个位数,在140多个功臣侯里,是极少数。

而之所以,这些“六国后”在秦朝灭亡后“不反汉”,可以看一下刘邦当时施行的政策,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彊,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彊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啥意思?把六国后人和豪杰、名家都迁居关中,总数十余万口,也就是几万户,他们不同于之前参加汉军的“诸侯子”,属于岁月静好的那部分“良民”,参加汉军的合作者,已经被汉王朝拉进了自己的队伍,“复十二年”、“复六年”,那些没有合作的,都弄到关中来,就近监视,你反个鸡毛?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