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月初,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曼哈顿东村地铁L线第一大道站卧轨身亡,年仅18岁;

今年5月,一名医学系放射科的中国女生安徳亚·刘在宿舍自缢身亡,年仅26岁;

去年年底,康奈尔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田苗秀在考试周期间被发现于公寓内死亡,年仅21岁;

去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自金门大桥跃下身亡;

去年2月,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刘薇薇在宿舍自杀身亡,年仅20岁。

再往前数,还能看到很多起类似的留学生自杀案例。在谷歌搜索“留学生自杀”,跳出的是一篇又一篇让人心惊的报道,每一桩悲剧的背后都有一位身处绝望而不为人知的年轻人。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留学生从“镀金”“海归”等字眼转变成了“自杀”?

曾经参加心理沙龙时,听到过这样一则分享:

“我从小就是优等生,大概是在小学五年级时,我就知道了我会出国留学,这是我妈给我铺好的路。当然对于出国留学我并不反感,唯一让我觉得有些难过的是那些年我爸妈除了抓我的文化分以及过份的陪伴以外,几乎再无其他。

当然我不能抱怨,因为在其他人看来,我所有的‘不开心’都属于无病呻吟。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是处,甚至连抵御最基本的挫折的能力都没有。

“有一次因为感冒发烧考试没能进前三,比起我爸妈我更难受,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废人一样。

看着我妈仍旧对我嘘寒问暖,关心备至,而我却只能躲在宿舍里,那个时候我更觉得我连废人都不如。我想如果我再不想点法子,我可能就该抑郁了。”

这则分享来自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大二学生,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留学生的目标动机各不相同,但是不幸的难关却极其相似——

1、苦读多年托福、SAT、GRE,却完全丧失面对挫折的能力;

2、面临来自父母的高期望值,缺乏调节压力的能力;

3、身处孤独陌生的环境及文化差异,缺乏沟通融入的能力。

以上种种,都会让留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排解,就很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

也正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留学生都有着很高的评价,所以当这些抑郁、自杀案例频发时,身处围墙之外的我们总会觉得无法理解:

“堂堂高材生怎么这么想不开,一点挫折都接受不了。”

“真想不通,都能到国外留学了,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可只有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自己才知道,从来只知道学习的自己,一边承受着国内父母的高期待,一边承受着异国他乡的击打和孤独,而自己却毫无挣扎和摆脱的能力。

所以即便留学生已经拥有了站到学习链顶端的能力,缺逐渐丧失了“活着”的勇气,他们害怕挫折,害怕失望,害怕父母的关怀备至,更害怕陌生环境的孤独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要想顺利走过留学生涯,父母的【阳光教育】和留学生自我的【压力排解】才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