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公约》中还要求学生干部“不借组织平台为个人‘镀金’‘铺路’,不借担任学生干部机会谋求‘加分’‘保研’等私利。”事实上,类似倡议中这样的政策,也正是一些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出来的。
一些高校行政管理者为了吸引学生牺牲学业,分担本应他们承担的工作,只有制定这样的政策来劝服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会干部往往变成一些学工干部的跟班,有样学样。几年下来耳濡目染,自然养成所谓“形式主义、漂浮作风”的小官僚。
所以,高校学生会干部的“功利化、庸俗化”问题的确普遍存在,但问题的根子不只在学生身上。
首先,大学的主事者要强调大学不是官场,否则别怪学生有样学样;其次,要在加强党委领导的同时,稳步推进学生工作的改革,在团委的领导下,把学生会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让他们代表学生,服务学生,接受学生监督。这样的学生会,才会培养出来社会领袖,而不是醉心官场习气的小官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