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香脸衬霞,玉润钗横燕。月弯眉敛翠,云亸鬓堆蝉。绝色婵娟,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受用尽绿窗前饭饱茶余,拣择下粉墙内花阴日转。

萨都刺《妓女蹴鞠》

萨都剌的父辈是西域人,出生在雁门,自幼受中原文化洗礼,后来参加科学考试,以优越成绩名列进士。萨都剌可算汉学通,可是也沾染了两宋以来的享乐习性。《妓女蹴鞠》便是萨都刺描绘妓女玩弄蹴鞠的曲调,其中之莺莺燕燕,与常人所知蹴鞠或有不同。

中国蹴鞠文化渊源流深,《战国策》中对蹴鞠的描绘是“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说的是齐国临淄城中百姓的富足生活。但蹴鞠最早的渊源更早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传说当年黄帝是把蹴鞠当做军事训练的一种方式,历经上千年传承,到春秋战国时期,蹴鞠即已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甚至为市井小民所喜好。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即是蹴鞠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蹴鞠经两汉之发展,到隋唐盛世,并未因时代之变化而消亡,历代皆有皇帝贵族们,以之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国民运动,亦是军中训练时常备的科目,唐太宗、唐高宗等皇帝都将蹴鞠作为宫廷运动中的重要盛事,常常以观看蹴鞠比赛为乐,唐朝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更是随时将踢蹴鞠踢得好得军士带在身边,直到军队全部叛变,也只有那些“鞠客”们还在他的身边,可见皇帝与“鞠客”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经两宋之际,繁华的经济发展,富足的百姓生活,蹴鞠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还出现了因蹴鞠技术好被提拔到朝廷高位的高俅,可知蹴鞠的地位在两宋的皇室中更高。当然,两宋军事的落后和羸弱,也从侧面影响到体育运动的娱乐化,蹴鞠极有可能在此时便逐渐变成为纯粹的娱乐性节目,世界上最早的蹴鞠(足球)俱乐部齐云社就出现在此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元朝时,蹴鞠的娱乐化程度更高,甚至直接与娼妓行业结合起来,从前的妓女以琴棋书画为高雅,而元朝的妓女,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要是会上几段蹴鞠舞,就更能提高自己的筹码,更能赢得男人们的欢心。

在《妓女蹴鞠》中,表演蹴鞠舞的妓女,显然对萨都刺这位客人颇为重视,所谓精妆细描,盛装出席。现代人踢足球都想着要轻装上阵,简简单单,上场狂奔出汗,即能感受运动之畅快。这位妓女却非如此,萨都刺作为御史官员,好歹在朝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么妓院里若是选择寻常姑娘,老鸨恐怕也是不敢的,因此为萨都刺表演的这位妓女,多半也如萨都刺描绘的“绝色婵娟”,多半也是院子里挂得上号的头牌,其蹴鞠技艺也是多半高超的,当然,这种蹴鞠与当年用于军中训练的蹴鞠,以及汉唐以来王室贵族们崇尚的蹴鞠,却是不同了。

元朝时代的蹴鞠,更像是歌舞,更直接说就是宴会上的伎艺,是用于取悦达官贵人,甚至挑逗男人的。也就是说,元朝的蹴鞠,直接成为妓女们娱客的手段,其正当的娱乐性和社会性已大为削弱,亦便沦落为烟花柳巷中的下九流项目,渐呈破落之势,难以为大众所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