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哲

2017年秋季的某个黄昏,在上海 BANK 画廊我第一次见到陈哲《向晚六章》的部分作品——历时五年的创作,一场“为了理解黄昏而展开的主题漫游”。淡黄、浅金、橘红,视觉上与标题“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遥相呼应。体验黄昏的种种心理,不仅仅用摄影、视频、装置再现;而墙上的“向晚时钟”提醒你,这部作品正在展出的是未完成状态。这也是陈哲正在探索的实验之一。

向晚时计

BANK 画廊,2017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起陈哲,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蜜蜂》和《可承受的》这两部作品。

“ 如果受伤,它们会

用毒针蜇咬,刺穿血管

把刺深埋,将生命

留在自己制造的伤口里。

(维吉尔《农事诗》)

一定有人感觉好像读到了自己。维吉尔《农事诗》中的这一段,成为陈哲创作的引言。她找到了那些像“蜜蜂”一般的人们,在她这两部作品中,一只眼睛、一条手臂、一缕头发,都是一颗颗刺,能够刺痛观众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蜜蜂》(2010-2012)选作

《可承受的》(2007-2010)选作

那些不露面的年轻躯体,有着被旁人不理解的“自伤”行为,他们的书信和相片里,有伤口,也有生命。那是一场对心灵与身体两者关系的探究。难道是痛苦更容易被铭记?或许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道引以为傲、或以为耻的伤疤,而从那里开始的对话也更值得保留。

《可承受的》(2007-2010)选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蜜蜂》(2010-2012)选作

显而易见,文字在陈哲的作品中分量颇重。到了《向晚六章》,陈哲又向前迈了一步,用图像绘制她的文学地图。

中文标题灵感来自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六个章节分别为:“非均质的时间”、“向晚意不适”、“赤之茧”、“在面孔和面孔之间”、“两种光”和“厄瑞玻斯”。在这些高度文学的表达指引下,陈哲用图像带我们从日常的语境中进入黄昏,探究的议题似乎难以把握,“黄昏究竟是如何消化了人、又是如何为人所消化的”?

《关于891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

BANK 画廊,2017

甚至,她还做了一本《关于891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这本百科全书内容篡改自伪科学出版物《关于心灵的顺势疗法药物学》,围绕“黄昏不适”这一“广泛存在但在医学上无从确诊的症状”展开调查,同时与音乐视频共同呈现。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

BANK 画廊,2017

而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中,我们看到四组类似博物柜的陈列组合,黑色背景中陈列着许多图像档案,与之相邻的是相关文学作品的选段。它们呼应人们度过黄昏时的四种心理状态。陈哲说:我想在对摄影和文字这两种媒介都更自觉的前提下去使用它们:一种混合了“读”和“看”的经验的创作,有没有这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

BANK 画廊,2017

至于为什么对黄昏上瘾,似乎已经不太重要。从《蜜蜂》到《向晚六章》,看陈哲的作品,里面似乎总有一种情绪让你知道她就是她,她能掌握所有最深刻的秘密。而吸引她的,蜜蜂也好,黄昏也好,混合着不确定的美丽和哀愁。“任何痛苦,一旦沉浸其中,就能化为安宁了。”陈哲说她最近总想起这句话。“《可承受的》后面有很多安宁,《向晚》后面也有很多痛/快。二者早就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混合了。可能我对沉浸上瘾吧,非得如此才行。”

Q&A

你的阅读很广泛,作品中使用大量文本,文学性是否是你特别看重的一点?摄影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摄影是文学的“再现”(大意),在你的作品中,你想表达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摄影和写作都是对现实和感受的一种翻译。但凡是翻译,就不会是彻底的再现,它一定会有耗损。语言和视觉作为不同的翻译工具,在面对相同的对象时,各自的损耗是什么?或者说,它们的界限和长处是什么?这是我在最初创作《向晚六章》时的疑问。我想在对摄影和文字这两种媒介都更自觉的前提下去使用它们:一种混合了“读”和“看”的经验的创作,有没有这种可能?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 (看) 》,2016

《向晚六章》开始你使用了摄影之外的媒介,你说“完美的媒介并不存在”,说说你初次使用它们的心情和感受?是一念之间的决定还是有过深思熟虑的过程?

没有完美的媒介,但存在恰切的表达。我是这么理解的。这也一直是我的考验。

只有在极少的时刻能迎来一种直感的决定(事后也需要一点验证),大多数方案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要经历 trial and error(反复试错)的修罗场。但这种创作源头上的轻重差别,在作品的最终判断上并不具有参考性。恰切表达是唯一的标准。

狗狼暮色

BANK 画廊,2017

由于在作品没有彻底完结之前就拿出来展示,有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事发生?比如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实践的碰撞又给了你新的灵感。

有时你以为知道一点点自己想做要的事,但其实你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所以你无法给自己设立合理的边界,也常常一回头就发现自己不知道走在哪条路上。阶段性展示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你即时调校自己的坐标。

当然,这里的“没有彻底完结”指的是《向晚》作为一个章节体的长期项目尚未结束,而不是作为小节的作品完成度不足就提早曝光。

通过阶段性描绘小节来渐次提升黄昏全景的分辨率,《向晚》的创作是一个动态读取的缓慢过程。

《向晚六章》的介绍里写着它是“一场为了理解黄昏而展开的主题漫游。”你是否也游走过很多地方?最喜欢哪里的黄昏?为什么?

自从开始《向晚》以来,身处于任何一个黄昏的我都难逃创作者的实用主义侵害,曾经那种赌徒般的无知的热情变得很稀有。

平时在北京,我挺满足于领教都市的黄昏,不会特别想念在钟塔和海边的感受,虽然后者都是金子般的时间。毕竟能记住的每个黄昏都不一样,最喜欢的多少都被内化在作品里了。

《向晚六章》选作

除了看黄昏,你会如何感知时间?

唯有在你意识到变化的时候,时间才会显形。比如看书却忘记了当初折页的原因,年初想的方案当下却觉得强度不足,或者整理旧作品的时候发现自己沉浸在完全不同于创作时的情绪里。刹那间意识到自己在变,在时间里。

黄昏也是一样,风景在刹那间变化,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凿感。

《向晚六章》选作

你曾说你对人感兴趣,是什么时候如何发现的?这种兴趣带给你何种帮助或困扰?

与其说是对人,不如说我是对人的普遍的心理状态感兴趣。一开始,我的就是我的。创作的时候,别人的也是我的。最后作品公开,当然希望我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这不是发现出来的,是靠做做出来的。其实自己真正关心的大致从来都是那几件事,无非是不同阶段所显露的样貌有别。但我莫名地总是能辨认出来,能跟它们面对面,还能由衷地兴奋,觉得这一定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接下来的无论是助益还是困扰,就都属于创造的过程。

《蜜蜂&可承受的》展览现场

很多人会简单地概括说,从《蜜蜂》、《可承受的》到《向晚六章》,你成熟了。当然你的变化显而易见,你觉得自己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哪里?

改变肯定会有,对媒介的理解、创作的模式、生活……但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东西是不会变的。以我目前的看法,这些不变的东西对于艺术家而言更重要。一个人要真正理解自己,很困难,而创作可以帮助你在自己的内部掘进。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2016

如果说真的是你“成熟了”,你依旧能感受到在《可承受的》、《蜜蜂》那些照片里强烈的痛快感吗?

“任何痛苦,一旦沉浸其中,就能化为安宁了。”我最近总想起这句话。《可承受的》后面有很多安宁,《向晚》后面也有很多痛/快。二者早就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混合了。可能我对沉浸上瘾吧,非得如此才行。

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向晚六章》完整版呢?

等它说尽黄昏事的时候吧。

陈哲 CHEN ZHE

陈哲的艺术实践接近于一个不断探寻、发现与研究的过程。在早期作品《可承受的》与《蜜蜂》中,陈哲从作为精神洗礼的自毁行为出发,通过摄影与书信档案向自我与他人的内心洞穴展开掘进。2012年至今,陈哲以黄昏为母题,在长期项目《向晚六章》里延续了她对于“另一种讲述方式”的思考,在视觉和语言的交汇处探索“可见”与“可说”的界限。
陈哲(b.1989),工作居住于北京,2011年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摄影与图像学士学位。 作品曾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1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1)等。
她曾先后获得三影堂摄影奖(2011)、玛格南基金会Inge Morath奖(2011)、连州摄影节新摄影奖(2012)、无忌新锐奖(2015)等,并受邀参与法国ARTE电视台纪录片《镜头下的中国》(2013)和日本NHK电视台纪录片《青年摄影师眼中的中国》(2014)。出版物《蜜蜂&可承受的》获得卡塞尔摄影书节2016年度摄影书奖。

个人网站:www.zheis.com

展 讯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 Shanghai

时间

2018.09.21-09.23

地点

上海展览中心

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摄影与影像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将于 2018 年正式迎来五周年。

秉承挑战摄影媒介边界、拓展影像艺术可能性的宗旨,2018 年“影像上海”将汇集 50 家国际国内领先的画廊,通过兼具学术性和互动性的特展版块和公众项目,对摄影艺术及相关的雕塑、装置、录像和移动影像作品进行丰富多样的呈现。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 2018年 9 月 21-23 日回归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采访/撰文◎lee

编辑◎entelecheia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来自陈哲个人网站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丨转载请至后台留言

十六铺生活家-本周爱买好物

(点击图片进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