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火人间中的家国细节

摄影自诞生之初,便被赋予了记录的使命。在摄影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与否”的界定始终纠缠不休,而照相机记录下来的日常化,市井化的影像清晰地印证了摄影在中国社会功能的变迁,以及变迁背后的深层推动力。

当年,李鸿章的一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昭示了一个开端,却也未曾料到在他身后的整整一个世纪,这变局来的如此迅猛、彻底、惊天动地、沧海桑田,以至今天的我们,仍身处在这远未终结的发展和变革的大潮中,奋力前行。

回顾中华百年巨变,我试图寻找一种平视的视角,从百姓生活的角度真实再现一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惊天动地,一日千里的变化,追溯荡气回肠,又扑朔迷离的时代历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搜集并整理资料,最终完成了这个系列的阅读笔记。从民国初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从危局中的上下求索到日新月异的中国奇迹,从抗战时期里程碑式的人物一直到当今社会的纪实摄影家,以他们的镜头为线索,逐步还原民族变革、复兴的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所表现出的喜悦、挫折与彷徨。每一幅影像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照和影响,而当这些影像足够丰富之时,再以一种合适的距离观看,不同作者的材料之间互相印证,便会呈现出一种大局与细节的并重,最大程度重现出历史的原貌。

也许,这样拼凑出来的中国社会的影像轮廓仍然显得过于单薄,好在今天摄影普及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摄影当作娱乐和消费的工具,而是在认真的,执着的去拍摄,这种理念上的蜕变才是让人振奋的。我也相信,无尽岁月之后,今时今日的很多影像也将成为感动几代人的珍贵记忆。

今天,我们面对一个高度视觉化的时代,坚持传统还是积极变革,拥抱市场还是恪守底线,太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我始终相信,那些能穿越浩瀚时空流传下去的影像,绝非取悦眼睛的点缀之物,抑或曲高和寡的自斟自饮。正因如此,审视一个并不久远的年代影像和它背后的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摄影,回归它的本源:一种日常化,大众化的真实记录,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沧海桑田一甲子

深港记忆六十年

影像中的国(07期)

圳和香港山水相连,同根同祖,虽然在近代史上遭遇了一些变化,至今呈现一国两制的格局,但仍然是血脉相连的两座城市。

改革开放,让深港关系发生来了历史性的演进。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崛起,民生改善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地逃港问题。四十年来,深港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早期的“前店后厂”、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发展到今天的深港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2018年,对于深港两地都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我努力在影像中寻找关于深港的记忆,最终通过五位摄影家不同时代的记录,得以还原半个世纪以来的深港风貌。对照当下的深港双城去打量这些照片,会惊喜于同一时期的两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会感叹半个世纪来的沧海桑田

郑中健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958年,罗湖桥,执勤的中英军警。

▲ 1958年,宝安县汽车站。

▲ 1958年,宝安县邮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958年,联合建立超英人名公社。

▲ 1959年,解放路上的宝安县文化馆。

▲ 1959年,深圳水库施工典礼大会。

▲ 1960年,深圳罗湖大桥。

翟伟良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966年,香港西贡半岛,一盅两件。

一盅两件是广式早茶的代名词,一盅指的是茶,两件指点心,肠粉、虾饺、蛋挞、凤爪,诸如此类。

▲ 1965年,香港佐敦道马头的侍佣。

▲ 1965年,香港长沙湾,雨日的街头。

▲ 1966年,香港观塘,挑水的妇人。

▲ 1966年,香港黄大仙失火,市民自发救援。

▲ 1969年,香港湾仔,蹬货运三轮车的人。

▲ 1969年,香港尖沙咀,十号风球来袭。

十号风球即十号飓风,是香港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警告。

▲ 1969年,香港筲箕湾,合力拉冰块。

刘冠腾作品

▲ 1966年,香港鸭脷洲,正在戏水的孩子。

▲ 1967年,香港尖沙咀码头,暴风雨来袭。

▲ 1967年,香港西环,忙里偷闲的人力车夫。

▲ 1967年,香港尖沙咀,晴空骤雨的街头。

▲ 1968年,香港深水埗,斜阳归途。

▲ 1968年,香港深水埗,横财梦。

▲ 1968年,香港大埔,街边的小贩。

▲ 1968年,香港油麻地,街边行乞的人。

▲ 1970年,香港上环,大雨。

何煌友作品

▲ 1973年,中英街,正在沙头角执勤的民兵。

▲ 1973年,深圳火车站。

▲ 1976年,盐田渔港。

▲ 1976年,深圳中学师生在开展“革命大批判”。

▲ 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买肉都是凭票的,猪肉每人每月半斤。排队买猪肉很辛苦,一般都要在夜里2点半左右去排队,迟了就买不到了,买肉时吵架是经常事。

▲ 1979 年 5 月 6 日,万人大逃港。

当时谣传英女王登基当日,香港将实行大赦,滞港人士可于 3 天内向香港政府申报永久居民,深圳边防也会在当天“大放关口”。于是,来自惠阳、东莞、宝安的数万人涌入准备外逃香港,公安人员紧急出动堵截。

▲ 1979 年,深圳戏院前聚集的人群。

▲ 1979年,港客步行过罗湖桥回乡。

在政府的支持下,罗湖桥经过改建拓宽,成为香港同胞返乡探亲的重要通道。现今,这座桥已成为深圳最古老的桥,桥史逾百年。

▲ 1979年,深圳市民在鱼塘决口后的和平路穿窿桥下捉鱼。据说,人民桥下的河面当年也是捉鱼的好地方。

▲ 1979 年 7 月 2 日,蛇口“开山炮”,这里是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今天的蛇口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成为深圳地价最高的区域之一。

▲ 1981 年底,蛇口工业区外的标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 1981年,新园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深圳春节花会。

▲ 1982年,深圳第一批商品房翠竹苑落成。

▲ 1982年,华侨城旅游商业城破土动工。

▲ 1982年,解放路公路铁路交叉口。

▲ 1983 年,深南路。

画面远处就是梧桐山,唯一的高楼是电子大厦,后来围绕它形成了中国的电子第一街:华强北

▲ 1985年,中英街界碑两侧,中英军警同巡。

张新民作品

▲ 1990年,深圳,流水线上的女工趁工作间隙揉眼休息。

深圳的外资企业产品多远销北美,订单多且紧,很多工厂规定工人每天都要加班,星期日也不能休息,长时间连续超时加班让不少女工频繁病倒,今天国人称这样的生产线为血汗工厂

▲ 1991年,深圳,一间20多平米的女工宿舍住了近8个人。两年前,外来务工者开始持续涌入深圳。当年,电视剧《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该剧主要描述六个从穷山沟到广东打工的女性的命运,“外来妹”一词传遍中国,开始为人们广泛关注。

▲ 1992年,深圳“8·10股市疯潮”。

1992年8月,深圳将要发行一批原始股,全国各地得到消息的人都涌向深圳。这一天,深圳的300个新股认购发售点挤满了150万股民。新股认购表正式发售,不到半天,500万张认购表一抢而空,数万名没有买到股票的人走上街头,并引发了骚乱。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深圳的股市陷入低迷,8月份的深圳股潮让年轻的中国股市付出了成长的代价

▲ 1992年,深圳“8·10股疯潮”。排了两天两夜队仍被挤出新股认购队伍的青年,一夜暴富的梦想瞬间破碎。

▲ 1993年,深圳一场签字仪式上的礼仪小姐。

在九十年代的工厂里,管理者和技术工人一般是男性,而女工多在生产线上,外来妹们的职业上升空间有限,长相好一点的姑娘则有机会进入重要场合做礼仪小姐,这对她们而言已是某种程度的"晋升"。

▲ 1996年,深圳一家劳动力市场外边,一名打工妹临时拍摄证件照。

由于当时深圳吸纳了大量电子、服装、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心细手巧、听话吃苦、便于管理的农村女孩广受欢迎。

▲ 1996年,广东平远,17岁的张桂珍通过了招工考试,即将远行350公里去深圳打工,母亲张莲凤在车站和女儿惜别。

▲ 1996年,深圳,城里人的婚纱吸引了很多打工妹驻足观看。

在当时的户籍政策下,农民外出打工必须持有身份证、务工证、暂住证,打工妹们还要持有未婚证,否则会被以“三无人员”遣返回家。外来妹虽然为深圳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却未曾被这个城市所包容。

▲ 1997年,深圳,为摩天大楼清洗外墙的农民工钟家财。

从楼顶下到墙面,来自湖南的他只能抓住手中的这根绳子。之所以选择这个充满危险的工作,就是因为它太危险。这样就没有太多人来竞争,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也足够支撑他在这个繁华城市中的生活。

▲ 1997年,深圳,洗墙工钟家财的手和脚。

由于长期接触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清洗剂,又担心戴手套会抓不住光滑的绳子,他们的手脚已经被腐蚀成照片中的样子。你也许不相信这只充满褶皱和伤痕的手竟属于一个23岁的小伙子。

▲ 1997年,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这幅照片里是20个人挤在十平米的出租屋内的情形,其中有姐妹,有兄弟,也有夫妻。每个帘子拉起来就是一个家,虽然这个家只能容得下一个两个身位,虽然彼此间能清晰的听见鼾声,虽然年轻夫妇的夫妻生活也变的不再那么隐私……但是这间小小的出租屋却承载了20个人的城市梦。在这间小小的出租房内。我们看见了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也感知到了梦想的力量。他们在城市里打拼,为了生计,为了年迈的父母,更为了那个刚刚开放的年代里,自己萌动的心。

位摄影家对深港双城不同的表述,为我们展现了深港不同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沿革

  1. 郑中健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下解放后宝安县的城市景观及重大事件,还捕捉到深港交界地带的风土人情;

  2. 翟伟良的作品极具人文关怀,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一个久远的故事;

  3. 刘冠腾的镜头遍及香港的街头巷尾、市井茶肆、劳工小童,展现了鲜活的人间百态;

  4. 何煌友早年的作品恢宏壮阔地呈现了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到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剧变;

  5. 张新民则在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用最平实的视角记录了数以千万记的农民工为了生存和出路,背井离乡来到深圳闯荡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

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人和故事,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这场声势浩大的现代化进程中太多不为人知的家国细节

番 外

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蜕变成一座拥有200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奇迹般崛起于中国南方。伴随着深圳奇迹的是深圳速度,已逝的摄影前辈何煌友曾激动地描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别说是一年,就是一个月都有很多变化”。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的历程。深圳奇迹般崛起的背后,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和释放的强大活力。深圳,一座城市,高度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华

▲ 深圳,莲花山。

▲ 蛇口,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

一位参观者在纸条上写下:“愿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为改革开放精神点赞!”

这一期影像中的国,从1958年的罗湖桥到2018年的蛇口艺术中心,刚好跨越了一甲子。六十年沧海桑田,最后,我想用这张照片收尾,并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祝福深圳在前行路上永不懈怠,也祝愿祖国美丽、和谐、繁荣、富强。

2018夏于蛇口

待续

To be continued

▲ 悠扬之音回荡,曲无声,大国时代写画,影无形。

影像中的国 系列

烟火人间中的家国细节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添加关注 或搜索公众号ID: i_neilcai

关于作者

北京土著 | 人文纪实摄影师 | 独立撰稿人 | 专栏作者 |

中国图库 | 光明图片社 | 中新社 | 中国新闻图片网 | 签约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