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常面对一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及其家长。这些家长无不紧张焦虑,忧心忡忡,总觉得自己孩子有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而他们的孩子,却觉得自己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家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来说,青春叛逆期从10岁左右就可能开始了。初中阶段是青春叛逆期最主要的阶段。上了高中,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叛逆的表现会有所减弱。

怎么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想从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给家长一些解答。

首先,孩子表现出叛逆,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独立性在增强,是孩子走向成年的标志,父母应该感到欣慰。

不要因为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就感到忧虑。你希望拥有一个以父母为中心的孩子,还是一个以他自己为中心的孩子?如果孩子凡事都以父母的意见为主,不自己做主,那也就意味着父母得负责他的一生。作为父母,你愿意吗?

其次,孩子需要在体验中成长,而不是在说教中成长。

父母焦虑的原因,就在于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担心孩子受挫。但只有亲身体验过了,孩子才能从中吸引经验教训,才能从中成长。就好比,父母一直在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游泳,但却从来不让他下水,他能学会游泳吗?可能最初几次下水他会被呛到,但最终他会学会游泳,不至于将来溺水,不是吗?

再三,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早恋不应反应过激及横加阻止。

青春期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渴望接近异性,跟异性交往,这乃属正常。如果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从未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父母倒是要担心其性指向的问题。而且,如果父母这个阶段不让孩子跟异性交往,那么孩子可能在该婚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样跟异性交往。如果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不婚族,你会不会很焦虑?因而,现在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引导,让孩子把对异性的追求转变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以便得到异性的喜欢。在这个阶段,性教育也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两性之间的事情,以及告诉孩子大人是怎样避孕的,防患于未然。

最后,与其总试图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来教育孩子,不如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

你谦卑下来了,就有可能拉近跟孩子的距离,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你高高在上,孩子只会离你越来越远。学会在孩子面前谦卑,勇于在孩子面前反省自己,是父母自身成熟的表现,也是父母必修的功课之一。试想一下,你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吗?没有后悔的事情吗?没有喜欢过的男同学、女同学吗?如果能够重来,你会怎么做?跟孩子交流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只会赢得孩子的尊重。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也请大家关注我,一起持续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1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成老师 家庭教育专家04-02 09:31

588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叛逆,对于为人父母来讲,如果没有几把刷子的话,恐怕你每天真没好日子过。痛过、恨过、迷茫过、失望过之后,日子还得继续啊,你绝对逃不掉,并且你也无处可逃。那怎么办呢?好办,重新正视自己,抓紧时间学习,从零起步面对你的熊孩子吧。

从零起步,得先了解孩子成人之前有几个特殊的叛逆期,以及应对方法,这是基本常识,你愿意跟着我一起探索吗?

第一个叛逆期(我叫第一反抗期):2——4周岁。在这个阶段里,幼儿具有顽固的执念——我就要!我偏我!我哭着要!我闹着要!如果你非常非常生气,打与骂皆不管用,讲大道理更不管用,因为宝贝的语言理解能力还很弱呢,你用原来的方式无异于对牛弹琴。

面对第一反抗期,你需要手握四个法宝:1、保持好心态,千万别急哟。看孩子哭闹确实很烦,但是你如果逆向思维就不烦了。2、合理满足,坚持原则。3、不溺爱不纵容。4、不无理打骂斥责孩子。

例子:有一个三岁宝宝因为要买一个玩具,妈妈不给就躺在地上打滚,只见妈妈蹲在旁边,拍着手小声喊,小泥猴,滚呀滚……就那么有节奏地拍着手。小家伙连哭带闹滚的满身泥,过子足有五分钟,突然停止哭泣,坐起来看着妈妈。妈妈没有说话,仍应微笑着看着孩子。看了一会儿,只见孩子扑向妈妈,搂着妈妈的脖子,脸紧紧贴着妈妈的脸。就那么静静地保持着定格的姿势。又过了几分钟,妈妈说,宝贝,我们回家吧。站起身,牵着孩子的手走了。

当时我作为旁观者,我满有兴趣地观察着这位妈妈,我非常佩服她的好心态。因为他懂得幼儿心理,让孩子把无理的哭闹一次发泄个够。幼儿是有思维能力的,宝宝不傻,哭闹的同时也会观察大人呢。当他(她)发现无论怎么无理哭闹妈妈都不让步时,自然就放弃了坚持,这便是宝宝获得的人生经验——遵从妈妈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叛逆期(我叫第二反抗期):7-9周岁。在这个阶段里,儿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不!我偏不!我就不做!你打我也不做!这时你要是生气发火,正好中招,僵持就此开始。如果你非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你越坚持结果越适得其反。

面对第二反抗期,你需要手握五个法定:1、用选择法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2、时间截止法让孩子中止磨蹭拖拉。3、饥饿法让矫正孩子无理的懒惰与消极态度。4、用情感共鸣唤醒孩子柔弱的心灵。5、用规则来约束孩子。

例子:有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儿,每天放学后写作业成了妈妈最头疼的事。妈妈每天都会因为孩子写作业一事而生气发火,最后没办法了,求助在外工作的老公。为了孩子教育,爸爸调整工作,就近上班,接管女儿教育,同时和妈妈约定,你只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行了,在我教育与陪伴女儿的时候,你不能插手参与,别给我添乱。

爸爸和班主任老师私下做了沟通交流,把自己的计划告知老师,老师很爽快地答应做好配合教育工作。爸爸在接女儿放学的路上,给女儿几个选项,让她排列顺序,女儿排列为:玩、看课外书、做手工、吃饭、写作业。爸爸说,为了确保你能按约定完成每一件事,我们花一个月时间来实施吧,但是吃饭必须放在后面,什么时间你把这些事都做完了,才能吃上饭。同时我们要有一个约定,就是每一件事要有截止时间,越过截止时间那件事必须要停下来,否则,吃饭的权利就取消喽,爸爸陪着你一起挨饿。孩子虽有不情愿,但是看着爸爸坚定的目光只好同意了。

爸爸说到做到,还制作了一份时间量化统计表,每天记录女儿约定好的事起止时间。第一周里,女儿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吃饭,但是爸爸始终淡定和从容,不责怪女儿。第二周里,女儿吃晚饭时间稍有提前,对比第一周的表现,爸爸不吝赞美之辞,女儿心情较上周有明显好转。第三周里,女儿吃晚饭时间又有提前,爸爸仍及时肯定、鼓励和赞美女儿的巨大进步,女儿更加开心。第四周里,女儿告诉爸爸,我放学后先玩半小时,然后写作业,写完后吃饭,吃完饭后再做其他几件事可不可以。爸爸说可以,你变得聪明了,好样的。果然孩子做到了。

瞧这位爸爸,是不是很理性?你从这位爸爸的做法中能总结出几点经验性做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叛逆期(第三反抗期):12——16周岁。在这个阶段里,青春期少男少女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且爱犯浑,经常赌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拿不上学威胁家长。一旦手机或电脑游戏成瘾,让家长更是抓疯。大人和孩子无法沟通成了常见现象。如果家长用强迫或打骂,把你气的半死,也无济于事。

第三反抗期里,你需要手握六个法宝:1、脸上常挂笑容,不急不躁。2、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决策。3、家长示弱,经常向孩子请教。4、主动满足孩子需求,让孩子给自己制定规则。5、成人意识的灌输,生活与学业目标的建立。6、灵活的原则与坚持。

例子:有一个初一男孩子,妈妈发现无法和儿子正常沟通,只要一张嘴和孩子说话,儿子就会没好气地给顶了回来。孩子学业成绩下滑的同时,手里每天抱着手机玩游戏,有时还把手机带到学校去。面对儿子的不无礼,妈妈经常被气的掉眼泪,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最后只好请爸爸接管。其实,原来爸爸一直想介入对儿子的教育,但是妈妈强势垄断,只要一参与,夫妻俩就会吵架。现在好了,妈妈终于不再坚持原来的固执了。

爸爸抽一个周末时间带着儿子去爬山,父子俩关系相较母子关系要好的多,因为爸爸不唠叨,不强迫儿子,也很少和儿子发火。在爬山的过程中,爸爸向儿子表达了自己的内疚之情,儿子听爸爸如此说,也向爸爸说了心理话,不是自己不想尊重妈妈,就是烦她整天唠叨不休,一回家就盯着写作业学习的事。爸爸说,其实我也从你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的,我知道你现在情况比较特殊,不喜欢强迫,更不喜欢动不动就被批评,因为你自尊心很强,你上进心也不错。听爸爸这么说,儿子脸上有了笑容。

爸爸对儿子说,现在我们上山,是不是很费劲,如果用蛮力气往上爬,用不了多大一会儿肯定就浑身酸软无力了,你瞧有些人,为什么能不紧不慢地到了山顶?因为他们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果你感觉累了,就想放弃,你肯定到达不了山顶。爸爸问你,你想到达山顶不?儿子说,当然想啊。爸爸说,山顶就是你的目标,你能有目标这本身很了不起。生活和学业中都一样,有很多目标需要你发现并且确定下来,就当爬山一样,盯紧目标不放弃,只要你敢坚持,讲究方法,你就能实现目标。爸爸这么说,儿子听的满认真。

到达山顶后,父子俩坐在山顶远望,继续聊天,爸爸问儿子,我们上山时歇过几次?儿子说没留意过。爸爸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有心人,下山时不妨留意一下。这和我们平时做事一样,一天中做几件事,你中间休息几次,都要心中有数,完全靠自己合理安排,如果让别人替你把关,你会感觉到很累很烦,因为你感觉到处处被干涉,不得自由。现在爸爸接管并负责对你管教,想想怎样才能让我不过多干涉你的生活,而是当你的教练或军师呢?儿子想了一会儿说,那我们就做训练大纲呗。爸爸笑了,说你非常聪明,知道按计划做事,这同样是很了不起的事,那爸爸回家后就制定一份生活作息时间表,然后我们分别戴好表,主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我呢用一个月时间,帮你建立起生活节奏,你就会感觉生活秩序不再乱了。同时,我会根据你学业能力给你制定一份计划,从易到难阶梯式实施。儿子问爸爸,计划中有没有我玩游戏时间?爸爸说当然有啊,并且我要主动给你安排玩儿的时间,但你必须要掌握好度,否则,那你就会像原来那样处处被动了,你心情不好,爸爸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回到家后,按着约定,父子俩开始一个做教练,一个做选手,那种默契感很快就体现出来。妈妈看到父子俩不吵不闹,话也不多,气氛也不错,很好奇地问老公,你是怎么做到的?爸爸说,管好你的嘴,不越位。多一些理解和尊重,不再把他当几岁小孩子看。帮孩子找到目标,不当保姆处处替孩子操心。调整好心态,不要把你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让他自己努力去实现目标。建立起家庭生活节奏,用我们的节奏带动孩子的节奏,让他内心秩序得以构建。多些一欣赏和赞美,让孩子内心充满阳光……

以上分三个阶段,走马观花式的总结了一些文字,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但不管怎么说,家长的观念和心态决定着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如果分不清,混淆在一起,你就会不断地扰乱孩子的生活节奏,破坏孩子的心情,而你同样也会心情很糟糕。我举的三个例子,或许能给你一起启发,不妨多用心去琢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