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的私募都被一件事情煎熬着,那便是“问遍市场找不到托管资源”!

受“阜兴事件”影响,协会从严监管,不仅要求契约型基金全部托管,部分股权类基金还要求托管出具意见函,这一系列举措引发史上托管职责大讨论。

虽然8月初有消息传出有托管行出具托管意见函,并获得协会认可,然而条件大都十分苛刻,同时基于审慎原则,托管资源依然是一个大挑战!

私募托管“七大怪”

第1怪:自己主办或关联的基金自己托管,这个与公募十分不同,比如,工银瑞信基金就不能托管在工行;

第2怪:投资标的是新三板这样挂牌的企业才能托管,那么,未挂牌上市的比如PE、VC基金很难托管;

第3怪:投资范围为信托计划、基金专户、券商资管、期货资管的可托管,这些并不是投资实体;

第4怪:政府投资基金(需提供相关批文),或政府投资基金参与投资的基金(含财政资金)的可以托管;

第5怪:LP是机构投资者的,容易托管,而对个人投资者数量有严格限制,这个与目前对天使投资者的创业税收鼓励等都不一样;

第6怪:设立为资产证券化的SPV可以托管;

第7怪:偏爱公司型产品,然而公司型备案特别少。

满足以下任一种条件的私募管理人可直接进行托管,然而这七种条件相对大多数私募特别中小型私募来说,门槛太高很难满足!

托管的五条基本要求

私募管理人不满足以上七大条件,怎么进行托管?

通过找第三方机构增信的方式,进入托管机构的“准入选名单”!

私募管理人仅需部分满足下列条件:

1、 工商注册实缴资本不低于500万;

2、 已发行备案私募金产品不少于2只;

3、 至少1名高管有5年及以上股权投资/并购经验;

4、 本次预备案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人数不超过10人;

5、 投资性质不能为“明股实债”。

满足以上条件的私募,可进入尽调环节,通过第三方机构和托管机构的尽调,就可以进行托管了。

托管费飙升

并没有解决托管风险敞口的问题

短短一个月,托管费飙升:8万—10万—20万,引发众私募管理人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价格飙升,并没有根本解决风险问题!

风险问题是什么呢?其实就在于投后管理(投资监督),投后管理实际上是银保监会、证监会在托管职责之争的焦点所在。

股权私募基金的资金流向为“托管户—有限合伙基本户—被投企业账户”,到目前为止,托管银行认为股权资金没有形成闭环,资金从托管户离开后,就不在托管自己的监管范围,而这就是风险敞口。

第三方独立外包机构的投后管理外包

将缩窄风险敞口,化解僵持的矛盾

通常投后管理由私募管理人自行完成,然而并不透明,所以存在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不会对托管人披露风险报告。

而独立第三方提供的投后外包服务,在托管人和管理人之间搭建起桥梁,独立第三方提供的报告是经管理人授权完成的投后管理报告,并经管理人授权可以将风险提示给托管人,从本质上解决了投后管理的焦点冲突。

托管人难找,请找海峰,海峰破解难题

正因为以上的服务,海峰是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托管银行合作,可以在不大幅增加托管费用基础上获得托管支持,签署托管协议。

而且和海峰签署的估值服务和投后管理外包协议,即可以化解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在托管职责上的争议,还能帮助缩小风险敞口,真正将股权资金的风险控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