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宝宝都特别聪明,手机拿过来就会玩,大人说什么事都明白,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却普遍落后。小编朋友的宝宝,10个月就会叫妈妈了,现在1岁半,却还停留在“爸爸妈妈奶奶”的水平上,别的什么都不会说。

为什么宝宝说话晚?排除疾病因素,主要还是和学语环境有关,也就是说,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宝宝说话晚,是“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疾病因素可能有几种情况,遗传亦或是宝宝先天性智力不足,患有语言表达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等。要是家长们发现孩子有这种现象发生,就要马上和医生沟通,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之下给宝宝进行相关治疗,千万不能相信坊间传说。像小编朋友家的宝宝,10个月就会叫妈妈了,显然生理上没有问题。

而且生活中,往往是大人说的话宝宝都能听懂,你说来妈妈抱,宝宝就张手;你说拿球给妈妈,宝宝就去拿。行为上的回应都非常好,唯独不会说。

这种情况说明宝宝语言理解没问题,而是语言表达上比较弱。

1岁半的宝宝,除了会叫爸爸妈妈,应该也可以叫出亲密的看护人,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应该能够说出几十个甚至一两百个日常词语,比如饼干、香蕉、不是、1岁。

发音不准确,把“是”说成“系”,把“岁”说成“睡”;或者只会单字单词,不会短语和句子,这都是正常的。

但除了“爸爸妈妈奶奶”之外什么都不会,就不太正常了。家长也应该想想,家庭中引导宝宝说话的大环境,是否足够好呢?

在很多家庭中,当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刚刚会发出“mama baba”的音节,家里人都会特别高兴;当宝宝第一声明确叫“妈妈”,更是不得了,反反复复逗他再叫一声,再说一个,叫个爸爸,叫个奶奶。

可是日子久了,家里人都开始习惯了,原来宝宝会的也就这些,不好玩。于是宝宝再叫妈妈,妈妈回应也少了,也没那么兴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语言是交流工具,如果宝宝说的话,很少得到回应,不能使身边的人和他产生交流,宝宝只会慢慢觉得:

说话没什么意义,那就不用说了吧。我叫妈妈你不理我,大哭一场你才过来看看,那我就哭呗,使劲哭。

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他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表达需求,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互动需求。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宝宝的语言都比较贫乏,发音也很奇怪,但家长还是耐心再耐心一些,不厌其烦地和宝宝互动。

宝宝学说话,并不是你抱着他,指着墙上的图片卡一字一字地念:苹果、鸭子,才叫学说话。

宝宝学说话,是在生活中,在与家长的每次交流、每次互动中,逐渐积累而成。大部分宝宝1岁前都会叫爸爸妈妈了,后面的语言发展之所以会出现差异,和家庭大环境以及家长的养育方式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