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暑之日温风至,古时人们将农历六月之热分以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日虽为“小暑”,但热的程度也并不逊色,这时若有一丝凉风也定是被滚滚热浪裹挟着,让人遍寻不到来自天然的凉意,更感觉如坐在蒸笼里,身上汗水滂沱。

暑节气有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小暑日,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五日后,蟋蟀逃离酷热的旷野,躲藏到屋檐下树阴处避暑;又五日,老鹰因地面炙热而飞到清凉的高空盘旋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昆明湖畔,上蒸下煮。

汉自里表示薰蒸般炎热的有两个字,“煮”字是下水蒸,“暑”字是上日烤,这两种难得的人生体验尽在小暑大暑的这三十天中。

▲ 四大部洲,骤雨初歇。

小暑后一周,便正式入伏。这时的京城,雷雨天气愈加频繁,通常一下就是好几天,不下的时候,多是桑拿天,依旧汗水滂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谐趣园内,过雨新荷,满院留香。

暑伏天气,虽然溽景薰天,炎光折地,热不可耐,然而此时,荷香浅浅,蛙鼓脆亮,还有盛夏的晚霞和虫鸣不眠之夜,都是一年中最美的。

▲ 玉峰塔外,红霞满天。

傍晚,天空如烧炽一般,上有彤云飘然,下有鱼戏新荷。

▲ 昆明湖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玉兰堂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昆明湖畔。

▲ 知春亭。

▲ 谐趣园。

长廊幽静,微风绕梁。

▲ 湖畔码头。

▲ 玉带桥旁。

▲ 耕织图。

▲ 南湖岛。

猫的一生: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 长廊外。

无论狂风暴雨还是骄阳如火,父亲的臂膀,永远是世上最安全的港湾。

▲ 邀月门。

每个人童年的梦里,都有一个抹不去的背影。

▲ 文昌阁。

被风吹过的夏天。

傍晚天空清澈,晚风飘出万寿山,掠过昆明湖,把荷塘的清香,湖水的清凉,一丝丝,一股股吹到岸边。慢慢地,游人少了,喧嚣的园子安静下来了。湖畔的垂柳在文昌阁的墙上投下斑斓的影子,眼前蜻蜓低飞,耳畔蝉鸣蛙鼓,叶子与叶子之间残留的缝隙,零零碎碎的填满了阳光。

清凉,一直是夏天最想要的标签。很多人夏天想着冬天的凉爽,冬天想着夏天的温暖。然而他们忽略了,正是炎热和烦躁遮掩了夏天的安静,又是寒冷和慵懒抹去了冬天的可爱,若是少了暑热的挑战与历练,四季轮回也就没了岁月的味道。

1000年前,周邦彦的一句“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道破此中境界,或许,盛夏的那份清凉只在心间。四时更迭有常,节序轮转着岁月的美好,待到秋暮露成霜,你可还记得这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今日,小暑。

十五天后,到了全年最热的时候。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古人告诉我们:端坐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下篇,大暑。

关于《颐和风候》

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先人安身立命、处世生活的参照,也是他们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对时光的精雕细琢。《颐和风候》正是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纲,以影像白描的笔法,串联起了颐和园在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人文之美

这个系列的作品,跨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照片素材逾万幅,既有常见的建筑风光和园林小品,亦有大量人文。我希望透过自己的镜头带给读者最直接、最温柔的感触,重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记忆,赏读中国园林之美、传统文化之雅,唤醒世人沉睡太久的那颗温柔的心,感知节气变迁中的流年生活。